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能力培养依然不能弱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94年8月参加工作,11月1日开始接手一个一年级,做班主任,任教数学、语文两个学科。当时学校数学教材使用的是北师大《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教材,据说每年的期末试卷也是北师大课题组命题的。这套试卷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除了正常试卷外会附加一张专门测试学生计算能力的小卷,大约有B5纸的二分之一大,这张计算测试卷规定在开考后由学生先答。根据年级不同,所测试的时间也不同,时间到,收好计算试卷再答正常试卷。记得当初所教班级72名学生,第一次期末考试计算试卷得满分的只有2人,平行班得滿分的学生基本都在10人以上。分数一出来就傻眼了:平时也练习了,怎么人家班级的学生答得那么好?看来还是平时的训练上出了问题。接下来在计算教学中着实花了许多心思,从练的内容到练的形式,以及评价的方式,处处留心。记得当时最开心的是和学生们一起“琢磨”计算快而准的技巧,学生们喜欢计算,他们在计算中真的找到了乐趣。接下来我的班级在计算测试中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的。
  女儿小学阶段学习中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称职的也有女儿计算准确性的培养。从口算到繁难的四则运算,“盯”得都比较紧。一般家庭作业中的计算题我都要一道一道亲自算,然后和女儿的结果数比较,在老师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女儿的计算能力还不错。前几天马上参加中考的女儿还在叨咕:物理、化学里的计算太难了,我们班很多同学方法会,计算总出问题,有的甚至直接放弃求结果数了……我问:你呢,觉得计算吃力吗?女儿说:我还好一些,一般的计算我都不犯愁……“不犯愁”说明女儿对计算还是不“怵”的!
  2003年起我市进入新课改,众所周知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而且反对“枯燥”的单纯计算,倡导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显然这样的改变使计算教学中蕴涵的数学思维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开掘。但是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明显下降。
  计算教学怎么往前走?特级教师邱学华2008年力排众议上了一节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计算课(内容是传统的计算内容,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45分钟学生共算了32道计算题和一组口算题。随之2009年《中国教育报》以题为《强化计算训练就背离新课程理念吗》一文,对邱老师的这节课给予点评,于是一场关于计算教学的大讨论旋即“由暗到明”,至今也在争论之中。
  为什么新课程对学生的计算要求会有如此大的改变?改,一定是基于问题的。降低计算教学的难度,我想是源于这样几点原因,其一计算是相对机械的、枯燥的,“熟能生巧”之后,不需要创造性思维,所以计算显得枯燥、乏味;其二,就是这样机械、乏味的计算,学生在学习中还会经常出错,所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三,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计算都可以交给“电”脑来完成,不需要劳累“人”脑了,既然用处不大,当然不需花大量时间了,所以降低了难度。
  以上所述计算难度降低的理由是存在的,但是记得《强化计算训练就背离新课程理念吗》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倡导“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不能把“优良”的东西一并“倒掉”。计算是有诸多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说计算本身的思维价值,就学习态度而言,计算对学生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态度,坚持性,克服困难的毅力的训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复旦附中高中部推优生面试时,一道计算两个五位数乘除法题目,难倒了三分之一的考生,附中校长感慨:“难倒这些尖子生的不是知识水平,而是科学态度。不少同学不屑于繁琐的计算而总想找捷径,但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一步步踏实前进,老实的态度很重要。”
  当然,我们的计算教学中也的确存在着问题。比如人为强化笔算,弱化口算。在多数老师看来笔算才是“真本事”,因为,要在考卷上“写”结果的,只要结果对了就OK。何况口算训练起来太“慢”呢。实际上口算依据的是运算规律,如“两数相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和增加多少”等,这些运算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这些运算规律要变成学生“思维”的一部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是需要教师经常提示的,是需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悟”到的。而笔算依据的是运算法则,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等。显然如果过早重视笔算,忽视口算的训练,自然把计算变成了“机械”训练,也见不到思维训练的价值了。
  最近一些名师的计算教学案例中,明显加入了算理的成分,大大增加了计算的思维含量,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计算兴趣。这些有益的尝试应该坚持。
  另外,就训练而言,我主张一定量的训练是必须的。2009年我组织了六年级的计算竞赛,目的在促动学生重视计算,也在检验学生的计算水平。因为当年的六年级学生是我市的首轮课改年级,在开始课改没多久,我就发现了新教材降低计算难度后,教师明显对计算弱化了。过去低年级数学课,几乎每节课的开始学生都要训练口算的,而课改之后,基本上见不到了。那么六年之后,这些孩子的计算能力如何?于是组织了那次测试,可以说结果并不乐观。于是在随后的两个学期坚持开展全校、全员性的计算测试两次,目的在于唤醒老师,学生的计算不能忽视的。记得在一次测试后教师的质量分析表上我印上了这样一句话:计算不是听会的,是练会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拿”起笔来。
  如今,对计算,大家仍然各执一词,但是我坚持计算不能“放松”。要在摒弃时修整、继承中创新,让笔算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习习惯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就是,计算,学生是必须会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