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两年来,我园在区推进的——自主游戏、快乐同行“快乐活动日”探究和“主题教学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研究”研究中,一直将户外混龄活动和班级混班区域游戏作为园本教研进行探究。以往,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都是在室内以同一年龄、同一班级来开展活动的,活动中空间密闭、同伴单一、活动范围狭小,这就造成师幼之间、幼幼之间大范围互动不够,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不能持续的现象,达不到自主游戏活动的目的。怎样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实施,才能使我园开展的区域游戏实现多元化模式?经过不断的研究,我针对此活动的开展,谈谈我园户外混龄区域游戏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快乐;自主;混龄;大手牵小手;区域游戏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则是幼儿对“玩”的最好诠释。
  区域游戏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并以快乐为目的,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来,我园在区推进的自主游戏、快乐同行“快乐活动日”探究和“主题教学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研究”研究中,一直将户外混龄自主区域活动和班级混班自主区域游戏作为园本教研进行探究,在不断实施、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渐渐走向成熟。今年,我园继续将重点放在了研究混龄区域游戏中来,目的是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快乐游戏、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决定游戏伙伴、自我体验游戏过程。我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旨在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通过师幼、幼幼间的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颇受各年龄段幼儿的喜爱,更是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快乐,充分地进行自主游戏,并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一、混龄自主区域游戏活动的含义
  1.混龄游戏,是指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组合在一起自主游戏,在游戏中自主学习,目的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让不同年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往。
  2.户外混龄自主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利用户外空间和自然环境将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组合在一起,不分大、中、小班级,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新《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3.混班区域游戏,它是指幼儿在一个或多个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开展游戏活动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限制,扩大了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范围,使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和发展,同时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人。
  二、混龄自主区域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幼儿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游戏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了孩子参与的兴趣,而我們的户外混龄区域游戏都是以游戏化的情境展开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游戏情境。比如说:在探险区,教师就设计了小朋友感兴趣并喜欢挑战的“独木桥”游戏情境,幼儿身临其境地钻过山洞,爬过高山草地,到达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独木桥。
  在混班区域游戏中,幼儿不拘限于本班的区域游戏内容,可到中小班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游戏,尝试新鲜的游戏活动,从中获得有趣的游戏体验,扩大自己已有的知识面,跟其他班的孩子一起,感受混龄区域活动的快乐。
  2.自主性
  游戏的世界是属于幼儿的世界。《指南》中提到“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在我园开展的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都能自主地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而且我发现大班的幼儿每次选择的活动区都有所不同,因为他们每次都想尝试不同的游戏,挑战不同的难度,仅仅有一些中小班的幼儿每次都会选择自已班老师所在的活动区,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和大班幼儿带动下,他们也会很快的进入角色,开始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
  在每次游戏中,幼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同伴共同自主地进行探索。有些胆大的幼儿热衷于到其他班级带领或陪同其他幼儿一起参与游戏,而有些腼腆一点的幼儿可以到其他班找相识的同伴或者找自己的弟弟妹妹共同游戏。在与同伴一起商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的过程中,他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肢体上的锻炼和知识上的学习,而更多的是锻炼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3.合作性
  《指南》中指出:“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大班的孩子在合作能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中,不仅仅体现大班幼儿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和中小班幼儿的合作,可以说各年龄段幼儿在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大班幼儿多去帮助中小班的幼儿。尤其是在探险区和益智区中,小班幼儿通过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类似平衡木、钻山洞或拼图的游戏时,而对于一些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考虑到这一点,我每次都要鼓励大班的幼儿用“以大带小,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和小班的幼儿结对,帮助中小班的幼儿进行游戏,在几次合作之后,中小班幼儿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合作玩以外,幼儿还一起合作收拾游戏材料,比如,在游戏活动结束时,建构区里有许多大小高低长短不同的大型积木,需要幼儿和教师共同合作收拾和搬运至器械室。其实,合作收拾的过程就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可以相互帮助,合作搬运器械,在相互的合作中获得社会交往的体验。
  4.多样性
  户外混龄区域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首先,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大多数的玩具材料都是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加工就制作成了游戏材料,既简单又环保。《指南》中也提到,“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其次是活动区创设的多样性,幼儿在多个不同的活动区中,锻炼了多方面的身体技能。再次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动静结合。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个性。有的孩子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机动游戏,有的喜欢安静的益智类游戏;有些喜欢两两合作完成游戏,有些则会更倾向于独立进行接触类游戏。我们在区域设置时针对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分别设置了动静不一的区域,如探险区、建构区等,偏向于动态及合作;益智区、套圈区等,则偏向于静态或独立完成。   三、混龄区域游戏的实施
  1.利用园内有限的环境,科学设置活动区域(以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为例)
  我园户外场地较小,只有一大块儿硬化场地,但我们尽量地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我们巧妙地利用现有环境,分别创设了建构区、投掷区、探险区等二十一个活动区,又积极创造条件设置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沙水区等。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每个区域的人数安排都有一定的规则,均匀地将幼儿分布在每一个区域内游戏活动。但由于场地较小,未能全园性同时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所以我们巧妙地分成两组,每组都有各年龄段幼儿共同游戏,以达到混龄的效果。
  2.提供丰富多样、有层次的区域材料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准备多种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教师不定时地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区内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如投掷区除沙包外,新投放了蜘蛛贴等;探险区投放大小高矮不一的奶粉罐、新购置的钻山洞等;益智区投放了桌面手球、难度更大的组合拼图等。由于是混龄活动,幼儿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凸显其中。为此,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如:投掷区,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幼儿的投掷距离,地上的呼啦圈分为距离不等三个难度梯度,随着难度的增加,使游戏更具有挑战性,幼儿更加感兴趣;如玩水区,根据幼儿爱玩水的性格特点,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些沙滩工具回来,幼儿有了自己的工具,更快乐、投入地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各种各样的区域游戏带来的乐趣。
  3.建立合理的进区规则
  《指南》中指出:“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我们每个活动区都有区域标志牌,并用不同颜色的手腕卡片作为进区标志,以挂钩数量挂满为止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與密度。教师在固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整个活动我们都是以音乐贯穿始终。开始,幼儿在听到欢快的音乐后,进行从上身到下肢的热身活动;然后,幼儿会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进行游戏,体验快乐;最后,当幼儿听到舒缓的音乐声时,会不由自主地收拾材料后走到教师身边一起做放松运动。我们已经将这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形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而这就是我园一直进行的常态化混龄区域活动。
  4.有计划、有总结地开展区域游戏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计划,今天想玩些什么游戏?和谁玩?怎么玩?要注意什么?小组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符号等标识呈现当天的游戏计划。游戏活动结束后,幼儿也要对今天的游戏活动做个小结,玩了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的?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游戏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帮助幼儿回顾游戏的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及下一步要怎么做等等。
  四、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在幼儿运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的是观察、指导和帮助,通过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建立良好的师幼、幼幼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到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1.教师参与策略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指导者,还应该以玩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来,如在投掷区,教师也积极参与,并故意输给幼儿。孩子看到自己投掷得比老师还远,兴奋得不得了,从而将整个区域活动推向了高潮。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要比老师站在一边告诉孩子怎样玩的意义要大得多。教师在游戏中通过语言暗示和行为暗示,使幼儿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欲望。
  2.及时调整策略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同时,认真地观察,并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在探险区,教师起初仅仅提供一种自认为有难度的梅花桩摆法,可是在活动中,教师发现这种摆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些简单,没有挑战性。教师马上将梅花桩调整成两组,增加了梅花桩的数量和难度,让幼儿自主选择。教师的适时调整,增加了大班幼儿的参与度与兴趣。
  以下是就三次区域游戏进区情况调查:(见表)
  3.家长参与策略
  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快乐活动日”户外混龄游戏中,职务是“家长义工”,职责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有同样的目标,有的是在各个区域负责孩子的安全,有的是摄影,有些则安担任园巡查等。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既是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有研究证实,教师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更能让家长认可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技能技巧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受会到家长的赞许和理解,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又有助于其自身的专业成长,更起到了社会监督作用,不用担心家长受传媒负面新闻影响,导致过分疑虑和担忧,从而更加放心、积极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4.鼓励策略
  在活动中教师要敏锐的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幼儿的危险动作及时地加以组织和引导;当幼儿做出合作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运用不同的鼓励方法肯定幼儿的行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自信心。如探险区里,有的幼儿想从桌子上跳下,但缺乏勇气,站在上面迟迟不肯向下跳,这时教师伸出一只手、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幼儿说一句鼓励的话,便大大增强了幼儿的信心。
  在混龄区域游戏中,我们还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幼儿在自选区域游戏活动时,区域中幼儿人数落差较大,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多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不同的区域活动,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发思考,怎样才能把孩子吸引到自己负责的区域中来;自己负责的区域提供的材料与孩子的发展、需要是否合适等。
  杜威曾说:“关于快乐教育,它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让幼儿在自主区域游戏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广州市教育局印
  [2]学前教育.2016/04
  [3]教育导刊.2016/1/2/下半月
  [4]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郭莉.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初探.才智.2013(2)
  [6]马玲亚.对幼儿园师幼互动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 (2)
  [7]樊青青,杨海燕,魏莲.浅议区域活动的障碍及解决.山东教育,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