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写作,也就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它是思维、逻辑、认知从语言转向文字的一种转换形式,显然这个过程是系统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由于小学生年龄段比较小,且对于生活经验认知度低,对于表达情感的欠缺,也导致了他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效果。对于在文字创作中存在一些缺陷、有问题的学生来讲,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就需要正确的引导了。从古至今,对于文学的创作,作文的写作能力家长与教师都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教师目前重视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写作教学  小学教学  习作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04-01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抒发表达内心的情感,除了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以外,还有一种表达形式那就是把口语的形式转变为文字的形式。从目前教育方式上来看,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更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于作文的修改工作还是教师在完成,教师通过自己对学生作文的查阅写出建议,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是以教师的角度来体会作文的情感,查阅过后让学生自己从教师的建议中找到自己作文中不足之处,但这样的方式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并没有倾听学生自己的表达情感,简单的评语给是教师的建议,对于学生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及帮助。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逐渐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一、对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修改作文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的四年级到六年级时尤为重要,教师以自身为主体,把学生的作文进行逐步进行批阅,给出相应的建议,让学生通过教师对自己作文的建议及评语中体会欠缺的内容,甚至对于作文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讲,自己写的作文经常性的跑题,到最后导致作文没有主体性,教师也明确给出了建议,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评语中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意思,在实际写作运用中还是会经常性的出现写作问题,教师这样传统的批阅模式,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帮助,反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修改作文能力的意识低。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自主修改作文,很是盲目,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的引导方式通常都是告诉学生死记硬背,什么句子用什么符号,什么时候结束这一段等方式。这样的方式让教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同样,这样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能力也不活跃,只会按部就班的服从教师的想法进行形式上的接纳。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方法。学生在刚接触自主修改作文的时候,完全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又需要修改哪里。教师就需要来给学生讲解修改的方法及过程,可以从课件上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写作优点及缺点,进行逐步分析,分别做成视频课件的形式,用荧屏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清晰明了,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文进行逐步讲解,这样通过教师的详细示范讲解,学生就会轻而易举的理解了为什么要修改作文,要修改哪里,修改的理由是什么,轻松的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技巧。
  (二)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修改技巧。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作文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找到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进行改正,通过阅读全文的方式了解作文的中心思想,能否运用修辞手法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生动。对于语句精彩的部分给予表扬,在修改作文的同时要明确的知道首尾呼应的重要性,作文的首、结尾段落要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修改的方式,来展现每个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在修改其他同学作文的同时,通过借鉴其他同学写作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针对书面书写的整洁程度给予相应的好评,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都是必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培养小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君志.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尝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167+169.
  [2]解淑華.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J].学周刊,2015(05):127.
  [3]秦玲.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02):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