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故事在教学中的大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中,适当地插讲小故事可起到如下作用:1、激发学生的兴趣;2、解决抽象历史艰涩难懂的问题;3、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增强人文素养。但需要教师注意故事的选择及问题的设置。
  关键词:故事;作用
  常常听到老师抱怨,“这些学生呀,高中了不掌握历史理论、考试技巧还整天想着听故事。”笔者认为喜欢听故事的学生不应该受到指责,“喜欢听”正说明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但不喜欢历史课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课堂没有给学生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生对什么东西比较感兴趣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中学生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而故事就属于生动形象的东西,因此历史故事与课堂教学并不相悖,如果运用得当,小兵照样立大功。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在《读历史,汲取智慧人生》这篇文章中所说:“不少人误会了历史课的‘讲道理’。历史课是要通过以往的人生、社会经历,去体验人生和社会的大道理,而不是空说名词概念和抽象道理,更不是单纯摆弄陈年往事的‘点鬼录’。因此,历史课堂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案例,浅谈小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喜欢听故事,因此故事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枯燥感,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达到自觉主动地去探寻历史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雅典的民主这课时,我以这样的故事导入教学:伯里克利是雅典“黄金时代”的著名政治家,据说,为了广泛接近民众,他经常到大庭广众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谈 。遇到反对他的人当面辱骂他,也从不动怒,更不随意抓人。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的路上,一个贵族跟在他的身后辱骂他,而且一路辱骂尾随到他家门口,看看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讲完故事之后,我切入正题,“贵族尾随辱骂伯里克利虽然做法极端,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雅典宽松民主的社会风气,那么雅典的民主是怎样确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运作的?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观察,以故事的方法导入,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上课时积极主动,而且课后也会找些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二、小故事可深入浅出地解决抽象历史艰涩难懂的问题
  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都属于抽象的历史,如果仅仅用理性思维推理求证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失去了学习历史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将咀嚼好的东西喂给学生也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时如果能引进故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历史教学中概念的解释非常重要,但正而八经地阐释概念的内涵外延,学生往往不好理解,而且容易遗忘,因此如果能引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归纳概念,教师再作总结,印象就会深刻得多。
  例如:資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给学生解释经济危机时,我用幻灯给学生打出了这么一段故事:寒冷的北风呼啸着,煤矿工人的女儿——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然后我提出第一个问题: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卖不出去。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从材料来看,东西卖不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思索片刻之后有学生回答:因为没有钱,买不起。在学生已有认识基础上我再总结:所谓经济危机也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相比于底层百姓的购买力相对过剩,生产和销售脱节,从而导致工人失业,生活困难。这样通过小故事的引入,一个原本较为棘手的概念就可以简单明了地向学生解释清楚了。
  2、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是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归纳出一些历史结论,教师往往需要先给学生一些史实,但常常是史实给了,学生仍然是不知所以然。这时如果能抛开这些个生硬的史实,给学生讲几个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感性的故事认知中上升到理性结论的高度,再反过来思考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史实中所隐含的史论信息,相信对历史结论的理解会大有裨益。
  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这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史论,对于这一论点教材是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变化来体现的,对学生来讲,理性色彩较浓,不易理解。于是我加入了这么一些故事:(1)宋朝以前,丞相大臣与皇帝议事时,皇帝让他们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但到了宋代,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和皇帝议事,得到赐茶更是奢望。据说是宋太祖改变丞相与皇帝坐而论道的传统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皇帝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头昏眼花看不清楚,要大臣们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经撤掉。从此丞相大臣只能站着跟皇帝议事了。(2)清朝时候,大臣要跪着与皇帝说话,如果谈话中说到皇帝的先人,必须要磕头,还要碰出响声来,叫“碰响头”。跪谈是件苦差事,因此,如果皇帝召见,大臣们事先要将厚棉裹在膝间,以免久跪膝痛。
  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完之后,我问他们:这两则故事中,皇帝和大臣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给出的故事简单、形象、直观,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结论:君主地位强化,大臣地位下降。然后我再让他们阅读历代相关的政治措施,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这一论点的理解。事实证明这种深入浅出的故事化教学学生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插讲一些小故事可发挥较大作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故事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小故事教师应该有所选择,同时注意问题的设置,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