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戏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沃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我控制能力是生命个体良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幼儿阶段后天努力培养起来的。针对幼儿的心理特质,可以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展开培养,让幼儿能够在没有外界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提升对自己的控制行为。
  【关键词】陪伴点拨;情境体验;竞争合作;自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239-01
  一、操作性游戏:用陪伴和点拨历练幼儿自控
  能力
  幼儿天生就喜欢操作和摆弄一些好玩、陌生的材料。在一开始,很多幼儿都能够专注于自身的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但时间一长,尤其是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容易走神,甚至出现不耐烦的现象,表现出较差的自控意识。作为幼儿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幼儿操作性游戏中的自控能力进行培养。
  以“拆卸旧物件”为例,幼儿表现出烦躁情绪一般体现在两个时候:第一,在拆卸组装时间较长时,或者由于动作的反复、或者由于耐性不足,孩子们的心态就发生一些变化。此时,教师应该做好陪伴工作,用期待的眼神和关注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及时调整心态。此时,幼儿就会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在尝试,有了老师的陪伴,便能够重新静下心来,投入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第二,在游戏遭遇困难时,尤其是几番尝试仍然不能攻克难关,此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原因,并鼓励点拨孩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克服,让孩子及时享受到突破之后的愉悦。
  二、娱乐性游戏:用情境和体验历练幼儿自控
  能力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自身动作的控制要明显优于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而幼儿参与的娱乐性游戏则指向于幼儿内在的情绪体验,借助于外显出来的动作调整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娱乐性游戏丰富的元素,为幼儿搭建真实可感的游戏情境,将游戏转换为他们的生活实践,从而便于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提醒和转化。
  如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娱乐游戏“老鹰捉小鸡”。在以往游戏时,很多幼儿都会因为抢夺游戏中的角色而争执不下,有的要做老鹰,有的要做老母鸡,有的要做小鸡。这属于不能控制自己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在游戏过程中,还会因为究竟有没有抓到小鸡而闹得不欢而散,这就更典型地再现了幼儿动作难以控制情绪的现象。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这一游戏时,应不去对幼兒下任何的死命令,也不提出更多的要求,而是从两个方面做足功课。首先,巧妙的创设情境,对场地、游戏的配乐、不同角色的服装和头饰都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这就有效避免了幼儿对角色的争抢。其次,由于情境的可感,幼儿已经完全沉浸在情境的氛围之中,完全以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出现,自然能够很好地遵守游戏的规则,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
  娱乐性游戏本身的价值就是玩乐,教师要紧扣娱乐性游戏的本质,想方设法让幼儿完全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大道无痕地历练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三、运动性游戏:用竞争和合作历练幼儿自控
  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运动性项目就应该明确的分出不同的成绩和名次,对于幼儿来说,运动性游戏的价值在于锻炼幼儿的体质,让幼儿能够在各种活动中达成锻炼身体素质、历练思维敏捷性的效果。但由于运动性游戏消耗过大,很多幼儿一开始就有些望而却步,即便上阵,维持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很容易就会放弃。
  为此,可以尝试运用竞赛和合作的方式,强化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并唤醒他们内在的激情和动力,在游戏竞争的氛围下,让所有儿童不轻言放弃,从而达成训练幼儿自控能力的目的。就以“拔河”这个传统的运动性游戏来说,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分成两个小组,并开展小组对抗赛的活动,让所有的成员都为自己而努力,为自己的集体而努力。在集体氛围的感召下,这些小家伙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动力,即使再累、消耗再大,也没有一个当 “逃兵”,而是努力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因此,幼儿自控能力的训练并不是要靠成人一味的提醒和督促的,而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目标和方向,激活他们内在的欲望,从自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出发,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展现良好的自控能力。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自控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需要借助于游戏的方式展开。只有把握了游戏的本质与精髓,探寻到游戏与自控能力之间的关系,彰显游戏的效能,才能真正为幼儿自控能力地发展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