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机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若想要培养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成为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机制人才更是紧缺。而眼前的高职学院机制专业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出现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学院;机制专业
  前言
  匠人们总是不停地完善自己的作品,不停地精进自己的手艺,在手中享受着作品成型完善的过程。匠人对细微之处的追求很高,不断的追求完美,始终有着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每把产品的质量提升一点,都是在造福人类。而21世纪的“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追求卓越产品质量精神、协同共进的集体精神、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其中,基础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内涵是追求卓越产品质量的质量精神,宗旨是协同共进的集体精神,追求是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
  1、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机制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匠精神”首先包含敬业。敬业总的来说是由于工作者对自己职业产生一种尊敬以及热爱的情感,所以对工作及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状态。其次包含精益。精益意思就是精益求精,可谓是工作者对每个项目的产品都全神贯注的跟进,细致的追求完美的态度。再者包括专注。专注就是工作者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遇到困难耐心的解决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最后包括创新。要求人们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各个领域寻找突破,寻求革新的精神。
  1.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高职的很多学生大多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选择上高职或是家庭条件不好无法供其去上高中,真正打着学习技术的学生很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定不高。而老师也知道学生抱着这种心理,所以教学上也是得过且过,没有把一门心思投入教學之中。久而久之,即使有学生想要真正学习技术但是在这种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中也就放弃了学习,只是想混个文凭出去工作。
  1.2学院硬件设施不过关
  眼下,高职学院的教学工具和培训台大都是采用多年前所购买的设施,现在大多已经淘汰了当时的结构和技术。而就算更新设备那也只是少数学院,而且不会轻易让学生去上手操作只能在远处观望。因此,就算学生在学院学习到了技术,真正地去工作,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很少。
  高职学院机制的许多课程是让学生能够动手,由于设备落后与现在工厂的设备不匹配。与目前的实际应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尤其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实训设施的滞后将严重影响机械方面教学效果。
  1.3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且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更无法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多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缺少学习主动性,厌学情绪较浓。这一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也有源自教师、学校仍至社会。由于学习的不主动,识点的理解上欠缺,学习没有提前量,课后不巩固,缺少实效性,谈不上职业素养。
  2、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机制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都是一从学院毕业就留校教书,不具备真正实践的经验,缺乏对工匠精神内涵的个人经验,无法对工匠精神起到示范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对工匠精神内涵具有充分了解和对工匠精神付出实践的教师队伍。学院应高度重视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以名师为龙头,带领骨干教师,优秀毕业生为后备补充的教学梯队,使得学生的培养需求得到满足。培养“工匠精神”还需要由校外合作企业来完成,所以要充分利用企业教师所占据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教授学生的必须是企业中最优秀的教师来进行,要求师傅技术精湛、具有专业精神。还应当让学院对教师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作用。最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们深厚的专业知识、无私的专业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的影响。最后,工匠精神被外化和内化的吸收。
  2.2将学院的硬件设施跟上
  实践者的职业素养的最高追求是工匠精神,想要真正将其植根于内心就必须经过实践。尽管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很高程度模拟了专业的场景,但那毕竟不是真正的专业场景,无法让学生感受专业的场景。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核心和本质的了解不够,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学生工匠精神观念、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要经过在实践中形成。学院和企业的合作、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举行技能竞赛等方面都能很好的培养工匠精神。还有就是学院有更新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来源基本都是通过教材来进行获取的,老旧的教材已经不适用于现在。
  2.3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学院要从入学就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新生的第一节课就要将工匠精神深深地植入学生的意识之中,给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继承匠人手艺。其次,以《工匠精神读本》等教材为载体,使得学生了解当代大国工匠成长的过程和所经历过的事件,让他们将职业偶像和职业信仰深深记在心中。三是要举行各种工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感下定决心钻研技术以后为国家做贡献。学院还要将以优良技术为职业理想,将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融入日常工作的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注重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这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工艺的理解。
  3、结语
  目前,我国正是在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对于建设一个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在新时期里将工匠精神继承并创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匠人,才能为推动中国智造的“质量革命”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J].企业观察家,2016(8).
  [2]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
  [3]王明辰.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01):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