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素质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如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与挑战,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状况、就业前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意义和主要途径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全面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前心理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环境和压力,促成其精神健康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就业创造良好的坏境。
  关键词:就业;心理素质;培养
  据国家人保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已超200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青年就业者,也就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实,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学习、生活有规律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角色的转换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面对就业压力,重视就业心态调适,树立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是校院领导、老师十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带班经验,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积累,将从分析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状况入手,就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办法与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状况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立和民营院校连续多年持续扩招、专业调整、学科的不断增加逐渐落于社会发展滞后,使大学生大批的出现,用人单位对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缺乏兴趣,再加上大学生就业时存在期望过高,不切实际的心理误区,表现出易变性、攀比性、功利性,对就业造成了不少问题和困难。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这个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精神压力、贫富差距上,而就业压力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期望过高
  大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有高文凭、高学历,就业单位也应是高薪职业,从一个单纯、满怀壮志的学子到面对用人单位抉择,与现实有强烈的反差感,对不定的未来就业环境的转换和心理、经济上承受的压力,使大学生处于困惑、茫然的环境中,也会导致其心理失衡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差
  在激烈竞争的经济中,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中会面临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及一些价值观念的裂变,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有些优秀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某些平时表现差或能力一般的学生轻而易举获得了热门就业单位的招聘名额,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承受能力差,对就业产生恐惧心理,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社会分布不均,厌世心理。
  (三)就业中存在不稳定性或趋向功利性
  大学生就业难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就业不稳定,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能与用人单位提供稳定的工作关系,有很多大学生将初次就业当成跳板,先求稳定,再另谋高就,造成有用人才的流失;而且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自身利益是就业选择中的首要依据,社会利益只能作为补充因素,以个人利益为主,为个人的心理扭曲想法和社会均衡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一)就业心理素质是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更是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在原因
  1、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职业能力不足。虽然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是用人才市场评价最高的几项内容,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等方面。其次,择业能力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自我感觉和通过他人如老师、父母、同学等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系统性和科学性不高,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笔者在2018年5月对自己所带四个毕业班188名同学择业的调查显示,有28%的同学认为信息缺乏是求职中困扰的事情;职業规划能力还比较欠缺。研究表明,有62.2%大学生对自己如何一步一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有设计的占32.8%,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61.3%的大学生不知道、不了解职业设计理论,了解并能初步应用的占32.8%,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仅占6.4%。虽然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遇到的困难,但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的求职策略、缺乏求职技能以及成功应对变化和挫折的能力,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活动中的障碍。
  2、大学生就业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业个性倾向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目光短浅,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工作条件、经济收入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求稳守旧,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仍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其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等。   三、提高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在学校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学生主要从学校管理、老师培训、家长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努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老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离开父母开始首次的独立生活,大学老师便是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尤其是辅导员。因此,大学教师的模范榜样力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让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在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时,时刻体现出较高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并从中受到学习和熏陶。
  (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
  目前,许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有计划地安排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却机械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而已。殊不知,真正的心理素质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决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学校管理层应该将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和各项活动中,以非应试课程为主,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没有考试压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提高,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分解,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一些团体心理活动,使学生的内心在心理游戏活动中得以净化,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三)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素质教育
  除了學校教育,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外因,家长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例如,一些学校组织的旨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夏令营、军训活动等都因被家长们的过分关注而失去意义。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素质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最起码,首先应该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的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鼓励家长参与,创造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素质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大学生就业不但是对十几年学生生涯的检验,是大学生社会历程的起点,也是其所在家庭的希望。对于学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更宏观的角度,就业更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在最大意义上促进大学生就业,都是我们的社会的责任所在。希望可以通过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和胜任力,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耿铁军.浅析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管院学报,2008,1:45~47.
  [2]朱亮.大学生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的个案研究[J].文教资料,2010,27:223~224.
  [3]付斌,刘东捷,李晓敏.逆商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21~122.
  [4]丁志强,邹斌.大学毕业生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J].职业时空,2007,3(1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