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级归属感的创建之几点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这是一种个体本能的需要,这种需要称之为归属感。人都需要归属感,学生也不例外。那什么是学生的归属感呢?学生的归属感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班级产生了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现在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没有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在班级中存在感不强;还有一些学生对班集体淡漠,经常游离于集体,甚至言行对班集体造成不良影响等。这些都是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在班级中没有归属感。如果学生班级归属感缺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都造成不良影响,也给老师的教育工作造成困扰。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创建有归属感的班级,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如何创建有归属感的班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运用师爱创建班级归属感
  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关怀体贴学生;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要公平对待学生;要理智地引导学生。这样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温馨的“家”,在“家”里他会感受同伴的支持,老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从而对它产生依赖和归属感,并为之而努力。
  二、利用班级愿景创建具有归属感的班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利用创建班级愿景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并朝着目标一起奋斗。班级愿景的创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班级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影响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因此,广大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适合班级的奋斗目标。此外还可以共同制定班级口号、班歌、班徽让学生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心理归属,让每位学生心有所依。
  (2)环境布置,创设氛围。既然班级是学生的“家”,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这个“家”,除了内在的准备外,外在的布置也不能少。在布置班级时,首先由老师牵头,和学生一起讨论决定如何布置班级,如何班级的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以及相配套的设施等一个也不能少。接下来具体的实施和操作可以交给学生们自己负责,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三、积极开展活动,利用班级活动创建有归属感的班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体的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级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就会增加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在开展活动时,一般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交流,让温情感染学生,增强班级归属感,同时以此作为竞赛的单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这也是增强凝聚力,培养集体归属感的好机会。教师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注意形式要多样,要创新,要注意活动主题的深入挖掘,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能全身心投入,同时明确活动中的角色分工,并借助活动,使同学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四、利用班级管理唤起学生的归属感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借助于外界的力量往往会让事情事半功倍。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班委的工作组织能力对增强班级凝聚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與风气。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同时对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个强有力的支持。班集体干部群体紧密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全体班级成员紧密团结在班干部群体周围,才能树立良好的班纪、班风形象;而良好的班纪、班风的建立又能鼓舞和促进全员参与这一良性循环,这正是利用班级管理唤起学生归属感的根本目的。所以,班干部队伍选拔建设非常重要,但要注意班级管理一定是民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良好的班级管理的受益者,才是最终目标。
  五、利用个人魅力创建有归属感的班级
  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以及形象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愿意围在其身边,愿意在这样的班级中读书和生活,并对老师所在的班级产生归属感。由此可见,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创建一个具有归属感的班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可以将学生的心牢牢地贴近班级集体,学生就能在情感上认同,热爱班级,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向班级中其他同学靠拢;对班集体的工作目标、班级文化、行为规范等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对班级的安全感、满意感和向心力,并最终形成集体强大的内聚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2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