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缤纷”早读奠基“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基奠。现阶段,学校早读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低效高负”的弊端。为了提高早读课的高效性,打造缤纷多彩的早读课势在必行。
  【关键词】早读课;缤纷;高效;误区;诊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就有“重读”的传统,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读是最核心的要素。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早读课缺乏合理的指导,早读课出现“满堂读”,学生读得头昏脑涨,一节早读课下来,学生茫茫然,早读课真正成了“低效高负”课。
  早读课是吹响清晨的第一声号角,打造“杂花生树,群莺嘹亮”的缤纷多彩早读课势在必行。
  听君新翻杨柳枝——内容多元
  误区  大部分教师认为早读无关紧要,教师只是“看班”,只要学生有声音就行,教师没有明确的读书内容。有些老师有内容,但也只是简单的读读课文,背背古诗文,这样就让早读课进入了视野狭窄、内容单一的误区。
  诊断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的阅读部分有这样的说明:“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   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早读课,显然要承担起这个阅读的重任。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早读应该做到内容的多元化。内容多元可分为课本内容多元和课外内容多元。
  根据课文的编写特点,课本内容多元我们要做到“六读”。
  一读:课文标题。标题看似小事,学生往往会忽视,对学过的课文记不住或张冠李戴。如《桃花源记》记成《桃花园记》。再者,课题是理解课文的“窗口”,不能不细细品读。
  二读:单元提示和阅读提示。单元提示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阅读提示是每篇课文的“助读器”,它涉及了课文的内容、情感取向、具体学法等要求。
  三读:课文。课文是读的核心。
  四读:读注释。注释中往往包含文章的出处、作者介绍等。另外,注释是关于字词的注音和解释,是积累字词的重点。
  五读:练习。课后练习很多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往往也包含一些知识要点。如《藤野先生》课后练习三就补充了作者写过的三位老师。
  六读:文后框框。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淡化了语法,但并不是不要学语法。为了避免传统的系统讲语法,现在的语法知识都是穿插在课文后面,以框框的形式列出,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说话要简洁等,这些也应该成为早读的重点。
  课外内容的多元,要求至少做到“三读”。
  一读:自读课本。自读课本与教科书相配套,是教科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读自读课本,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在课内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极大地扩大学生视野。
  二读:名著。人教版初中语文每册课文都列出两三部名著,在早读课阅读名著或名著精彩片段,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在阅读活动中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
  三读:优秀时文期刊。课标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优秀的时文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等,能够补充阅读的新鲜血液,而且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近生活美文,避免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标新立异二月花——形式创新
  误区  早读课,老师只要求学生读,都是齐读,缺乏形式变化。一个早读下来,毫无新意,学生读得嘴角冒泡,喉咙冒烟,但收效低下。
  诊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早读的形式创新可以多姿多彩,可以從下列多种不同形式中做出选择:
  齐读:特点节奏相对整齐,声音洪亮,适合有感情激越的课文片段,但齐读滥用会扼杀个性阅读的多元,片面追求整齐,也会制约学生情感的投入。
  领读:主要有优秀学生或优秀小组引领,起到带头的作用。
  范读:范读对于善模仿的学生来说,在朗读训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跟其他形式的朗读相比,有利于学生避免读错读不到位。
  对抗读:引入竞争机制,调动早读积极性,适合有难度技巧的文章,能激发同学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自由读:自由朗读并不是让学生随意朗读,应该是教师能明确让学生朗读目的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有利于教师灵活把握时间,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接力读: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轮流读,适合较长的文章。
  分角色读:对角色多,且故事性强的文章,分角色朗诵会起到渲染感情,体现故事人物性格的效果。《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学生能更为具体感性地去了解众多人物形象。
  多种朗读形式还有对读、评价读、轮读、抢读、表情朗读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早读课交替或交叉使用。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选择,让早读多点开花、摇曳多姿。
  万水千山总是情——激情横溢
  误区  早读时间由于任务单一,一个任务读到底,形式单一,从头到尾自由读,整个课堂声音一片,学生也精神不佳,昏昏欲睡,早读成了没有感情渗透的“傻读”。
  诊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优化环节,注重学生在活动中情感与态度,享受活动乐趣。”这就要求早读是一个激情飞扬的舞台。解决缺乏激情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把握语势:语势是声情表达的自然态势的流露,有时伴有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具有渲染语境气氛,强化语言色彩的功用。   把握语气要求: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这四种基本句型的朗读语调。
  把握语态:要求朗读时必须做到以声绘情,情态、情绪、情感要恰当。
  巧用重音:话语中要强调的部分,常用重音突出,加重音量,使朗读铿锵有力。
  顿挫有致:朗读不能一气到底,中间要有停顿,音乐上叫   “休止”,并用休止标注时间的长短。朗读也同音乐一样,停顿有长有短。
  张弛有度:读的速度也有讲究。速度表明节奏,张弛有度才能快慢和谐。速度由作品的语境分为三档:快速(用在朗读紧张气氛,激昂情绪),常速(朗读时要比平时说话速度稍缓慢一些,在叙事、解说、讲理的时候用常速),慢速(比常速有明显的减缓,用于感情缠绵、心情沉重、话难以启齿以及语言艰涩的语境)。
  且把新桃换旧符——读姿雅致
  误区  早读课由于是清晨,有些同学还没有在睡梦中完全清醒,所以在早读各种各样的姿态都可以看到,有趴在桌上读的,有撑着下巴读的,有歪歪扭扭坐着读,细看之下,丑态百出。
  诊断  《语文课程标注》中说道:“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读书本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特别是早读是一天学习活动的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是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的。让读书成为最美的姿态可以粗分为“三读”:摊着读,捧着读,放开读。
  摊着读:是指你将书放在桌子上或放在膝盖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对那些文字进行查阅,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的读书有些认真的味道。
  捧着读:是指把书捧在手里读,是一种最优美的读书姿态,像孩子捧着梦想,饱含着虔诚与渴求。捧读体现了对书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无论是摊着还是捧着读,都要足静手稳、心静、身直、头正、眼睛与书面保持一尺或一小臂的距离。与视线夹角接近直角,胸部距桌缘大约一拳的距离。
  放开读:要求学生解除固定的朗读约束,甚至可以站起来或离开座位。读起来可以摇头晃脑,韵味绵绵;也可以昂天长啸,情山意海。这种朗读是最具个性化的朗读,最能彰显朗读者的朗读品质。如读古诗时可以根据节奏和韵律摇头晃腦。在读激情诗歌时可仰天长啸,天马行空。
  参考文献
  [1]耿法禹.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诵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2]郭胜男.注重朗读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J].学子(理论版),2016(23).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