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们农村学校,学生活动场地小、体育器材少、体育教师缺乏现象十分严重,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认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改进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的过多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使得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少、次数少、运动量小,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够完成。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难,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练的时间,约束思考、探索的客观原因。
  【关键词】初中阶段 体育课程 自主意识 体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226-02
  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也正是初中学生形成体育意识,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黄金时期。但就当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现状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能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发展形势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至关重要。
  一、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体现在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层面,同时更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推动德育发展的教学目标层面。但就当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现状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过于注重文化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体育培养的重要意义。这将直接导致体育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少,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学生的体育活动也仅仅集中于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在课余时间则忽略了体育锻炼。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通过课改培养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体育能力极为关键。首先这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同时可以伴其终生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其次需要增强学生的体能,为其体质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服务。另外需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将体育教学融入到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去。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
  体育课程改革一直秉持“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初中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小学,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水平和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初中学生自身的体质、体能以及体育素养水平的差异化较大。由于小学体育课程主要集中于兴趣的培养,深入初中以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好奇心虽然极为旺盛,但依然缺乏科学的体育意识,认为体育课程只是在外面玩耍。因此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以此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掌握极为关键。
  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是凭空生成的,这需要体育教师的有效指导。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这首先需要从体育课堂的规范性抓起,引导学生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习惯。通过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且反复的训练与教育,引导学生将课程任务内化为自觉行动。另外还需要进一步贯彻“初中体育多样化”的改革理念,通过强大的师资力量配备、丰富的体育运动硬件设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展,不断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将体育运动视为愿意主动参与的自发行为,由此形成自主意识,树立終身体育的理念。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练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改变错误认知,增强锻炼体育能力的自主能动性
  如前文所提及,传统教育理念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对于提高文化成绩更为偏重。因此部分初中教师和学生还存在一些错误的体育观念,如认为体育活动会耽误学习时间,这常造成体育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不积极等现象,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反而成为了体育课堂的后进生。甚至还会有些错误观念认为体育学得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些错误观念都直接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体育认知由“模糊”转变为“科学”认知观念的过渡过程,同时这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青春期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这首先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这一时期对体育的认知特点,从根本观念层面出发,转变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思想,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认知观念,真正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立自主体育运动意识,掌握科学体育能力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提高体育能力
  正如体育课程改革所明确的“初中体育多样化”理念,为了更好地增强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这需要从丰富体育活动,扩大体育范围等方面入手,更好地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例如在开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多样化的体育热身运动。如增加团体合作的体育运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将跑步类、球类、跳高跳远类等运动类型进行有效整合,避免长时间从事某一种类型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厌倦。另外体育教师还可以不断的开拓教学思路,如举行趣味运动会、小型化的运动比赛等,让常规的体育运动活动也能够增强一定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如“两人三足”运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及快速活动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比赛。通过这样趣味化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到身体素能,在不知不觉间掌握必要的体育技巧及能力。
  (三)加强体育行为训练,培养学生建立良好自觉的体育习惯
  正确的观念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发展,但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还要将观念内化为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塑造积极良好的行为行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建立自主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并不仅仅依赖于体育课堂的学习,这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参与和配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规范化的体育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技巧和能力。而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也需要做好表率作用,监督和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真正将运动作为一件自然而然的行为。同时也要搭建好平台让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风采,以此更好的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信心,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四、结语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这需要教师真正基于学生主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学生改变错误观念,重新构建积极正确的体育认知。同时通过规范化的体育行为训练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类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增强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家庭和父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通过多方参与的力量真正推动学生良好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索桂芳.如何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J]. 考试与评价, 2016(2).
  [2]王燕东.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上), 2008(10):33.
  [3]刘国宝.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J]. 考试(教研版), 2006(9):86-87.
  作者简介:
  张南川(1979.3-),男,汉族,甘肃静宁人,现供职静宁县古城初级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