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数学被称之为“思维化的体操”,可见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培养优良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們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本文就初中数学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学思想是关键。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抽象能力、概括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落实和实施,并且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刻意地强调思维能力教学,一切能力的培养都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从每一次的知识教学中引出。我认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跃、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是影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勇气向教师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轻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突破自己常规的思路,另辟蹊径。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各种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活学生创造思维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借助公式法则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公式定理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式、定理等知识,结合实际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等知识的时候,通过举例向学生证明同旁内角互补的两条直角相互平行之后,将定理反过来,也就是“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向学生发出提问,这个逆向的结论是否成立,学生借助逻辑思维,并且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验证,得出最终结论“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逆向的思维训练方法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促进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完整性程度提升。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假设,促进其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基于数学教材中所提到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合理适当的修改,将问题抛给学生,问这种观念是不是正确的,或者学生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公式以及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自己动手实践,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这种假设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假设,鼓励学生自主实践,通过公式运算,图形制作,实例运用等方式对假设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结果教给学生,而是作为过程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另外,向学生提问时,要提具有新意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教学内容与概念、公式、推理演算、论证等的关系密不可分,学生若是连概念这个基本问题都没弄清楚的话,只能导致思维混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概念类的知识做出严密的表述,这是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前提,只有前提得到保障,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考问题,不能局限于课本的定理公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再者,教师的数学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材,要从教材出发,将学生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进行散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5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突破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重点,让学生易于消化所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进一步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消化所学知识。换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并且结合过去所学知识将新知识归纳整理,构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扩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一方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保证自己的主导地位,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6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当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印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对于学生是一个长久的教学。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思维能力教学,真正落实好素质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玉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2-14.
  [2] 张赋明.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03):102-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