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有效丰富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和内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立,是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践性强。经过33年的探索与实践,该专业构建了基于实践训练的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文章通过梳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史,探讨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8-0077-03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1]。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正式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潮流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正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2-3]。各个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探索并实践了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4],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7]。
   我国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办。该专业的前身为1985年原西北农业大学创办的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专业,2003年正式进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于1994年4月20日成立,是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培养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营销、管理及科研推广的高级专业人才的行业性学院,目前仅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1个专业,且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另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也是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试点学院。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自创立以来,始终以我国葡萄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把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和挖掘创新创业潜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了特色明显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显著。
   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和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一个专业,行业性强。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设立了8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1985—1994年,创新创业教育初步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94—2011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12—2017年,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阶段。
   (一)初步探索阶段(1985-1994年)
   1985年我国的葡萄酒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
  主动适应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原西北农学院创新新地开设了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专业(三年),开创了我国葡萄酒高等教育的先河,专门培养酿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人才。1995年将专科专业修业年限由三年改为二年,直至1998年结束专科招收。1994年成立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同年开始招收果树专业(葡萄栽培与酿酒方向)本科专业学生,直到2003年教育部正式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1985—1994年间教育部还没有正式启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这个专业名称,但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当时国内葡萄酒酒种比较单一,但专业创始人之一李华教授大胆创新,增设了起泡酒、利口酒等特殊酒种的教学和研发活动,并鼓励学生开发其他果酒,为专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教学基础。同时,这批毕业生也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第一代重要的创业校友,现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二)基础建设阶段(1995—2011年)
   1994年经农业部特批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成立。院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及行业性学院的特点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根据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专业特点,不断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融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模式,同時调动了企业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鉴于此,学院先后于1997年获得了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998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企联合办学新体制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建专业,促进学科、科研、产业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经过1994—2005年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淀,2006—2011年期间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新的着力点和活力,尤其是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采用协同统筹推进的方式,形成由学院主导,同行科研院所或葡萄酒企业积极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主要以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支撑,实施学院、企业、师生协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不同知识结构和学术层次的学生相互合作的模式。学院本科生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生葡萄酒联盟、葡萄酒爱好者协会等多种创新型学生社团,广泛开展葡萄酒产业调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学院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理事会。这是学院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及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层次集团联合体,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了优质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提质升级阶段(2012—2017年)
   自2012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开始大力推进本科生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优势教育资源,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学院先后邀请了世界著名葡萄酒大学、研究机构专家到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长期聘请4名外籍教师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导师。
   另外,学院积极建立海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就业能力。2012年以来,学院已与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知名酒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派出
  8—10名学生赴海外参加教学实习,实习过程中学院和外方导师均围绕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市场等内容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2012—2017年,学院已累计派出57名学生和4名教师赴海外酒庄进行1—3个月的专业实习。
   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体系的环节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产学研紧密结合、专业特色鲜明、就业优势明显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一)形成了涵盖四大模块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启迪和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或瓶颈,并运用创新的思维,综合各学科知识加以解决,从而直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创业的机会,从而开启自己的葡萄酒创业之路,实现人生价值。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已形成了1个核心,4个模块,3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满足产业需求为核心;实验(实践)教学由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实践训练模块、生产实践模块4个模块构成;课程实验(实践)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3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全方位、多时空、全过程的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按照“能力主线、需求引领,行业指导、分类培养”的原则实施,构建了覆盖“从土地到餐桌”所有环节、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分布衔接规律,对一二年级本科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走进生产”为目的,采用调查和深入实践基地的形式,初步了解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知识。对于三四年级本科生的培养则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参与葡萄和葡萄酒企业的生产过
  程。最终构建了适用于全国同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保障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了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为创新创业奠定实践基础。
   (三)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
   学院积极建设校内外以及海外教学基地和平台,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校内训练基地建设按照学生全程参与的设计思路,学院模拟葡萄酒企业生产体系建立葡萄园田技能实验基地和实验酒厂,以满足学生岗位实践的需要。建立“班级包片、个人包点”的责任制,从育苗栽培、喷药修剪、防病防虫、葡萄采摘、单品种酿酒等环节,全程培养岗位技能。学院建设并完善了实验葡萄酒厂,使之成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初创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则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多方位开拓学生校外训练基地。目前,已在国内葡萄酒主产区如新疆、宁夏、甘肃、陕西、河北等地建立了35个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基本覆盖我国主要葡萄酒生产企业。2012年以来按照培养具有国际就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目标,与5个国家的15家酒庄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创新创业训练海外基地和平台。
   三、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
  教育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了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品质,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创新思维活、实践能力强”而受到了葡萄酒行业的广泛赞誉。
   (一)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能力
  不断提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建立了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作为重要的创新创业培育环节。近3年已立项国家级科创项目8项、省级科创项目6项、校级科创项目29项,本科生发表论文36篇,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6件。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中,并多次获得奖励。例如,先后参加中国或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或金奖3项。学院2016届毕业生张广林利用在校期间获批的国家级创业项目,毕业后成立“杨凌屹林葡萄酒文化有限公司”,并先后获得学校种子基金、杨凌示范区种子基金等资助,公司发展良好,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创新创业成效显著
   为了深入挖掘学院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发扬优良办学传统,讲述校友创业故事,弘扬时代创新主旋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编排演出了《倔强的李华》等校园文化精品剧目,大力营造勇担责任、敢为人先、鼓励创新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另外,学院大力开展校友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近5年来邀请了60余位优秀校友,分享成长经历和创业故事,让更多在校学生近距离体验创业魅力。
   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中的作用,支持学生组建创业俱乐部、创业联盟等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让学生领悟创新文化、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团队精神。近年来,学院先后涌现出多名优秀的创新创业校友,其中1998级学生郭明浩策划并主讲中国第一档葡萄酒脱口秀《漫谈葡萄酒》,创立知酒工作室,致力于服务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咨询策划,并出版了《葡萄酒這点事儿》等葡萄酒类休闲书籍。1999级学生王庆伟组建了大学生葡萄酒爱好者协会,现已累计为近万名大学生培训葡萄酒相关知识。2012级学生张腾创建了大学生葡萄酒联盟,致力于推广葡萄酒文化。至今全国已经有37所高校加入了该联盟,全国几乎所有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高校都已加入该联盟。张腾也于2015年成功创办品味葡萄酒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成为我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又一个成功典范。2014级学生滕域晰主持的大学生科创项目荣获201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15级学生鲍琪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
  参考文献:
  [1]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2]陈奎庆,毛伟,袁志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3]易宏波,顾延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3).
  [4]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5]陈爱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
  [6]吕斌,刘薇,卢琦.大学生创新能力“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连交通大学图易(TOE)创新实验室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1).
  [7]周俊杰,刘献君.基于“个性化教育”构建金字塔式的潜能培育平台——对文华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案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