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智班语文教学需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智班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有缺陷和障碍的学生,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的迁移能力也较差,因此,培智班的语文教学应源于培智学生的生活实际,服务于培智学生的生活,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学会生活的技能,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培智;语文;生活化
  近几年来,笔者围绕“如何将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展开探索,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获得一定的生活技能。
  一、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但课本知识过难,有很多脱离实际,对于培智班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这些孩子很难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书本上那些枯燥的知识,他们就知道傻玩,这就要求我们将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中都是学生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与其只讲给学生听不如让学生亲眼看到并融入进去。于是我做了大胆的探索,充分利用学校康复室配备的上海泰亿阁多媒体学习软件,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会绿灯行、红灯停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观察生活。虽然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毕竟培智班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小学的学生,他们往往是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们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他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比如《红绿灯》这一课,课文让学生认识交通灯和人行横道。我就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去观察交通灯和人行橫道,让学生观察红灯亮时车子和行人是怎样的,绿灯亮时又是怎样的。这样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使他们更能认识和理解这些生活中的交通设施的用途。
  再现生。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实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同样还是《红绿灯》这一课,在学生掌握的交通灯什么灯亮时该走还是停、人行横道应该怎么过以后,让学生演习过马路。这样学生真正的学会了怎样过马路,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亲身体验学习的知识,掌握生活的技能,给予学生最好的锻炼。
  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思维情景,把课文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感受。
  二、生活中孕育着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因此,我寻找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点,如《认识水果》一课,单用课本知识向学生讲述水果的名称、样子,学生很难真正的学会、理解,甚至运用。于是我利用每天上午的营养餐学生吃苹果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学会各种水果的吃法,同时学会分辨颜色、形状,然后回到教室教他们这些水果的名字如何写,如何表达自己想吃水果的需求等等。这样每天坚持,一个月下来有的智障严重的能认识一到二种水果,较轻微的不仅能认识四到五种水果,说出这几种水果的颜色、形状,还能掌握这几种水果的正确吃法,不用老师帮忙洗水果、剥皮了,认识水果一课如果原原本本照着课本去教,大多数学生学完了最多认识几种,但吃起来还是要老师帮忙,我所教的这个过程看起来很漫长,但学生却能学到生活的基本技能。引导他们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和主人,这才是特教工作者所期盼的。因此,我认为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联系校园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有很多住校生,对于住校生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动手叠被子,自己吃饭等,让他们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
  2、让学生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我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家长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让程度清些的学生在放假期间在家长陪同下学习买菜,如果有家长带学生外出游玩的让学生学会并实践尊老爱幼。如在公车上给老年人让位等。这样把语文书本上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大道理实践到生活中去。
  对于培智班的学生,单一的一本课本是无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知识。生活的技能对于智障的学生才是最重要的,特殊教育将更加注重在生活中学语文,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有生存的能力,这样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中。我将继续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改进语文教学生活化不足的地方,让孩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桂颖.培智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散文百家旬刊,2016(4):114-114.
  [2]  陈雅芳.把握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度”与“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2(1):3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