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实践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儿童早期阶段是幼儿教育的开始。在童年早期,孩子对自然和社会都很陌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解,但是对于周围的世界他们充满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中班的学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更是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幼儿园可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实践 教学策略 因地制宜 以人为本 家校结合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实践活動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接触真实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加深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过程中,他们的求知欲也会不断增长,这对于他们未来人生的学习生涯是非常有益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有着与人交流的欲望,幼儿自然也不例外。在平常,幼儿大都缺少同龄的玩伴,但在实践活动中这一点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在活动中能够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但目前,在幼儿中班社会活动实践的开展中还存在的不少的问题。以下笔者仅归纳三种社会活动实践的策略,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一、因地制宜,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横跨多个温度带,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基于这样的地理环境,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当地的自然资源,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当今,动画技术发达,动画片产业兴旺,幼儿大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但动画片中所描绘的世界毕竟不是现实世界。通过与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最真切的感受现实世界,真切感受自然的变化与我国的文化,这是在教室看图画或者动画片无法替代的。
  比如,我校组织过带领中班学生参观本地植物园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笔者带领学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并且将有关这些植物的有趣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像杜鹃花,笔者告诉学生杜鹃花也叫做山石榴、映山红,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亲自闻花香,触摸花朵。与大自然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
  二、以人为本,考虑幼儿的兴趣所在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儿童通过个人参与社会生产活动接受教育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要求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考虑幼儿的利益,并设计幼儿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耐心地引导幼儿,正确教育幼儿。幼儿很年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长时间无法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采取有趣的教学措施,使幼儿积极参与这种做法。在与当地消防队取得联系后,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消防队,让他们体验了救火的辛勤工作,树立了安全感。然而,当消防员告诉孩子防火时,孩子们只听了一会儿,然后开始低声说话。显然,这类活动无法充分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我与消防官兵讨论,让孩子亲自尝试消防服务,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消防服的作用。此外,该活动还模拟了消防场景,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在火灾中逃生。我借此机会并警告孩子们不要玩火以避免危险。
  三、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
  由于幼儿的身心特征,他们非常依赖父母。因此,为了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必须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等,让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此外,教师应鼓励家长自觉带领幼儿进行一些社交活动,以减少孩子在家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认可。两者沟通良好,及时反馈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教师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策略。在得知学校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后,许多家长在假期开始带孩子去动物园,或带孩子去旅游,让他们“玩中学”。老师还会告诉家长孩子们在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双方保持及时沟通,关注儿童的成长。
  总而言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也使儿童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接受情感教育,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应结合当地资源,与幼儿一起探索世界,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设计符合其认知水平的社会活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为了团结学校和学校,学校和家长共同为孩子们设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认知和感知。
  参考文献
  [1]曹玉兰.幼儿园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09)
  [2]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