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在一种体验氛围之中,逐渐形成的健康心理认知、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积极的思考导向。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并从具有互动性的氛围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了进一步解析“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探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从挖掘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情感释放,营造课堂互动氛围,强化学习体验结果四个层面,总结“积极体验式”教学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后,提出“积极体验式”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策略,希望为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积极体验式”教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049-03
  一、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
  1.消解负面心理压力
  积极心理品质(Positive personality)最早由Hillson和Made在20世纪末提出,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人们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研究者从多方面探讨能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状态的各种心理因素。Selig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自决等心理体验构成。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全。学生的负面心理压力来源较多,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相对占比较小。高校将学生推向社会之前,需要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疑惑,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应对各种负面心理压力,包括学习、生活、实习、择业、职业生涯规划等诸多方面。
  大学生所做出的任何人生决策,都与以往时期不同。学校或家庭可以直接管束学生的行为,却无法约束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需要逐步养成自主、独立、主观判断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克服茫然、被动、跟风的消极心理情绪。因此,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消解负面的心理压力,建立正确思考事物发展规律的主观意识,从而独立走出校园,自主决策人生规划,成长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会个体。
  2.加强正面心理引导
  高校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心理状态,与学生此前接触到的学习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家庭状态都具有因果关系[1]。消解负面的心理压力,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所表现出的必要性。可以认为,对于存在负面心理压力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但是更多情况下,学生的消极心理情绪并不会极端地表现出来,平时校园生活仍然表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此时,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具备了积极的心理品质,反而容易存在更多深层的心理问题。诸如学生对于友谊、爱情、亲情、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惑,都需要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去学习和体验,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可以解读的生命维度。
  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为学生带来正面的、阳光的、正直的、仁慈的、感性的生命体验认知,而并非绝对理性的价值思考。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困惑是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但是无法逃脱自身主观视野的束缚。诸如:明知考研会提升自身专业价值,但无法约束和管控自身对于非专业学习的其他生活体验。高等教育既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需要满足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心理期待和感受,是无法直接通过简单的理论阐释来使学生得到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学生自主意识中的深层感知,与学生的思考意识融为一体,方能形成更为主观的、主动的、积极的社会行为指导,而并非对于学生的行为管控。
  当学生具备了积极心理品质之后,很少出現自私、利己、损他、敷衍等负面的心理暗示,可形成更为积极的主动思考情绪和社会行为,是学生自发参与公益活动、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积极贡献社会力量的个体价值体现。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具有针对个别学生消解心理压力的作用,而且具备了针对所有学生增强正面心理引导的作用。
  二、“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
  “积极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2]。目前,体验式教学法的积极效果已经得到了多方证实,是尊重学生独立人格,重视学生、倾听学生、欣赏学生、接纳和包容学生缺点的有效教学方法。而“积极体验式”教学法是在体验式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来自集体的情感、关心、亲切、和谐、温暖,从而辅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良好心境,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主动思考和学习。从以往时期的教学经验中能发现,“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挖掘学生心理困惑
  积极体验式教学,是将与学生心理需求相关的学习体验方式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中营造教师与学生的深层互动环境,让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感知自我。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知识传递多为单一方向,很少形成深层的双向互动。因而,教师仅了解学生的外部学习特征,很难获得学生的深层心理活动机制。例如,教师了解学生近期学习状态欠佳,却不了解学生遭遇了何种境遇或挫折,很难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压力。而积极体验式教学的引入,让学生与教师、学生彼此之间产生了更高频次的课堂互动,进而令所有学生都善于表达、乐于沟通,最大程度上地了解彼此,从他人评价和自我感受中,总结出自身的心理困惑问题归因。在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困惑之后,为其提供正面的积极引导,辅助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
  2.促进学生情感释放
  如果课堂学习是单方向的知识记忆、理论研究、思考活动,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相对封闭的。之所以将“积极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也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情感释放的学习空间。正面的积极心理状态是经过长期训练与引导形成的心理品质,而并非强加约束管控之后获得到的心理成长结果。如果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那么学生的情感维度是遭受压抑的,所形成的学习负担也会越来越重,是负面情绪积压所致的消极心理状态。“积极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情感释放为导向,由学生主动参与、融入集体,形成高密度的知识探讨,以及不加掩饰的思考表达。引导学生做最真实的自己,承认并尊重自己的想法,重视和关心他人的想法,方能从学生课堂学习互动、课前课后学习互动中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我,如果善待他人,并最终形成情感释放的积极路径,消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并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3.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中,很难激发学生表达意识的因素,在于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体验。“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在于从多角度渗透课堂互动要素,诸如问题启发、情景再现、角色扮演,以及小组或全班内的讨论等多种互动模式。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主动地去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与同学之间消除隔阂,正视并尊重他人客观存在的现实和意义,了解同学之间存在的相互支持。进而在互动环节中形成积极的参与感、体验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积极思考。学生在这种互动氛围之下,更加能够正视自我和他人,在剖析研究问题的同时,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表达真实想法的技巧,在接受他人的过程中来重塑自我价值,在接受他人意见的过程中重新认知自我。因而,“积极体验式”教学为课堂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体验互动,可增强课堂互动的时效性,引导学生在互动状态下形成积极心理品质[3]。
  4.强化学习体验结果
  “积极体验式”教学在融入传统课堂之后,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微观调整。依据本班具体学情,以及教师对于全班学生的了解程度,来设置体验主题、研究问题、互动模式、体验方式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研讨结论并不重要,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答案时及时给出提示,或以其他小组研究答案作为参考。最为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结果,不仅是强化记忆知识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且了解学习过程的乐趣。这种学习乐趣是学生在探讨、研究、审视问题实质的过程中,产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学习视为一种对自身有益的活动,从中挖掘与自身心理需求相关的兴趣点。将知识视为自身成长所必须经历的生命体验,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迭代,并演化出对于学生至关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引入“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后,如果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结果,那么学生最终也更加容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积极体验式”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策略
  1.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发“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在诸多高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主要为选修课内容,除心理学专业之外,其他专业很少涉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内容。建议各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力,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教学干预目标。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心理教育进行整合,尽量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开课,让更多的在校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视由于负面心理情绪造成的诸多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大量开发“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诸如团体心理训练、自我肖像画、团体心理游戏等等。在组织形式和内容选择上,需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课堂互动的效果。教育侧重点在于辅助学生学习如何获得幸福感,如何正确对待友谊,如何在社会交往中树立自信心,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类似的学习问题,可以设置单独的教学主题,在课堂之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极互动,引导学生体验并亲身感受到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发挥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功能。
  2.将“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渗透到各专业学科教学中
  针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完成,同时也需要渗透于各种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4]。在课堂内加强互动模式的体验教学,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关系,从合作、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甄选出有利于教学任务达成的学习氛围。诸如,在体育课程中,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赢得比赛。在理论课程中,可以共建学习目标,在每一学期内,建立学习合作小组,由成绩优异的学生带领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形成更长时间的积极体验互动。在校内实训阶段,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研究课题,小组内分摊研究任务,收集调研数据后对研究項目进行探讨,并总结和归纳研究结论,增强研究某一知识领域时的集体互动效果。进而在教学实践之中,补充“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令其可以有效地渗透于多种专业学科,在针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方面发挥出“积极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3.在大学校园中进行“积极体验式”教学的群体互动
  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健康心理知识,而是逐渐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心理行为。为此,需要在大学校园内开展更多的健康心理活动,以公益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积极心理学知识传播,构建基于积极心理意识的校园文化。这种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的群体互动,需要将积极的体验方式注入其中,诸如多种形式的校园社团、俱乐部、阅读分享会、学习体验会、社会实践会等等,将不同形式的体验交流融入校园文化的组织结构中,在大学生群体之中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方式,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机制,以及对于自身成长的帮助。这将有助于学生更为主动地选择建立健康的交际圈,与不良的生活行为告别,在健康的生活氛围和文化环境之中加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校园图书馆内开展积极心理学文化活动,邀请各专业学生自由参与,学生群体可以在活动中分享个人经历、心理成长故事、生活体验的感受与想法。所有表达越真实,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也越容易构建。积极的体验氛围互动性越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越容易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针对个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指导,消解学生可能存在的负面心理压力。其二,是针对普遍在校学生提供的心理健康引导,增强学生从积极的思考方式中构建正面心理认知。为了达到这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目标,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发“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同时将“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渗透于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尽量在大学校园之中开展“积极体验式”教学的群体互动。进而利用“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诸多互动性特征,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困惑,以及对于诸多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亚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琚长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11):98—99.
  [2]李丹.违纪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团辅方案设计初探[J].高教论坛,2018(10):65—68.
  [3]周虹.积极心理健康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78—80.
  [4]肖武平.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例外”体验式积极心理咨询导向[J].校园心理,2017,15(2):136—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