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族唱法中“千人一腔”现象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代中国,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飞速发展。自五四运动时期,西方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至今更是有了质的飞越。但是,近二三十年中国民族声乐界中出现了一种“千人一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美声的传入在解决了民族声乐共性发声方法后,由于训练手段雷同导致声音的雷同。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除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文章就“千人一腔”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千人一腔;共鸣腔体;音色;审美差异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
  五四运动时期,西方美声唱法传入中国。1927年,萧友梅、蔡元培等人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近现代中国民族声乐史由此揭开帷幕。但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主要围绕“红色主题”进行创作演唱,而并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上面,当时国内民族声乐界还围绕“土洋之争”有着激烈的争论。演唱作品时普遍以真声的发声方法较多,所以虽然声音辨识度很高,中低音区也可以很好地诠释作品,但是在高音区却不太好,因为混声中假声的比例占得太少,到高音就会出现唱不上去的现象。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渐渐开始在原来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加入美声的元素。其作为更加科学的练声方法,在共性的发声训练上大家也更加容易接受。因为作为西洋唱法,美声的发声训练方法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在生理学上对于人类的生理构造是更为科学的。所以在保留了个性风格的基础上,中国民族声乐在共性的发声训练中融入美声发声训练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国内在这时也出现了一批以邹文琴、郎毓秀等为首的声乐教育家,中国民族声乐逐渐走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现在,国内民族声乐界已经普遍认可了这种在个性上保留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共性发声训练上用较为科学的美声唱法的发声训练的方法。
  现如今,中国有十所独立的音乐学院,可以说中国很大一部分的优秀演唱者都是这十所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但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題,就是我们所说的“千人一腔”。这个问题在这些专业院校中尤为明显。
  二、“千人一腔”出现的原因
  (一)中国民族声乐中的个性表达
  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性”,就是说这些民歌是结合各地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等、贴合人们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等创作出来的,而民歌中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其旋律、节奏、方言等方面。如四川的号子、青海的花儿、西藏的牧歌、江浙地区的民歌等,这些各地的民歌都各有各的风格特点及其润腔韵味。在演唱这些作品时,如果太注重共性发声训练时的美声唱法,那必然在表达歌曲的个性风格上就不会太合适。所以在演唱这些中国民族歌曲时,要牺牲一定的共性上的方法,但是要把握在一个合适的“度”上。不然如果太过就会变成“民间唱法”,不够又会太“美声”唱法。这也是“民族唱法”和“民间唱法”本质上不一样的地方,后者虽然风格味道很好,但是缺乏正确的发声方法。在演唱时把握好歌唱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尤其重要。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需要处理很多方面的“平衡”关系,发声训练时运用的共鸣腔体与实际演唱作品时运用的共鸣腔体的“平衡”关系是我们在避免出现“千人一腔”的问题时主要应该注意到的,即前面也说到的歌唱中“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关系。声乐演唱者在最开始学习民族声乐时,学习科学的发声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舞蹈演员在跳舞蹈剧目之前必须学习压腿、劈叉等基本功一样,这都是为在之后的作品演唱打好基础。但是就像舞蹈演员练好了劈叉,不可能在每个作品中都要劈叉一样,在训练好发声练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作品来看用怎样的腔体、怎样的音色诠释,千万不能一概而论。
  (二)“千人一腔”出现的原因
  我们所说的“千人一腔”就是说在演唱作品时,我们听一个人演唱会觉得方法挺好,声音也很漂亮,但是听一个人唱是这样,两个人唱是这样,一千个人唱也唱成了这样的声音,大家的音色特别接近。一千个人唱一首歌听起来就像一个人唱的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千人一腔”。
  现在的民族声乐演唱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是因为美声唱法的融入,大家在共性发声训练时已经习惯用美声唱法的方法去发声,认为这样演唱声音更圆润,方法更科学,导致在演唱作品的时候就用更偏美声的唱法的腔体去演唱。 在发声训练与演唱时大家普遍都是这种观念与做法,这就是导致“千人一腔”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因为共鸣腔体的运用,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千人一腔”不是说演唱者在演唱中忽略了歌曲中的个性表达,相反有些歌者演唱中国的民族作品比一些民间歌手都要好。我们单听一个人演唱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把很多这样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放在一起就会觉得每个人唱得都一样,不是唱得不好,而是好得太一样了。这个问题就是在演唱时大家共鸣腔体的运用一样,导致了不一样的人出来的音色却是差不多的。
  也有人会说,如果说“千人一腔”的出现是因为美声唱法的传入,为什么美声唱法发展几百年,在国外却没有“千人一腔”这样的说法,而只在中国有这个问题呢?的确,美声唱法发展了几百年,外国人演唱了几百年都没有这种问题,为什么到中国才发展几十年就有这种问题呢?“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共鸣技术及歌唱共鸣效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1]本身美声唱法起源于宗教,用于宗教活动,音色追求的是合唱时的一种和谐度、融合度,而中国作品演唱时追求的是一种个性风格的表达,每个地方的特点都不一样。还有就是中国的各个地方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了各地民歌中演唱风格就非常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千人一腔”的问题只在中国民族声乐中才会存在。“千人一腔”在共性方法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是我们声乐表演始终是条追求艺术的道路,所有的共性方法最终都是为艺术所服务的,在演唱中个性非常重要,所以“千人一腔”在艺术这个层面上来讲还是很不利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的。   三是因为在现在的各大专业院校,很多老师在教学上只注重共性的发声训练,而忽略了歌曲演唱时艺术上的处理,在面对不同学生、不同嗓音条件时却使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在训练的最初,强调发声上的科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演唱歌曲时风格的表现。在演唱不同地方的民歌时,应该运用不同的共鸣,不能和演唱外国作品一样。中国作品在演唱时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要和作品相符合,这样才能契合中国听众的审美。还有一些演唱者喜欢去模仿已成名演唱家们演唱的作品,而不是去找寻自己独有的嗓音,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三、“千人一腔”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说,现在出现的这个“千人一腔”的现象有好处也有坏处。前面已经说了,“千人一腔”的出现是因为美声唱法传入国内,但是就中国民族声乐的总的发展历程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也是“民族唱法”和“民间唱法”的本质区别。就这个角度来看“千人一腔”的出现其实是有利的,至少在第一步共性训练上是有利无害的。但是在技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到艺术上来。
  “歌唱艺术既具有情感性,又具有技术性,良好的歌唱技术是歌唱情感表达的基础,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2]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每个地方民歌中的风格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根据作品来调整演唱时的共鸣腔体,使演唱时的音色符合这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比如说在演唱陕西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因为这首歌对于大众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一说歌名大家都能条件反射地想起它的旋律、方言、味道。如果有人在演唱它时用唱美声作品《我亲爱的爸爸》时的音色,就会让人很奇怪,有种穿着礼服去吃路边摊的感觉。
  (一)共鸣腔体改变音色
  “千人一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音色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说在演唱作品时呼吸是不会影响音质、音色的,在训练好了演唱中的呼吸、共鸣等共性上的技术后,在演唱相应的作品要根据歌曲的方言特点、表达的情绪、蕴含的风格对共鸣腔作对应的调整,牺牲一定的科学方法也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时根据作品需求找到一个“共性”与“个性”的平衡点。每个人天生的音色与条件也不一样,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科学性而丢失了自己的个性,那就得不偿失了。歌唱者之所以能成为歌唱家,一定是在作品演绎中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不是说技术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就可以成为歌唱家了,那样只能说是从事演唱这个事业的演员。只有从艺术这个角度来看,从艺术上去打动听众,才有可能成为歌唱家。在具体作品中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共鸣音色是解决“千人一腔”这个问题的关键。
  (二)教学中注意个性发展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审美观,不要一味地去模仿美声作品的演唱音色,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作品具体分析,赋予作品正确的声音。同时,每个人天生的声音条件不一样,音色也不会一样,不要为了刻意地去追求所谓圆润的、科学的声音,而埋没了學生自身的音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不要觉得宋祖英唱得好就一味去模仿宋祖英,应该找到自己的声音,为自己的声音调整一个最舒服、优美的声音状态。
  (三)树立良好的演唱意识
  在声乐初学者开始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时,除了一个好老师的正确指导非常重要外,演唱者还应该在演唱作品时树立正确的演唱意识,要知道什么作品应该怎么演唱,不要所有都一概而论,认为方法正确就行了。要知道技术始终都是为艺术服务的,最终是要给听众正确的美的享受。
  要解决“千人一腔”的问题除了从教育这个方面入手,还应该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比赛中去引导参加者与关注者的审美观。比如青歌赛、金钟奖这样大型的比赛,评委的评判标准应该从演唱者是否正确表现了其歌曲的民族性、风格性去做评价,而不是光从声音上的完成度去评判。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49.
  [2]徐敦广.民族声乐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38.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