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入手,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观,试从教师角度探寻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教师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一年多来,已经在语文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之相应的部编版教材虽未正式刊行,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一些省份由于教师储备、学生素质等因素纷纷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推迟新一轮课程改革。2017版新课标的颁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一改旧课标三维目标建构,创造性提出四维核心素养,将语文教学重新指向“人”,意图摆脱对“物”的关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执行者,语文教师更是如此。语文教育离不开语文教师对学生深入浅出的引导,语文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由此,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观研究非常重要。
  一、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与旧版高中语文课标相比,语文核心素养是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最鲜明的变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其他三个核心素养均需要依托语言来发挥作用。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并非相对独立的单元,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真正指向学生本体的语文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关注学生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让学生走出单向输入的困境,为将学生培养成“言语人”奠定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则关注学生的认知主体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发展独立人格;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对学生内心体验的关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沉浸式体验,真正感受语文本质的美,以审美品质为基础发展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则更加关注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新课标四维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语文学科重新关注学生本体的重要标志。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人本主义思潮在语文教育中的回归。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指向“人”而非“物”,更加关注学生本体对语文的沉浸式体验和存在性诉求。旧版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向“物”而非“人”,更加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三维目标虽然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指向学生本体语文体验的目标,但由于其无法衡量、难以操作,且高考指挥棒也未能做出有效的引导,造成了语文教师的“集体无意识”,语文学科逐渐变成了像数理化一样的知识再现型学科。然而,语文从来都不是一门再现型学科,而是一门表现型学科。提倡非理性主义和感性体验,实现学生的存在性诉求才是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所在。语文教学科学化、理性化只能是将语文引入黑暗的深渊。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对待学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说,最早出自钱梦龙先生的三主说,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随着新课标的发行,批判三主说的声音甚嚣尘上。批判者从三主说的用字表述入手,批驳三主说的不合理之处。如对“主导和主体”“主体和主体性”用词表述的批判,认为钱梦龙先生对“主体和主体性”概念不清。对三主说的批判,究其本质,是语文教育质量提高乏力乃至滑坡在理论建构层面的具体表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说并非造成语文教育困境的罪魁祸首。因此,钱梦龙先生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说仍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观,我们应该坚持。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观仍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是以往的教师简单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加强调对教材的重新整合和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如果语文教师丧失课堂的主导地位,将很难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的指导也将处于被动的状态。当然,强调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一定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相反,二者可以共存,学生仍将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接受者。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学生本体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表演秀。只有这样,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才能统一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二)对待教学,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
  语文教学应是“死去”“活来”的过程。所谓“死去”,是要钻研过去经典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优点、弥补缺点。所谓“活来”,就是要求教师在钻研过去经典与经验的基础上走出来,将习得的经验、方法等应用于当时当世的语文教学。现在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怪状,语文教师陶醉于“死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味盲目学习古代经典和名家教学法,不经思考地胡乱使用,将语文教学变成机械式的模式化教学,忽略了語文教学“活来”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死去”的本事,还应具有“活来”的功夫。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新的变化,教师也要适应变化,做到“死去活来”。以前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有“死去”的本事,将语文教学模式化、机械化、理性化。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的东西越来越少,语文的韵味、审美感受已经逐渐丧失,这是何等的悲哀!
  语文教师“活来”的功夫,主要体现在对语文教学的设计和开发。所谓设计,就要对现有的知识、目标的教学做出精细规划,严格把控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师善于设计教学,才能使语文教育不流于俗。所谓开发,就要求语文教师教学创新,整合古今中外课内外资源,不断创造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课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三维目标体系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寻求灵活、多元,最终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对学生本体“人”的关注;三维目标则强调知识和技能,实施较为刻板、保守,最终指向应试化目标:高考,是对外在具体“物”的关注。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绝不是为了应对高考,而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本我。   (三)对待自身发展,积极的自我完善者
  语文教师自身发展应是从“我有”到“有我”的过程。所谓“我有”,指的是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其中包括语文教师应具有的本体性知识,即语文学科知识;条件性知             识,即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学实践经验;文化性知识,即其他学科以及社会文化知识。所谓“有我”,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自身对语文教学内容独特的理解、感受。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有我之境”的释放,而不是为了应试而教学,应始终保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话语权,充分发挥自我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美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当前,语文教师发展呈现出平庸化、惰性化的特点。一线老师为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以考试为中心进行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使语文课堂机械、保守完全沦为考试的附庸。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整体精于钻研语文考试答题套路和考官心理,忽视教师自我的成长诉求,“成功”沦为考试机器的牺牲者,何其壮哉!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只能是一年更比一年差,谈何自身发展?模式化、套路化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师只关注成绩,丧失了自身发展的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断不能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对待自身发展,应是积极的自我完善者,从“我有之境”走向“有我之境”,始终保持自我觉醒,实现教师本体价值。
  (四)对待语文,言语生命意识的觉醒者
  关于语文的内在本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一种工具,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他认为语文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叶老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是基于当时我国特殊的国情,即文盲太多。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扫清文盲,满足人们的生活日用的需要。孙立权在其《孙立权语文教育札记》中提出他的言语/文化观。他认为语文就是言语和文化。语文的表层结构是言语即口语和书面语,其深层结构是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主)。潘新和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语文表现—存在论。他批判叶圣陶提出的语文工具说,认为不能将语文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应付生活的工具。以往的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位,强调吸收,但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吸收而是学生的言语表现,最佳的表现途径就是写作和辩论。语文还应具有存在性功能,即将学生培养成为“立言人”。具体讲,就是学生通过强烈的言语生命意识进行言语表现,追求远大的精神境界,而非眼前的应试需要。从叶圣陶的工具说到孙立权的言语/文化观再到潘新和的表现—存在论,体现了不同阶段人们对语文的不同看法。语文教育由科学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由实用低标走向精神高标。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是表现—存在论者。而要成为表现—存在论者,首先应该是言语生命意识的觉醒者。言语生命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言语的诉求,即说和写的诉求。旧式的语文教育泯灭人的天性,将人变成考试的机器。学生所说所写均是为了应试、应世、应需,并不是学生的自我诉求和自我生命意识的体现。语文教师要成为言语生命意识的觉醒者。首先,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有了正确、清晰的语文观,才能够爱上语文,发现语文本质的美,从而基于正确的语文观和对语文的热爱之情进行教学。其次,教師要有表现诉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有言语表现意识,要有独特的语文体验和思考,使语文课回归正轨。最后,语文教师要有存在诉求。在教学和生活中,追求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侯岩峰,孙立权.民族文化视域下的语文教育探索——孙立权老师访谈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8(Z2).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