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工作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共62例, 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意外脱管、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恐惧评分、焦躁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外科实施管道循证护理, 可有效避免意外脱管、非计划拔管现象, 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护理体验。
  关键词:循证护理;胃肠外科;管道护理
  循证护理(EBN)是以相关临床研究资料为科学依据的现代化护理模式, 此种护理服务更好地结合了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并更人性化地从患者的角度解决了常规护理所难以克服的问题[1]。本研究对本院胃肠外科患者实施了管道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 即常规固定胃管;鼻饲患者以胶布将鼻饲管固定在鼻翼、面颊上;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加强保护;常规清洁口腔及皮肤;保持床单被褥及衣物干燥清洁。
  1. 2. 2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 护理措施如下。
  1. 2. 2. 1 提出问题 准备阶段或留置胃管操作中,向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理解护理目的与过程,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引导患者及家属警惕夜间脱管及非计划性拔管;加强睡眠患者巡视工作。
  1. 2. 2. 2 文献搜集 根据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 认真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 本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知名医学网站查找专業的临床数据与资料, 并将搜集到的专业资料与自身经验及已掌握的知识对比分析, 选择性利用到护理临床及患者、家属健康指导中。
  1. 2. 2. 3 科学采取应用措施 通过频繁沟通改善患者与护士关系, 科学实施健康指导, 将置管前及置管时简单解释, 想患者所想, 及时消除患者顾虑、稳定情绪, 引导患者更好地配合管道护理操作。强化护士与家属的交流, 及时解答患者家属疑问, 并鼓励家属做患者的心理工作、加倍关怀和支持患者。评估非计划性拔管及意外脱管的风险, 重点对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耐受性差、饥饿感强、持续禁食等高风险患者加强巡视和检查, 必要时做床头标记, 完善护理交接班制度。
  1. 3 评价标准 通过Richard镇静-激越评分系统[2]评价患者精神状态。记录患者意外脱管、非计划拔管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 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意外脱管、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2 精神状态 观察组患者恐惧评分、焦躁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活水平与康复结果。胃肠外科患者常接受胃肠减压,以排除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帮助胃肠功能尽快恢复、预防炎性病变,并缓解、消除胃肠压力,调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术后康复、避免发生并发症[3]。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过程中常有意外脱管及非计划性拔管现象, 其中的意外脱管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家属意外拔出或患者情绪不稳定自行拔管、躁动所致[4];很大一部分的非计划性拔管患者未将胃管固定牢固,一般而言, 以胶布规范将管道固定后, 要观察是否出汗、有皮肤分泌物产生, 以便及时更换胶布以保持管道稳固[5]。
  本研究所用的循证护理模式相比传统护理服务更加严谨、灵活、可靠, 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相关研究实践资料信息, 并很好地将这些资料与护士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及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并根据患者与家属的愿望和问题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服务向人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并使护士逐渐掌握分析和研究的功能技能, 很好地避免了管道护理过程中的种种意外。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在胃肠科管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减少护理事故、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护理体验, 综合效果显著, 相比常规护理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建红.循证护理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20):4175-4176.
  [2]刘艾.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09):315.
  [3]宋琴,严凤慧,文艳梅,等.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12):134-136.
  [4]肖海弟.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06):22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