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日新月异不断变换的时代要求之下,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儿童是现如今现代化教育需要面对的崭新命题。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毅品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成就感,从而健全人格成了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无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笔者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就体育教学的课堂浅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坚毅刚强品质。将体育教学的课堂落实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进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成就感  获得感  兴趣  导向
  现如今我国逐渐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社会向知识密集型的社会过渡,新的时代对广大青少年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理想的教育始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不懈追求,小学体育教学面对新的形式新的发展要求也应该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体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兴趣是学习的启明星。兴趣,可以激发小学生尽情投入课堂,化身参与体育学习的小主人。在积极的体育课堂中,小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长足的发展。运用积极的评价语、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教学形式、不断拓展体验性的游戏模式等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课,让学生拥有阳光心态、健全人格,对个人对社会乃至整个民族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历史的使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课程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继而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掌握运动技能和懂得基础卫生健康知识是小学生人格发展里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喜爱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玩,好动也是小学生们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就应该利用学生的特点,让游戏走进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巧妙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在稳中有序地前进着,快速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顶端人才不仅需要有高超专业技能,还需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一定的文化素养等一系列要求。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选手更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欢迎和认可。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敢于尝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真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良好品格的最佳阶段。处于6-12岁的少年儿童,与无机物含量相比,身体骨骼的有机物含量更多。小学阶段,学生的以下能力还在成形阶段:平衡与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与灵敏性。由此可见,小学是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
  拥有体育兴趣,学生拥有一两项热爱的体育运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体验中培养了学生的坚毅品质。通过体育竞技活动,学生锻炼了遇到困难沉着应对的良好心态,遇到困难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行事作风,遇到挫折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毅品格[1]。
  二、科学的策略——体育兴趣培养与疏导
  (一)善用积极性评价语激发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句鼓励性的评价语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克服困难。相反,一句消极的打击性评价语则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体育活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抗情绪。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而且要密切观察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技能的操作是否进步,学生对活动内心的情感是否投入。当学生完成既定动作后,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对学生动作的达成度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二)活用多形式教学手段促发展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推手。小学生似乎总是给人好动、喜爱体育运动的印象。但是根据深入调查研究,小学生并不是对所有体育项目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们只是对某几项特定体育活动拥有长足的兴趣。小学生不但喜欢新鲜的事物,而且更倾向于喜欢参与人数众多的项目。诸如50米、100米等短跑类项目,教师采用往返跑、小组跑、竞赛跑等形式,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对于学生本来就感兴趣的项目,老师的教学重点应该在于保持其兴趣并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相较于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学生觉得枯燥的运动项目,教师则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三)采用竞争性游戏体验得提升
  和传统的体育课堂相比较而言,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课堂更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每个学生的心理、家庭环境、成长轨迹都不相同,教师要善于根据班级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色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案。羽毛球、台球、乒乓球、篮球、游泳等项目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竞争是运动效果达成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激发学生兴趣的行而有效的手段。比如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鼓励其加入学校啦啦操队,在集体训练中获得归属感与满足感,在竞赛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攻击性强的同学就针对其个性特点,推荐其加入篮球队,在对体能要求高的团队对战中,扬长避短地让学生利用优势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2]。
  结语
  通过社会新闻,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现代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宛如一只隐形的手扼住了人们的咽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构造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拥有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并从小养成诸如跑步、打篮球等体育运动习惯。从心理上看,学生内在坚毅的品格、活泼向上的天性、热爱生命的原动力都得到了发展。所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重视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和谐社会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胡美.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好家長,2017(46):108-108.
  [2]臧磊.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63-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