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史入史——浅谈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困境与突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史料实证素养到底是指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又该如何运用史料来促进教学还面临一系列困境。
  【关键词】史料;史料实证;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07-01
  历史是过去存在的,史料是连接人们认识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没有史料难谈历史。梁启超先生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史料不仅是历史学家探索历史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起点。
  关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定义和对学生的要求,可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的目标,但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它是指以史料为证据还原历史,做出有证据支持的结论。英国主张新历史的学者认为: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以史料为证据,再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推理。[2]
  一、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困境
  史料在目前历史课堂中出现频率很高,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史料教学意识不强;史料运用泛滥化;史料教学“技能化”等问题。对于一些习惯于以考试和教科书为中心的老师来说,更加关注简单知识输出,学生的证据意识、历史思维能力难以得到训练。另外,课堂中呈现的史料常常不顾学生的认知特点随意呈现,有的史料冗长又晦涩,只为“装饰门面”,学生无法获得探索历史的乐趣,更容易分散注意力。此外,在没有厘清史料教学与史料实证概念的情况下,容易使史料教学技能化。实证意识培养的关键主要在于老师对史料的运用方式,仅仅让学生阅读一则史料或者观看一副图片并不会有多大成效,反而使得史料教学成为一种程序化、机械化的训练工作。[3]
  二、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1.史料选择与重组。
  (1)经典凝练。
  史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围绕历史发展逻辑与历史叙事需要,切合内容主旨,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避免篇幅过长或过于艰涩的文字史料,若实在不愿放弃,可将其按照需要进行重组,例如将文字转换成让人一目了然的图表,或者将不必要的材料进行删减。另外,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史料,指向清晰明确,避免模棱两可而造成困惑。
  (2)形式多样。
  史料类型丰富多样,课堂中史料的呈现方式也应该生动多样。文字史料要着眼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能用图片史料说明的就少用文字史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遗址遗迹,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实物史料,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3)设计巧妙。
  不做任何准备或不考虑任何衔接问题地使用史料还不如直接用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史料地使用要适时、适当。史料在经过选择加工后,需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自然而然地呈现,避免突兀。另外,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凸显主旨,围绕重难点问题来设计,而不是处处用史料,一些比较容易被理解的内容就可不必再用史料,毕竟过于频繁地运用史料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4]所以,史料的呈现需统筹全局,择时择机,巧妙运用,发挥老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史料解读。
  (1)构建背景知识。
  在向学生呈现史料之前,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史料所反映的只是一种微观的历史,没有宏观的背景,单从史料出发无法得到深刻的历史认识。只有将微观的史料与宏观的视野相结合,才能根据史料还原出更令人信服的历史。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历史框架,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5]
  (2)语言烘托。
  经典凝练的史料和生动的呈现方式只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的解读才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史料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动的史料,容易切入感情的成分,加强文采的效果,会使得课堂更富有魅力。
  (3)有效追问。
  史料的呈现是为了说明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能够更有目標地走进史料。学生不仅需要从史料中获取字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将史料作为一种证据,来证明某种观点或认识,这是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史料实证素养的核心。所以教师在围绕史料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需要层层递进,讲解过程中进行引导。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史料提出问题,并寻找证据对问题进行说明。在这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6]
  三、史料实证培养的几点心得
  1.“读万卷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加便捷,“快餐文化”越来越盛行,短文章,短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更多的是需要深度阅读,选择长文本和经典,进行大量阅读,才会有开阔的视野与更加深刻的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学者们处理史料的方法和对历史的认识并得到新的启发,有利于在教学中对史料的重组和解读。
  2.行万里路。
  实物史料远比文字史料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强烈的震撼,能够让我们更接近于历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历史老师的生活应该有诗和远方,在远方去寻找历史,触摸历史。老师自己对实物史料有了直观感受之后,对史料的解读将会更深刻而有魅力。例如,我们在讲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失去的珍贵文物感到的惋惜也只能停留于文字,而当我们真正看到圆明园遗址后,那挺拔的残垣对我们的警示才更会直击人心。
  3.做有心人。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史料的眼睛。史料的类型很多,要重视一手史料的运用,例如从一些考古发现中去探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迁;同时,关注二手史料,例如一些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关注这些作品背后对特定历史时代特点的反映;留意当地乡土史,例如遗址遗迹、历史名人等,将地方史料融入历史课堂,更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利用史料来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得史料实证素养得到落地,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认识历史,还需要每一位历史老师对历史教育满怀热忱,才能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J].历史教学,2002(11):56-59.
  [3]陈冠华.中学「史料/证据」教学的困局:以教师与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分析[J].清华历史学,2017(12):3-29.
  [4]李惠军.博识而畅行广征而顺达(一)——从“诗性预构”引出的关于史料与叙事的教学联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8):4-8.
  [5](美)布鲁纳(J.S.Bruner)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41.
  作者简介:杨进玲(1996-),女,羌族,四川人,职务:学生,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