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扎根于内,拓展于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庞兰花 聂海军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并提出阅读之前的疑问、阅读过程中的方法和师生之间的分享交流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键部分。文章以《傅雷家书》作为阅读对象,借助具体的课堂教学阐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与作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10-01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整本书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提倡师生以整本书为教学材料。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师生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提示教学课堂中应该出现“整本书阅读”的身影。诚然,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众多教育者的共同期望,但教学的开展也要符合学生和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仍有待师生共同实践与探讨。
  一、以“疑”导读
  对一本书足够期待,能促使学生产生翻阅的欲望;达到一定阈值的阅读欲望,能支撑学生读完整本书。导读部分便是阅读开始的前奏,正确的指导学生读整本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与热情。书籍的名字、作者是导学课堂上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每一部作品的完成与其写作的人物、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中切入,设置一些悬念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师生诵读木心的《从前慢》,让学生感悟木心平淡朴实的文字,让学生静下心来,慢下来,体悟“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情感,为走进《傅雷家书》做准备。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将问题情境转换为自己阅读后的理解和疑惑,向学生提问,在傅雷生活的年代,已经出现了电报等通讯方式,为什么傅雷仍然采用书信的方式联系家人?学生可能会想到:书信是传统、经典的书写样式,这属于傅雷的个人情怀。在面对学生过于浅表的想法时,教師应适当点拨学生。另外书信的格式贯穿于整本书,其中包含了傅雷夫妇写给孩子的三百余封信件,真的只是傅雷夫妇的个人情怀让他们坚持用书信写完这些内容吗?还是有其他作用?还有“《傅雷家书》中,关于傅雷的父爱,你读到了什么?”
  到此为止,学生通过问题能够感受到《傅雷家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一定会产生一览究竟的欲望。
  二、以“法”授读
  持续有效的阅读才能让学生通过整本书有所收获,但由于教师方法指导的不到位,自主阅读逐渐成为学生的“任性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不解并没有得到解决。如何保证学生在持续阅读过程中高质量的阅读,需要教师及时指点,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对整本书深入思考。
  俗话常说:“熟读一本书,这本书会变得很薄;细读一本书,这本书能变得很厚”,此话并不是毫无道理,“略读”和“精读”的确是读书之“道”。在持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把一本书读“薄”,也应教导学生怎样把一本书读“厚”,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使阅读过程富有乐趣。以《傅雷家书》举例,这本书收录了傅家从1954年1月至1966年8月所有的信件来往,学生看到目录就会出现“望而却步”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试着把这些信件归纳为粗略的几个部分,让学生先了解整本书的大致情况。随后,教师可以提倡学生每读一封书信,就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悟,营造一种“读者”与“书中人物”互相交流的氛围,增添学生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之后获得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写”的方式具体落实下来。写作的形式可以是随笔札记、评鉴论文和诗歌散文等。探究课后,教师可以设置“微言微语”微写作环节,让学生以“理解父爱,回应父爱”为主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不超过150字。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回归安静思考与写作的状态,将文本阅读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以更加理解文本,理解父爱。结束后,要鼓励学生继续完善课上的微写作,也可以开展主题征文比赛,以此来推进阅读成果的固化。这样,整本书的阅读就打破了“读”与“说”、“读”与“写”的单向度结合,更好地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把整本书变“薄”变“厚”,翻来倒去地阅读,只是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一步——“感悟”。“感悟”是阅读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会真正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意味着读“懂”了这本书。
  三、以“说”促读
  “整本书阅读”不仅挑战着学生,对教师也有同样的挑战。整本书阅读之后的“分享会”也是教师应该重视的课堂教学部分。展示交流做好了能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因为展示交流本身就是对自己或小组理解与认识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论证与表达的过程,而且还伴随着评价、反思和修正。其实,这一教学过程既能整合学生之前的阅读成果,也能在“你一言,我一句”的交流中得到提升,阅读能力能在悄无声息的阅读中提高,更能引导学生将整本书往广处读,往深处读。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试着和学生共同分享阅读的体会,分享的内容、选择的时间、方式都可以多元化,可以每节课前用5分钟时间每个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个人分享完后,再小组进行交流,最后老师做总结报告。只要学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整本书的内容,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仍然以《傅雷家书》举例,廖颜同学在全班分享:在读到“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这封信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家父”坐在书桌前写着这封信,我能想象到“他”的表情——严厉中带有一丝自豪,透过这封信,我好像看到“家父”对自己孩子的鼓励与骄傲。伍芷晴同学分享到:我读《傅雷家书》是因为看过课本中的节选,因为想看傅聪的回信,之后又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书,我好像能体会到写信人之间的感情,也能体会到信件寄托的感情之深切。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一些其他作家对《傅雷家书》的点评,再印发一些有关《傅雷家书》评论,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读有所得。
  “读书分享会”目的在于引发学生阅读之后的思考与感悟,使感性情感与理性思维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帮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感受整本书的意义与魅力。
  四、总结
  总之,以《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举例,证实了从课本中到课本外的拓展阅读对学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在“整本书阅读”的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导读课堂的指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及时在持续阅读课堂上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有效持续地阅读;应举办小型“阅读分享会”引发学生分享感悟的想法,促进学生思考,做到真正“扎根于内,拓展与外”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亮.《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Z1):86-88.
  [2]蒋龙梅.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此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方法和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YQJK4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