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给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新要求、新规范,要实施乡村振兴,切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求以及现状,从各个方面入手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发展路径。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应逐渐成为引领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力,践行乡村现代生活方式和乡风文明的推动者。基于此情况,强调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融合,同时在培育方式和培育管理方式上,要强化培育方法与措施的精准性,以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领与政策扶持相协调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引言
  相关部门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充分解决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根本方法。在后续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以及原则,其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将发展农业农村放在第1位,坚持将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这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新要求,要求培育方式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在实践探索中踏上新台阶。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主干力量,同时也是创新农业建设的主要推动者。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落实乡村经济的大力振兴,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农户群体的生计放实也在发生转变,兼业化逐渐普遍,而在培训过程中,对所有的农民都实行同一水平的培育,忽视了农民自身的经营规模不同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未能切实做到分层培育,大大降低了培育效率。现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主要讲述基础性知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培训内容也没有按照农民群体做出具体规划,没有清楚掌握目标群体的实际需要,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育效果。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2.1 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日常化
  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中央已多次在相关会议中明确强调,同时在文件中提出要求,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提出倡导政府成为主导力量、部门间良好协作的职业农民培训体制教育。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中央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要求各级按文件大力发展职业农民教育,强调这一教育,将其当作重点工程严格落实,严格执行,落实职业农民培育日常化,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细节当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不能只做好表面功夫,也不能只按常规性、季节性的偶尔严抓,要把这项培育工作当作一项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需要多年坚持的任务来实施执行,按照农村职业教育义务制度来落实。同时让未能考上高中或高等院校的农村毕业生全部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农业相关知识,接受日常且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将科学的农业知识落实到年轻人身上。要清楚分管领导和组织机构,常年严抓不松懈,紧跟时代潮流和农业农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变化做出政策调整,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校管理体制以及正常运行体制。同时将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经费稳定落实,整合出各种相关培训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式带动整个农民群体的农业知识专业化、农业科技高水平、市场经营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管理能力发展,从而促使其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所提出的新要求。
  2.2 明确培育对象,创新培育内容
  农民既是农村振兴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农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受益群体。借助好精准扶贫工作先骨干政策的同时也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培育新型职业农业的首要前提,清晰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培育,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改革,将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做好农民满意的培训教育,做到切实提升农民专业素质的培训。故各个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之前,要深入到农户做好调查,掌握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难题,做好深度调研,保障在培训过程中所讲的培育内容对农民来说是真实有效的,在调研完成后,依据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汇总,深度了解本地区农民的真实需求,帮助农民解决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时按照农民的各种需求做出详细的培育计划表,选择适合当地农民自身情况的培训方法;要根据培训内容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当地农民教育的讲授者以及专收专业领域。在进行农民培育教育可谓是五花八门,农业所涉及范围广,种植作物繁多,若是逐一讲解不仅浪费时间也无法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育时在师资选择方面要考虑全面,即考虑到普遍性也要考虑到多样性,开课之前与相关部门交流沟通,组建一支有理论教学能力和较强时间能力的农民教育讲师队伍,满足当地农民的一切种植需求和种植难题;要开展现场培训教育,将培育课堂设置在农民集中村落,优先普及农民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不仅是普及理论知识,要结合现场时间让农民在最近的地方参与互动式教学,把惠农政策与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各位农民,在授课过程中,科普专业的种植知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以后的种植生产过程自主解决各种问题,保障农业种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教师团体要学会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例如使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这些培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实际操作步骤交给农民,把相关的影像交给农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地学习生产技术,实现生产学习互不冲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满足农民的所需所求,健全农民的相关种植知识体系。
  2.3 精准化培育各层次农民
  要做到分类施策,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化培育就是要将新型职业农民细化分析,清楚培育对象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育目标,才能落实培育主要内容以及选择培育方法。农民的基数大,在大数量的农民主要分为3类:作为当前生产主体的留地农民培育;职业院校毕业生、农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者,这类继承农业者;在农业类院校拿到资格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再培训。按相关国家规定,结合受培育者的自身条件以及需求,根据培育对象和培育目标的不同采用分类型、分产业的培育形式。通过对农民不同层次的细致划分,对不同条件和需求的职业农民进行分类指导,由此形成良好的培育态势,在分产业培训时,要按照新型职业农民的不同素质要求,按照再实地调查中所得到的真实数据,围绕耕种、养殖以及加工等各类产业的关键环节来敲定教育培训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率。
  2.4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
  当前阶段提出要培育出更多爱农业、懂农业且经营经验丰富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型理念是结合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概念,是关于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在乡村振兴的整体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育方向应向着爱农、懂农方向发展,培养拥有强农素质和民主法制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价值观当作引领价值理念,培育其高度的“爱农”精神。开始教学的第一件任务是传授价值观念,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职业价值观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在社会分工角度中来讲是一种职业,同样具有相应的职业价值观。这说明,新型职业农民若想作为新时代农业科技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农耕文化主要承接人就必须培养其职业价值观念。培育其高度的农业荣誉感,将振兴乡村当作己任。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农民的身份已逐渐出现重大改变。这时培育农民的核心问题便是培育其高度的农业荣誉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从而产生自豪感。
  3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故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成为了首要任务,因此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培育目标,聚集资源,加大保障力度,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各个部门一级组织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探索实践中创新政策制度,对农业增加扶持,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席博.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的几点建议[J]. 广东蚕业,2017,51(1):26-27.
  [2]周信群.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江西农业,2017(14):136.
  [3]杨香菊.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几点思考[J]. 大观周刊,2015(17):87-88.
  [4]周广熊,张武鸣,叶小荣.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J].南方园艺,2015,24(5):54-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