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古诗教学中文本细读理论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语文是教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古诗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高中古诗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并且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将历史背景与作者的人文情怀相结合来进行古诗的学习,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古诗教学中,也在逐步推广文本细读理论,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兴趣,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去学习、掌握古诗中的启示,用于丰富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古诗教学;文本细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去理解和欣赏作者的人文情怀。因此,高中古诗教学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中古诗教学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教师、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不够细致与深入,这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其影响。因此,文本细读理论在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古诗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上达到了精准剖析与全局纵览的统一
  很多学生在古诗学习上,只停留在粗略的了解阶段,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缺乏将古诗意境与历史背景、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古诗教学上,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结合诗词意境进行描述、拓展与联想,赋予诗词新的注解,使学生在古诗学习中,能够有一个审美享受,在掌握古诗意境的基础上,陶冶自身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古诗进行一字、一词、字词句的讲解,使得学生了解其中的韵味。文本细读理论旨在使学生在进行古诗大意的理解上,仔细推敲和斟酌其中的艺术、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将古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情况相结合,准确理解作者的感受,实现精准剖析与全局纵览的统一。
  (二)教师教学实现了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的统一
  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与学生都有要求,教师更应该注重文本细读理论的应用,教师的文本细读水平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效果,如果其个人素质低下,会直接导致对古诗文本细读的理解偏差,造成教师教学知识传播的失误,用错误的理论进行课堂教学传输,影响了学生文本细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保证自身的文本细读水平,避免出现解读偏差,这就对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多读、多悟,用自己的文本细读理论去指导和启发学生,提高教学水平。
  (三)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情趣、能力的统一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严肃,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受到其影响,而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感受古代诗词之美的同时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比如爱国主义精神等,实现学生价值观的转變。在文本细读理论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去进行古诗词的深层剖析。因此,这与学生自身的能力、经验等紧密相关,就需要学生在提倡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文本细读深层剖析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自身兴趣、能力与知识积累的有效统一。
  二、高中古诗教学中文本细读理论的运用
  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在古诗的结构、内容与意境上。
  (一)细读结构
  中国古诗结构主要包括了节奏与句式,这二者是古诗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对古诗节奏与句式的分析。
  在古诗结构的把控上,要注意节奏、韵律与句式。首先,古诗中字词的不同交替与停顿会使得诗词的意义大相径庭,因此,在高中古诗教学中,要注意节奏的把控,对古诗断句、停顿等要仔细推敲,避免由于停顿的错误所造成的细读理解偏差。教师在进行高中古诗教学中,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平仄规律,使学生能够具有专业的节奏分析能力。其次,在韵律的把握上,教师在高中古诗教学中,应该仔细进行字词的推敲,分析其中的押韵规律,主要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把握整体诗词的语音与节奏,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古诗的音韵常识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其平仄、韵律变化的审美享受。最后,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还应该与学生积极探讨诗词中的句式,分析句式长短等,掌握句式的多变性与诗人情感表达的关系,并就此得出别样的阅读感受。
  (二)细读内容
  在高中古诗教学中,文本细读理论的运用在内容的分析上,主要是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典故。首先,古诗中的意象是诗人意与物的统一,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宣泄,是诗人主观感受的表达。诗人借助于古诗中的意象表达来描述自己当下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在古诗的文本细读中,能够发现古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去分析诗人当时的情感,比如“月”有思乡、思念亲人之意,“长亭”有分别之意等,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意象,理解古诗的深层意境。其次,诗人在古诗中,典故常用于隐喻现在与当下,虽然存在时间差,但存在的历史背景、人文情怀等大多具有相似性,教师与学生在文本细读古诗时,应该积极掌握其中的历史情境,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那种历史厚重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古诗鉴赏、分析能力。
  (三)细品意境
  高中古诗教学中文本细读理论的运用,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境象结合、虚实相生。首先,古诗意向是意境的基础,意象在不同的意境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比如在“春来遍是桃花水”中的“桃花”是为了展示人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花”则是作为线索来联系作者的遭遇。因此,古诗鉴赏中,教师与学生要深刻分析古诗中所蕴含的意象与意境。中国古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常常用客观事物去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在虚实结合下的自我情感宣泄,使得诗词常存在意犹未尽之意。在高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诗词中的敏感点,实现虚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结语
  古诗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古诗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该重视文本细读理论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敏.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细读诗歌[J].课外语文,2017(1).
  [2]汪东琳,韩友恬.文本细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现代诗歌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16(21).
  [3]郭娟.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