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利于铸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但是目前高校生命教育普遍存在理念滞后、体系不健全、情感体验不足等问题,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9-0014-02
  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思考的重大课题,更是大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大学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时期,作为思想和知识的代表群体,大学生总会对生命的意义提出各种疑问。但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使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空虚、无意义等心理问题,甚至有学生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等轻视生命的行为。2004年6月,某大学大四学生单某突发高烧被送入医院,最终不治,死于化脓性脑膜炎。医生推测,导致他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劳累过度。2017年2月,某大学一名大四女生被发现在寝室内死亡,该女生即将面临毕业,疑似与找工作压力相关。2016年发生了轰动社会的知名大学学生弑母案。越来越频繁的高校生命事件,表明了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感恩和敬畏之心。因此,明确并提高生命意义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不容回避的主题。高校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和提升。
  1968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自此,生命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相对成熟,而中国大陆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生命教育有所研究,发展较为滞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1]。但目前相关学术研究较少,理论基础不够坚实,仍存在一些不足[2]。
  一、生命教育理念比较滞后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为培养“供需对口”的专业人才,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3],而忽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精神需要的培养。在这种价值取向影响下,高校教育渐渐脱离了“生命教育”,大学生被训练成为掌握生存技能而学习的“工具”。部分大学生一味追求资格证、毕业证、学位证、好工作、高收入等,却忽视了个人兴趣、爱好和理想,忽略了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高校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应有的培养与锻炼[4],造成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由于其缺乏自我调适能力,如若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帮助,便很容易出现自杀、伤人等轻视生命的举动。
  二、生命教育知识体系不够健全
  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等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但我国生命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很少有高校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大多数高校将生命教育穿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或是简单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5]。这类课程授课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学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意义,且教学内容枯燥。这种“灌输式”的说教,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且并未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的真谛。除此以外,目前各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差异很大,基本处于各自探索的阶段。有人认为生命教育应该聚焦于社会关注、自我成长、关系和谐、生活享受以及身心健康等五个方面[6],也有人认为应聚焦于社会关注、亲情、目标追求、成就、友情、自主性、满意充实和兴趣休闲等几个方面[7]。高校生命教育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知识体系作为指导。
  三、生命教育个体情感体验不足
  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生命体验都不尽相同,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也是不同的。高校生命教育无法使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去解除不同学生的生命困扰。生命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用笼统的说教代替真正的生命体验。但国内高校生命教育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个体的生命体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明白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所在,最终获得心灵上的转变。
  四、生命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生命意义是在生命实践过程中通过个体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而实现的。生命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命知识,激发生命情感,明确生命意义。然而,高校现有的生命教育更多的是关于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性陈述,流于形式和理论灌输,缺乏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很少有针对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即使有些活动涉及生命教育专题,也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度不高
  高校除了在第一课堂缺乏生命教育课程外,在第二课堂中也缺乏相应课程。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教化、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所谓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教育实践和结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有效的一部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更多体现的是德育建设、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国学教育、技能素质训练等主题,而较少涉及生命教育的主题,使得大学生缺乏在文化中感悟生命真谛、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珍贵的机会,从而造成不能有效尊重和珍惜自我与他人的生命的现象。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另一方面,能够把握住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意义”,提升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张华.“融入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4(9):89-91.
  [2]徐岚,宋宸仪.追问生命的意义——台湾生命教育发展之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80-84.
  [3]兰桂萍.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审视与对策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7-31.
  [4]李萍,张锐.新形势下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評论,2014(6):30-32.
  [5]孙耀胜,严晶.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及问题浅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79-80.
  [6]程明明,樊富珉,彭凯平.生命意义源的结构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591- 594.
  [7]张姝玥,林艳.初中、高中与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0):72-7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一般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研究”(CJF13033)课题成果;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评估研究”(XLJKJY1501A)。
  作者简介:刘皓(1983—),男,山西方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