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雯

  [摘           要]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课证融合不够、实训实践比重不足、科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欠缺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利于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如何提升学前教育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教学策略;专业技能;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82-02
   学前教育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包含学前教育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目标和原则、学前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幼儿园教师和学前儿童游戏等内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拥有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同时,学前教育学还是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想要成为幼师的学生必须要通过的门槛。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前教育学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学前教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对学生来说,通过学前教育学内容的学习应该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拥有学前教育教学能力。但就目前的教学内容来看,课程过于强调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将重点放在了学科教育学的体系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大多采用传统理论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教材的编写,将重点放在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上。但是,对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来说,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依据的学习应该不是重点,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学究竟是什么,需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理论,这些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二)教材的课证融合不够
   根据国家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到幼儿园上岗当老师,必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并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学前教育学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大,所以教材内容编写必须考虑课证融合的问题。所谓“课证融合”是指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应与资格证考试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直接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所使用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版本比较多,每个学校都会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学前教育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大纲要求融合不够。如教师观、教育观和幼儿观等“三观”内容在教材中没有具体的安排,再如教材中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内容没有达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大纲的要求。
   (三)实训、实践比重安排不合理
   目前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方案通常都沿用多年,其中所涉及的部分内容和当前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大,对学生当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也缺少必要的了解。导致目前教学中知识与技能部分的教学比重要远远大于实训、实践,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教育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讲解,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相对于实践能力来说,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无法达到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
   (五)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由于学前教育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所以大多数中职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考核时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也就是根据期末试卷成绩与日常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由于试卷考核的内容都是对课本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情况,学生想要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可以在期末考试之前对知识点进行突击记忆。考前突击,考后全忘已经成为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想要改变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现状,必须要改变考核评价方式。
   二、学前教育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1.以实际需求为导向
   学校要从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制定课程内容,将“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哪些岗位学习”“幼儿教师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内容”“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等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调查,以此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教育转变为职业能力培养。其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进行必要的调研和论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分析当前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幼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并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找到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明确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中职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不断完善教材内容
   学前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首先,要关注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试大纲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补相关考试内容,做到“课证融合”。其次,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满足当前行业的人才需求,教师应深入一线幼儿园中及时了解教育的现状。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反映出学前教育的未来改革方向,贴近学前教育的实际教学活动。最后,教师不能局限在当前的教科书框架中,更不能局限在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中,而是要转化教学思维,从当前中职育人目标入手,分析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教科书内容进行变革,重新设计和编写教学计划,即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以此让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就能够接触真实的学前教育情境,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二)转变课堂管理模式
   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在中职教育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符合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分组应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强弱的搭配,然后由小组成员自行选择小组长,由小组长做好小组学习情况的反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小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部分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评价的过程中做到“学习优点、寻找不足”。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2.利用“仿真幼儿园”增强课堂管理效果
   从过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都存在“适应难”的情况。“仿真幼儿园”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模拟出了真实的工作及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课堂管理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在进行有关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幼儿园游戏等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分别担任主班老师、配班老师、保育员等角色,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或幼儿园游戏的情境,以此创造出最真实的学前教育氛围。在模拟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评价来了解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他们提前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解决“适应难”的问题。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目前学前教育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很难满足幼儿园多元化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尽量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教育内容,按照学前教育的职业需求选择教学方式,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增加实训、实践内容和比重,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技能。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与实践,帮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內容融入实践操作中,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片段模拟法或是情境体验法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此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4.大力推行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评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实践学习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和实践报告等部分都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去,以此让学生提高对日常学习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改变评价的主体,将过去教师单一评价变为多主体评价,学生互评、本人自评甚至是家长评价都也可以被纳入评价的范围内,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并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完善自身专业知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综合素质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具体来说,作为学前教育学的教师除了要关注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之外,还应该了解当前教育动态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最新要求,到幼儿园中进行调研和观摩、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在教学中将最新的学前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
   2.加强对课堂管理知识的学习
   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教师还应该要掌握课堂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教师可以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前教育学的专业需求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多年的课堂教学管理经验,与学生共同制订出课堂管理方案;积极参加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了解其他教师的有效课堂管理模式等。
   3.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产物。教师应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更新教学思维,转变教学理念,掌握课堂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方法。如在日常备课时要注重视频、图片资料的收集,通过制作出一些图文并茂的PPT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完善的共享平台,将教学中的课件和资料全部上传至共享平台中,让他们能够随时进行浏览和学习。
   总之,想要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中职教育中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芳.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校内实训现状及对策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1):112-113,116.
   [2]陈龙图.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0,13.
   [3]陆京秀.《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新思路之研究[J].名师在线,2018(22):9-10.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