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快乐体育”引入我国后,人们对“快乐体育”吹捧得过高,只注重对其操作层面的理解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作用。针对体育课堂学生不愿承受苦痛、汗累,甚至挫折的现状,本文分别分析了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并以一堂《前滚翻》为实例提出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挫折教育,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162-02
  1  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体育内在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体育同样存在“快乐”和“痛苦”的两重性,正是这对立与统一促进着它的发展。于体育教学而言,目的是让学生运动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体会快乐,重点是通过运动塑造人格、学会运动的方法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挫折教育在此过程中就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1]。体育活动的特性本身就有难度,比如有速度、远度、高度的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一定会有挫折,所以体育教学想要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以及对挫折的承受力等,就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无意识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与痛苦[2],有意识的设置挫折情境,积极营造挫折教育的磨难励志氛围[3],这才是体育教学内在的辩证统一:快乐与无意识的痛苦并存。
  2  “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自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因为我们将“快乐体育”吹捧得过高,导致许多体育教师对快乐体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只注重对其操作层面的理解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作用。它的基本观点是,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使运动文化成为自己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直至终生,并以此来完成人的身心形成和适应继承文化遗产的社会需要[4]。因为没有全面介绍快乐体育的资料,所以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5],毛振明先生将快乐体育定义为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依据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规律而设计的。
  自从1985年“快乐体育”被包昌明先生提出,以及毛振明等专家倡导后,“快乐体育”就在我国风靡一时,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仔细的研读快乐体育的内涵,一味注重学生的快乐,而失去体育增强体质、掌握技能的目的。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是一个生理上伴随苦、累、汗、甚至伤痛的过程,是身体经受生物学改造的过程[5],日本的快乐体育,对“快乐”两字的定义为:战胜自我才叫快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才叫快乐[6]。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我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快乐体育的实践全都变了样。
  3  以《前滚翻》为例的教育方法研究
  这是一节为学生学习《远撑前滚翻》做铺垫的课,以摸清学生基础,调动学生技巧类项目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在做动作的同时讲出要领,知道保护与帮助的方法;100%的学生能完成前滚翻(个别在教师帮助下),80%的学生熟练掌握前滚翻技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能与同伴在比赛和练习中友好合作。
  3.1 体育课堂的师生双主体模式
  曾有两个教学班,当笔者刚下过结论认为一个班级优秀于另一个班级的时候,第二节课却得到相反的结论,这是为什么?笔者就从自身找到了原因:“正向互动与反向互动”—体育教学的身体活动行为外显性极强[7]。教师首先作为课的设计者,设置障碍既要超过学生现有的能力,又要使学生经过几次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其次教师要做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带动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有切身体会的感情投入),学生能在无意识中感受体育的“快乐”和“困难”,并能有意识地克服困难。就像这节《前滚翻》课,导入部分笔者采用慢跑接兔子舞热身,口令让学生自己喊,教师也到队伍中去,比较哪组队伍最整齐、声音最洪亮,气氛烘托起来后学生能更快的融入这个游戏,融入课堂之中,学生也能做课堂的主人,一声长哨响起,课堂又能马上安静下来,这就达到了笔者设计的目的——学生做自己的老师,老师做最好的学生。
  3.2 激励赞美克服困难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因人而异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体育差生,倾注更多的爱与鼓励,多用赞美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一定行”等话语,使学生更有信心和勇气战胜挫折。比如,前滚翻教学中,确实有很多同学不敢做,做得不好,但是教师是课堂的积极因素,笔者的热情带动了学生的跃跃欲试的心,课堂上小组内有帮助、有鼓励,有举手需要老师帮助的,有组与组比试较劲的,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自我作用,一个人的困难整组来解决,挫折就显得渺小了。
  3.3 因材施教
  僅仅鼓励赞美学生也是不行的,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定位会出现偏差,所以对某些小组适当的采用激将法,这样反而会激发出学生隐藏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力,比如这堂课的分组是按高低个分的,小组内练习时,个子高、身体素质好的小组完成后产生懈怠的情绪,这时教师可以在他们组进行示范后,问“有没有同学愿意出来和老师pk的,如果整组都能到和老师一样就有奖励!”这样的话来刺激学生,可以使学生认为原来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给他们定了更高的目标,就会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接收并加工教学内容,并能达到适当控制课堂纪律的目的。
  3.4 教师角色的灵活转换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表现出同一种情感,要多变幻几次,比如一会严厉,一会和蔼,不能让学生认为教师永远“一张脸”,那样学生就会疲乏,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转换不同的感情,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灵活机智地面对不同的学生、处理各种突发的情况。比如在变换队形调整器材位置后,教师要有教师的严肃认真范,但进行接力赛示范时就要以学生的状态去跑、爬和翻滚,比赛时教师又要到垫子旁边进行观察,在有些学生前滚翻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之后在整齐的踏步中做放松练习时,教师又以健身教练的声音和状态出现,给学生以新鲜感来结束这堂课。
  4  结语
  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上的观察并在课后随机跟学生进行了交流,得到的反馈是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喜欢和老师一起进行“快乐体育”,在并没有觉得有挫折的意识下已经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快乐”和“挫折”两者不能顾此失彼,要让学生主动掌握内化运动技能、体验运动乐趣,同时能迎难而上,战胜自我。
  参考文献
  [1] 杨南粤.论教师在挫折教育中扮演的角色[J].当代教育论坛,2011(9):34-35.
  [2] 余良华,肖平,张强弓.体育产生“快乐”和“痛苦”两重性释义[J].体育科学,2004,24(10):13-16.
  [3] 王建强.体育教学过程中挫折教育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报,2001(5):27.
  [4] 毛振明.日本的新体育快乐体育简介[J].北京体育大学,1987(1):84-94.
  [5] 包昌明.再谈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J].学校体育,1988(3):5-8.
  [6] 陈晓鹏,费甫明,王章明.成功快乐挫折体育教学思想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84-86.
  [7] 李燕领.论体育教学双主体的有效互动[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3(1):37-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