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低年级写字启蒙的“病”与“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晓磊

  【摘要】写字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技能。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针对低年级写字启蒙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汉字书写方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启蒙;笔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石。书写汉字是每位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技能。拿起铅笔学写汉字,是孩子们踏入学校后遇上的第一个难题,也是每位一年级语文教师的一件头疼事儿。怎么教写字,怎么教学生写好字,成了一年级语文教师一个共同的疑问。笔者根据自己一年级写字启蒙的少量经验和自己摸索硬笔书法的些许心得总结成文,从汉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入手,浅谈一年级写字启蒙存在的一些弊病,和与之对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从笔画处入手,打好基础
  汉字有几万个,常用的汉字也有几千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这么多汉字我们当然不可能一个个去学,而是应该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灵活地去学。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轨道居先,装饰居次。”笔画好比零件,结字好比装配,笔画过硬了,装配起来就容易了,写的字才能美观。由此可知,要教汉字,笔画先行。
  在一年级教师与学生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诀“点回横点收”,将横的行笔方法以口诀的形式教给学生。刚接触这句口诀时,笔者也觉得找到了笔画教学的一个抓手,在学生中推广。但是收到学生作业后就发现了这一教学的弊病。口诀中将顿笔解说为点与回,学生结合自己对点的理解,或将起笔和回笔强化,书写出两只角,或将点理解为圆点反复涂抹,书写成“火柴杆”。
  基本笔画的书写中,另一个难点就是出锋。不能出锋是一年级小朋友的一个常见笔病,究其原因有二:第一,下笔太实,收笔处不会提笔;第二,行笔速度过慢,无法拉出锋芒。
  其实,笔画的书写讲究“轻重缓急”。笔者将笔画划分为结尾处顿笔而收者,如横、垂露竖、折、点;与结尾处顺势出锋者,如悬针竖、撇、捺、钩这两大类。前者注重首、尾、转折处顿笔,即为“按”。后者注重收笔处顺势出锋,即为“提”。
  对于“顿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文或书法时停顿。在写字中,“顿笔”一般用于笔画的首尾和转折处稍作停顿。祝嘉《论书十二绝句·附运笔浅说》中提到:“提笔好像游丝,在空中飘着;顿笔好像狮子,在地上蹲着。”在句中可体会到顿笔处意在重重落笔稍作停顿。以“横画”为例,书写要求首尾顿笔,中间略提。即在书写时,入笔后稍作停顿,即顿笔,然后运笔向右上方行笔,中间要轻轻提笔,至收笔处再加力顿笔回锋。运笔节奏可概括为:重—轻—重。我在教学时,编了一段口诀:横像扁担在肩头,两头重重中间轻,不急不慢线上走。
  汉字书写是否美观,评判的标准之一是有没有写出笔锋。出锋也是书写笔画的难点之一。一年级的小朋友初学铅笔字时手指的肌肉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握笔的力度,往往用力过猛,用笔太实,这就是写不好出锋的原因。以“悬针竖”为例,书写要求起笔略顿,中间垂直向下行笔,收笔出锋应加快速度并随之提笔。我教学生时编了口诀:悬针竖,尾巴尖,重重落笔直直写,快快提笔把尾尖。
  汉字的笔画看似变化多端,实则有其规律可循,运笔的方法多有相似,可以举一反三。只要正确掌握笔画书写时的“轻重缓急”,就能将笔画书写美观。
  二、以结构为抓手,形成风骨
  汉字是以笔画组合来抒情达意的造型艺术。在掌握了笔画的书写以后,用基本笔画结字造型便成了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版)》中对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笔者查阅了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和苏教版(2011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书,发现启蒙阶段的生字多为独体字。然而,对于书写来说,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越简单的字越难写好。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结构。
  独体字的结构大可分为两种:对称型与不对称型。对称型的字,具有稳定匀称的特点,重心比较容易把握,多以长横、竖、撇、捺、斜钩、竖弯钩等为主笔。这类字多横向笔画,书写时只需注意避让,横长则撇短,横短则撇展,撇捺多对应;不对称型的字更难把握结构,这类字缺乏长横与长竖,只能依靠倾斜的笔画之间相互支撑,求得平衡。笔者发现,这类字中如果左倾的笔画较多则应越左边的笔画越短,反之右倾的笔画较多则越右边的笔画越短,以此將重心向中间靠拢达到平衡。
  总而言之,把握汉字的结构无外乎找准主笔,稳住重心,笔画间取长补短,相互支撑。笔者将此归纳总结为:
  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
  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
  横若长时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
  找准主笔是关键,主次分明才恰当。
  三、以点线处着手,找准位置
  写字启蒙阶段还有一个“常见病”,就是书写的汉字大小不一。写字启蒙阶段,我们常用田字格作为写字的底板。田字格中的横中线与竖中线可以辅助学生,把握汉字的位置。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出整齐、美观的汉字,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先用两条线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找到正确的位置,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帖。唐代书法家孙过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细致的观察对学习写字的重要性。无论是描红还是临写,在书写前都要先观察范字,这就是读帖。读帖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指导学生找出汉字中与横中线、竖中线有关的笔画。这些笔画都是可以帮助确定汉字位置的关键笔画,这些笔画固定了,其他的笔画也就跑不远了。
  (二)再找四个点
  “顶天立地”的字不美,“缩头缩脑”的字不美。结构松散、东倒西歪的字不美。笔者在教学时编有口诀:“田字格,四条边,把字写在正中间,上下左右不靠边,行列整齐一条线。”但是说说容易,做到难。收到的学生作业难免忽大忽小,忽高忽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四点定位法”,即在书写汉字前,先在田字格中找到上格的中点、下格的中点、左半格的中点和右半格的中点。以此四个点确定田字格的中宫,上起笔于上格中点,下收笔于下格中点,左不可超过左半格中点,右不可越过右半格中点。
  (三)对准两个角
  在汉字中还有一部分字是很难定位的字,这类字缺少横、竖能与横中线、竖中线定位的笔画。主笔多为撇、捺、斜钩等斜向的笔画,如“人”“风”。处理这类汉字,就可以通过对角来处理。角即田字格的左下角与右下角。汉字中,撇画多对向左下角,捺画、斜钩多对向右下角。确定了行笔的方向,再把握笔画的长短,这样的汉字也能找到田字格中的正确定位。
  四、结语
  汉字博大精深,写字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教学生写好字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初衷和永久目标。如何教写字,将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细微处入手,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喜凤.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2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