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是以长篇大论为主,说是小学生通过学习长篇课文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但是在长长的课文教学中不仅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就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觉得内容烦琐,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在现代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课文越来越长,而学习课文的时间并没有被改变,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现代教学讲究的是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不是增加学生负担,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生活。“长文短教”作为一个教学方法的名词伴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已经不再令我们陌生。余映潮老师在诠释“长文短教” 的含义时,概括两点来解释: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长文短教 策略探析
  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更多的长文本和更少的课时。如果每一篇课文的教师都能从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分析和理解,就不允许上课时间。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则学生又会“水过无痕”掌握不深。同时学生也会觉得乏味无趣,文章的精髓更不能被学生所吸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长文章,并掌握文章的要点,学习知识?对于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探索的过程。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十四年的教学也对长文短教谈谈自己的看法。[1]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声、光、电”等教学设备是极其缺乏的,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充分发掘文章其所蕴藏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东西。而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同时向整体拓展,才能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以这门课为例,谈谈“长文短教”的策略。这个策略说起来就三个关键词:切入、叩点 、联结。也就是找准一条线,丰满一个点,联结一个面。[2]
  一、切入,理清长文教学的思路
  只有选择正确的切入口,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流畅,充满着活力。[3]
  1.以中心词、中心句、过渡句为线切入。文章的中心句、中心词、过渡句,又称“文眼”。它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目的实质的总结。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过渡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狼牙山五壮士》的中心词:壮士。《窃读记》的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都是很好的切入线。笔者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紧扣“壮士”两字,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五壮士的壮言、壮举,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2.以人物语言为线切入。 《将相和》以“语言”为切入点,坚持语言不放松,形成连贯的线。我把这篇论文的教学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学习一或两个故事,研读蔺相如三镇秦王的语言,感悟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总结抓住语言悟人物的学法。第二板块:学习第三个故事,画出廉颇、蔺相如的语言,对比人物语言,发现不同,感受人物性格差异。第三板块:在对比中进行写话练习: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他说了什么?
  3.以写法角度为线切入。《跨越百年的美丽》从写法角度切入。以“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一问,引导学生寻找美,然后从“形、事、理”三个角度整理发现居里夫人的“美”。 形(坚定、淡薄),事(提炼镭、捐奖金、送奖章),理(科学精神、伟大人格)。通过板书,学生一目了然清楚了居里夫人“美”的所在、美的价值。
  二、叩“点”,教学重点要突破
  选择好了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抓落实多锤炼。《钓鱼的启示》一文中对环境的描写,对詹姆斯父子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有独到之处,但细细读来,放鱼时詹姆斯父子俩的对话虽然简洁,寓意却更为深刻,是故事发展的高潮,是领会父亲面对规则严以自律、严格要求子女的高尚情操的关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描写的范例。 抓住这四句对话,将它与心理活动描写融合: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詹姆斯的话——“爸爸”“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中,学生可以体会詹姆斯的不情愿和抗议;从父亲的话——“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中,学生可以体会父亲的语重心长与态度坚决。由此,学生就能明白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再读父亲的话,进行练笔:“父亲看了看大鱼,心想:……,他又看了看儿子,心想……”学生很自然地把詹姆斯放鱼时的难舍读得声情并茂也懂得了“大鱼”不仅仅是“大鱼”,而是生活中名与利的诱惑,听从爸爸的话,成了自律的人更值得骄傲。无需过多讲解,学生已经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三、联结,教学全局要观照
  短教的“点”是整体观照下的点。短教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短,关键是在于“有效”“长效”,在于短教是否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收到“一叶知秋”的效果。立足“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散,由“点”及面,观照全篇;立足“点”,是为了更好地升华,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一步“入情”。《将相和》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廉颇能知错就改的品格时,先把握好他的语言,再引导学生感受他的诚恳的态度和真诚认错的胸襟。如“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他说:“ ”两相话言对比,廉颇的性格已跃然于学生心中。
  以上的方法只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要能找到正确的切割线、训练点和连接面,就能抓住整篇论文的“神经中枢”。当然,必须有大量的简短文本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但实现文本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学生,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学会突破,为了真正建立学生在文本桥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永,张华主.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2001.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小烨.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浙江小语论文,200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