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问题驱动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宝乾

   摘 要:问题驱动下的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展开探求式学习的教学思路。传统教学讲究循序渐进,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探索思考的教学活动。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
   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因为概念知识是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概念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认知物质化学属性和规律的重要步骤。问题驱动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踊跃地参与到化学问题的讨论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一言堂”和“注入式”教育模式,使课堂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如何在问题驱动下开展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是本文论述的问题。
   高中化学开展问题驱动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结合运用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一、注重情景创设,营造问题环境
   营造特定的教学环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场景,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例如采用化学故事导入教学,问题就预埋在故事里。教学实例在介绍化学酸碱指示剂概念时,我在教学开始前,用教学PPT播放了公园17世纪前,化学家波意耳在赏花时,不小心将盐酸碰到深紫色的紫罗兰而紫罗兰发生变色的故事。其实这就是这个化学概念起源的典故。通过故事的叙述成功引起了学生的疑问。紫色花瓣为什么变红了呢?通过这样教学模式,也使学生很自然地沿着教师设定的情景模式产生疑问。接下来就是通过实验等方式寻找答案的过程。所以说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意识,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这样才能通过探索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教学中呆板的教学氛围可能无法保证学生开展有效的思考,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很快地走进课堂氛围,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情景教学。
   二、化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用化学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几次训练,学生就能形成用化学的思维模式发现问题。实际,生活中包含许多用化学概念解释的问题。例如最常见的在蒸馒头过程中,要加入发酵粉发酵以后,面团才能变软蓬松。学生会产生疑惑发酵粉的成分是什么呢?经过化学课酸碱中和的学习为学生解开了疑惑。原来发酵粉是由酸性盐和小苏打混合,加水后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面团中会有气孔而显得蓬松。再比如家中有生活经验的长辈会用食醋来去除水垢,这也是运用了化学原理,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酸会溶解,所以能有效清除水垢。由此可见化学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化学思维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就能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
   三、问题驱动化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通过实验使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更直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不仅能更扎实地掌握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对化学反应现象和实验规律的记忆。例如在进行教学内容之前用实验导入教学,实验前让学生观察实验样品和实验要具备的条件,然后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比如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实现装置,问学生用这套装置之前,我们要怎样确定它符合实验要求,有没有好的办法检查装置是否合格?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制备气体的关键在于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通过以往实验课的经验,学生很快验证了装置的气密性。这样通设疑解答层层递进的方式推进实验,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实验原理,也能更熟练地掌握实验步骤,有效提升化学实验课堂效率。
   总之,采用问题驱动進行化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易至难、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解决问题。以问题驱动化学概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使理论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课程根据学生兴趣所需进行的问题引导,能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虽然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但只要学生具有探索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采取适应的教学方法引导,那么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志壮.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5(35).
   [2]胡久华.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