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苗蕊

  【摘要】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从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来看,听力应该先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听懂并理解无疑是信息沟通中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初级听力面向的学生水平较低,还处于汉语学习的最基础阶段,传统听力课堂又比较沉闷,学生反馈不佳,如何激发兴趣,保证听力教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历,对初级听力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初级听力教学    交际
  引言
  无论在语言学习还是交流的过程中,听都是首要的,只有先听懂了指令或内容,才能决定后续对应的语言和行为,听懂是有效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听力技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是衡量汉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作为外国学生学习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初级听力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听力课程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程分支,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和综合课程、口语课程等并列开设,但听力理解的学习效果通常会受到例如基础发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便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短期内很难产生质的飞跃。
  从实际教学中看,学生普遍反映听力课程较难,听力训练比较枯燥乏味,需要集中精神和注意力,没有太大成就感,老师提问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很容易灰心放弃。同时,听力课堂大多采用听-练-做题-对答案的模式,相同语料会听1-3遍甚至更多,非常乏味。再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听不懂的原因单纯是听的次数或者速度的问题,听不懂就反复听或放慢速度再听,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老师得不到有效反馈,教学动力和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再次,不同于其他汉语课程,听力理解不仅要求正确还要反映及时迅速,处于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对汉语正确的发音体系还没有完全接受,缺乏充足的词汇量和相关语法,受母语影响比较深,往往用母语发音去标注汉语,造成听力上的不连贯,听懂了上句错过了下句。加上本国语言与汉语在很多方面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很容易出现单个音素能听懂,但连成句子放在特定语境下理解不了的情况,对后续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汉语初级听力材料的选择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即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材料要是可理解且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有效语言输入,而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材料的内容和意义而不是形式上,才能产生有效的语言习得。假设学习者现有水平为i,教师需使用i+1水平的材料,如果I+1的材料对于学习者来说无法理解,即使难度适当,也只是无用功。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在难度(语速、词汇、句型、语法等)和在可理解性(文化背景、语境意义等)方面符合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料选择非常重要。
  实际教学中,汉语听力教材的发音比较标准,语速适中,主题明确,但多以听力训练和练习为主,长时间听容易疲劳,趣味性较差。研究表明,人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听觉和视觉途径获取知识的比重较大,通过多感官协同记忆,更能够加深加强记忆。视听材料同时作用于视觉和听觉器官,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贴近生活,营造立体丰富的语言环节,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真实场景,但对初级学习者来说,真实语境难度系数较大。常见诸如电视剧、电影等视听资源又存在时间长、语言、背景难的问题。而公益广告时长合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既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传递社会新风尚,同时也符合可理解性输入假说中i+1循序渐进的原则,是适合听力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之一。
  三、汉语初级听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3.1任务驱动法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贯彻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要求,更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和交际能力。 在任务驱动法指导下的初级听力教学,重点在于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明确任务目标,任务明确之后,教师围绕主题制定相关规则和要求,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双人、小组等学习方式,寻找、归纳和总结相关材料。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启发,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活跃听力课堂,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初级听力“送礼物”这一主题时,先设定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今天的听力学习,根据录音完成一幅关于节日送礼的画。设定好任务目标后,先看一段视频,感受中国不同节日的气氛,然后引入生词和表达法并分组讨论,用所学生词介绍下母语国家的重要节日及礼物,熟悉并操练新词汇。最后播放听力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完成目标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间交流和互评,教师观摩引导,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和重点难点加以总结,及时纠错和内化知识点。
  3.2游戏法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还认为,情感因素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沉闷紧张的课堂会加重焦虑感,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语言信息传递的空白和堵塞。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和心理压力都会对语言的习得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于相对缺乏自信的初级学生来说,多组织一些课堂游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拼音辨音训练时,将几个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做成较大卡片,由相应同学拿着排成一行,老师念出拼音读音,其他学生排到正确拼音字母的后面,反复几次,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拼音辨音的教学目的。在听前词汇导入时,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词汇,可以将目标词汇做成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老师念到哪个词汇,哪位同学就要站起来,其他同学大声读出卡片上的词汇。这个游戏能很好地改变词汇输入時的沉闷和枯燥,让学生动起来,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3.3與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再局限于电脑或者多媒体,而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融入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手段。它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负担,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将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营造真实场景,简化教学程序,更直观简洁地说明授课内容,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也丰富了教学方法。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和社交软件的应用,能够及时跟踪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实现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整合。例如,初级汉语学习者必须有效率地正确辨音、辨调、辨重,但教师在讲解汉语发音位置时只能用语言描述,不够直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发音动画视频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剖面动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个汉字或字母发音时,舌头、硬腭、软腭、喉、气流等的位置和关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例如在讲到“工作”这个主题时,让学生按照小组经过讨论商定一个“剧本”,表现某种工作,课后拍摄成3分钟之内的视频并上传到网络群组里,其他小组通过听和观看,猜出视频里表演的具体是何种工作。这种教学任务,既是对课堂听力学习的延伸,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听力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延展性和多样性。
  四、结语
  总之,汉语听力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只坚持一种教学方法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状态等不断调整,才能在未来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和应用新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语言优势,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才能营造师生都满意的汉语听力课堂。
  参  考  文  献
  [1]李晶晶. 关于对外汉语听力课的一些思考[J]. 文教资料, 2013(11):35-36.
  [2]王孟.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设计-以《你最好还是戒了吧》为例[D]. 2015.
  [3]柳晚晴. 基于“支架式”教学方法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堂教学设计[D].
  [4]郑银芳. 克拉申输入假说与外语教学[J]. 广西社会科学, 2003(3):179-180.
  [5]张楠. 浅析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科学与信息化, 2016(16):129-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