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各方面的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性阅读能力。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特别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呢?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是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并坚持扎实训练。
  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 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 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部分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我们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 对于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①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②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③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④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三、探寻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数学的语言包含有通常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因此,在数学阅读常须对各种语言进行转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条理不清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条理清楚的问题,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 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那么,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一)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持久地加以训练。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例题“有12个桃,小猴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老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拿出学具摆一摆。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拿走9个,把它们画下来,进而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算式。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多次往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借助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时,就能自然地想到画几何图、线段图或列数量关系式等,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强,阅读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二)大胆质疑、合理探索、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去疑——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进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之前,让學生先阅读课本,在阅读中感知、体验、思考,学生在交流收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1.小数和分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人们什么原因要用小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近小数,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学生在亲自经历了这些问题的发现、探索,总结的过程,享受到了研究、探索、发现的喜悦,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纵横比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对于概念、性质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逐句、逐字的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让学生养成读书时动手、动眼、动脑时多种器官合成运作的习惯。另外,要与其它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这样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四、组织学生阅读后进行质疑与交流
  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提出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数学思考的水平,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同时也真正发挥了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有些数学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就看到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组织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当然,数学阅读的对象不仅限于教材。教师还要积极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广泛的数学阅读中,开阔数学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