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用药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时间内选择的286例本院收治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分析患者的详细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以及类型、程度、给药途径、科室等,以及不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年龄不良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对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管理。结果: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70岁以上的患者,主要以皮疹瘙痒、头晕头痛和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为主,静脉滴注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主。结论:氟喹诺酮类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合理进行临床用药对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指导;静脉滴注
  文章编号:WHR201910190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1]。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药物原有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新的疾病,使得患者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2]。本研究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床用药指导。
  1 一般资料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时间内选择的286例本院收治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其中148例女性,138例男性,患者年龄1~80岁,平均年龄(39.64±9.15)岁。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适用症,患者入选时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精神病、药物滥用史,药物过敏史,无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感染及恶性肿瘤者,酒精依赖和药物依赖者,长期服用镇静剂、抗抑郁剂和促智药物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造血功能异常者,既往痴呆病史、精神病史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精神性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使用药物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详细记录每个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用药时间,给药时间等信息。
  临床用药指导:1)严格要求氟喹诺酮的适应证,如果是非适应证不建议使用该药物,详细记录病人的过敏史,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病人的情况。2)将静脉输液转化为口服,并根据病人的体质量和具体情况给予。在给药之前,需要与家属沟通,以清楚氟喹诺酮的所有不良反应,并通知患者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病情,防止不良反应,并在问题发生时立即处理。当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和康复时,必须及时调整和减少药量。3)清楚各类氟喹诺酮的药量、使用时间、应用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存在,减少多种药物同时给药。4)培训医生、护理人员和药剂师,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对药物的熟悉程度,并了解药物的不良组合,例如左氧氟沙星和双黄连之间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5)告知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不得任意增加药量,也不得任意改变服药时间,以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1~6岁、7~15岁、16~30岁、31~50岁、51~70岁、71~80岁)以及类型(皮疹、瘙痒,血压下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出血,发热)、给药途径(口服、注射)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86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中有96例(33.57%)存在不良反应,70例(72.92%)轻度不良反应,26例(27.08%)严重不良反应。
  2.2 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析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6岁及以下(26.04%)和70岁以上(33.72%)居多。见表1。
  2.3 不良反应类型分析
  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47.92%),头晕头痛(26.04%),恶心呕吐(33.33%),腹泻(30.21%)为主。见表2。
  2.4 给药途径分析
  不同给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静脉滴注75例(78.13%),口服21例(21.88%),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最多。
  3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常用的主要有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3]。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药菌较少,性能稳定等[4]。隨着疾病种类的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也越来越多,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合理用药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次研究中,286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中有96例存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以6岁及以下(26.04%)和70岁以上(33.72%)发生得最多,静脉滴注产生的不良反应(78.13%)比口服高,以皮疹、瘙痒(47.92%),头晕头痛(26.04%),恶心呕吐(33.33%),腹泻(30.21%)等类型为主。主要是儿童的免疫系统没有发展完全,机体不成熟,无法抵抗药物的刺激,尤而老年患者机体机能退化,会出现较多的慢性疾病,因此对药物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5]。由于静脉滴注是直接作用,其通过血液进行杀菌,因此会有较多得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各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是降低不良反应的前提,通过对各种药物的服药剂量,服用时间,不良反应,禁忌证等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专业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合理进行临床用药对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航,谢程.111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03):163-165.
  [2] 黄翠丽,郭代红,朱曼,等.军队医院9819例喹诺酮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05):293-296.
  [3] 尹剑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3):465-466.
  [4] 罗兴献,刘一,薛学财,等.55例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文献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8,27(03):50-53.
  [5] 谭宏洁.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7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