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沉浸式体验和H5产品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媒介技术变革背景下,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由于用户沉浸式体验的到来发生了改变,其基础在于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和用户融合。提高绿色传播劝说艺术水平,特定主体不仅要着眼于小处,而且要在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中增强视觉表现的艺术冲击力,以审美情感的传递提升传播内容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绿色传播;技术变革;沉浸式体验;劝说艺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9-00-04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各类风险可谓无处不在。甚至局部风险有可能成为全球性问题。[1]技术变革虽然也会增加社会运行风险,但其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治理社会的另一种可能。[2]基于对风险社会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3]绿色传播理应成为动员公众解决生态难题、弥补受众生态审美缺失的重要途径。媒介技术变革改变了绿色传播载体和劝说艺术,使得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信息、意义以及增加认同。[4]H5产品是媒介技术变革的产物,在绿色传播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有必要将H5产品和绿色传播劝说艺术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1 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
  绿色传播是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传播类型。[5]虽然在绿色新闻报道中,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对绿色新闻事实进行据实报道、如实报道是常态,[6]但生态问题的急迫性和严峻性以及绿色广告社会失责现象的产生,[7]使得包括绿色新闻、环保广告在内的绿色传播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8]更重要的是受众受限于经济社会条件,并不愿意接收绿色信息,这就逼迫绿色传播主体不得不考虑劝说的艺术性问题,促使受众由广泛认知转变为积极行动,即使更多的人不仅接受环保理念,而且在行动上成为一个环保主义者。[9]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绿色传播的劝说带有“强效果论”色彩,其垂直化的传播模式以及程式化传播氛围抑制着大众的呼声,弱化了对受众的吸引力。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媒介技术变革使得受众传播力提升,[10]传播生态的多元场景沟通尤其是沉浸式体验成为常态,这就要求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发生改变。
  2 基于H5产品的绿色传播劝说艺术基础
  H5是以图文、动画、视频及相关元素排版为一体的,主要在移动设备上发布和接收的媒介产品。“媒介是人的延伸”,H5产品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媒介生态定位精准[11]、传播效果好等特点,一诞生就受到了欢迎,成为绿色传播的重要载体。
  绿色传播H5产品《海拔四千米之上|极致体验·三江源国家公园重磅实景互动H5》(简称《海拔四千米之上》),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是基于H5产品的绿色传播劝说艺术的典范。基于环境保护报道中的正向情感传播视角,[12]该H5及系列产品在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同时延展用户的生态审美体验,[13]本文以它为对象进行分析。
  2.1 技术融合
  自媒体产品是多种媒介技术的融合。《海拔四千米之上》以H5为媒介载具,融合多种技术、呈现形式,基于移动场景进行内容设计。《海拔四千米之上》专题H5产品分为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3个章节,包含4段短视频、9个360全景视频等。如黄河源一章主要采用漫游VR技术,展示黄河源“千湖”的景观。漫游VR中插入“湖边经幡”“多样的动物”“待拆水库”3个自然、人文相关内容弹窗视频。整体来看,该产品在技术使用上广泛融合了360全景图片、VR视频以及互动热点等较为新颖的技术形式,形成了颇具现场感的画面内容,视觉冲力明显。现场感极强的沉浸式体验使受众完成审美实现,即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14]
  2.2 内容融合
  生产层面,内容生产专业化,根据技术特征进行内容融合。内容本位是赢得口碑与流量、获取影响力的关键。《海拔四千米之上》及其系列作品,由直播、视频、文字等不同记者、部门合作完成;H5产品中,三江源3个章节既有官方工作人员解说,又有专家阐释、一线记者讲述,框架清晰、情感体验真实、富有层次感。除此之外,该主题系列产品包括4部微纪录片、4场现场直播、3篇深度文字报道。基于“慢综艺”的情感满足视角,[15]该产品的叙事由点及面、深浅结合,为受众呈现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内容。
  意义层面,以人与自然的矛盾为线索,聚焦生态与社会发展,引起受众的思考和希冀。[16]微纪录片《矿“疤”初愈草新生》,以牧民视角,讲述“生存与发展”的真实故事,展现大自然的“野性美与创伤感”,通过“故事体验”,使受众产生较强的代入感。深度报道《牧民变身管理员》勾勒出兼顾生态与发展问题的解决路径。深刻的生态文明意识产生于对自然的深入了解,[17]应该说,与具体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内容融合,实现信息生态平衡,[18]能够弥补“缺席在场”的不足,使绿色传播可听、可观、可感、可思,进而优化绿色传播效果。
  2.3 用户融合
  用户融合体现为对用户需求的融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特点,伴随绿色传播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大众对绿色传播的需求不减反增,不同受众都能在自媒体产品上找到融合点。[19]《海拔四千米之上》系列产品内容反映的是大众关切。该系列产品具有微影像传播特点,在提高再次传播可能性的同时,也增强用户的社交黏性。[20]其受众范围不再局限于环保个体、环保NGO团体等,媒介延伸使得用户处于生态体验与环境教育之下,受众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的个体以及大众传播的信息接收群体。技术变革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图片、视频等可视化内容产品简单易懂,受众解码门槛降低,绿色传播内容得以兼具受众触达的广度和深度。[21]
  3 基于H5產品的绿色传播劝说艺术实践策略
  3.1 小切口发挥大作用
  绿色传播关注人的内在情感[22]、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侧重于人的生存环境改善。[23]因此,传播主体在生产信息内容、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小处,以点蓄能,形成多点联动的绿色传播生态格局。小切口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小传播点。传播点基于问题导向,聚焦矛盾体,如《海拔四千米之上》系列作品之一的《棕熊常“敲”我家门》,展现牧民生活的惊险场面,拷问如何兼顾“生态保护与生活发展”的现实。多面性的情感传播能够折射社会事实,聚焦社会冲突,[24]切入矛盾点的方式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小麦克风。互联网对我国舆论生态产生冲击,公共话语空间扩张,个体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诉求,多元信息内容拉近了特定传播主体与受众的情感距离。[25]正如大量UGC的存在以及网民对信息内容的自发扩散,体现着个体态度与话语影响力,这在无形中发挥着建构或重构社会议题的作用。   3.2 技术加持优化用户体验
  媒介技术变革不仅改变了信息的存储形式,[26]也改变了传播形式,但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是其根本价值追求。绿色传播要改变缺少传播爆点、受众关注度不高的现状,技术加持是一个不错的途径——通过运用新技术,走出信息过载与受众注意力分散的现实传播窘境。以5G+AR等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例,媒介正发展成为触达用户感官,实现真实现实+虚拟现实可视化、数据化传播的载体,绿色信息内容的生产、分发、呈现,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加立体的感知。在知识经济时代,休闲与工作的无形结合将形成社会的特点,[27]技术加持伴随着用户的娱乐化审美以及体验快感的增强,用户在接受绿色传播“培养”的同时获得身心的休闲、愉悦等审美体验。
  3.3 视觉表现增强艺术冲击力
  图像传播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视觉感是艺术呈现的一部分,视觉表现的提升能够扩大受众艺术审美的共情空间。在自媒体环境中,情感有时比事实更能对受众产生影响,[28]从表征上来看,受众对视觉图像、影像的反应通过表情、动作表现,实质上视觉艺术形态触发的是受众内心的共情点,通过共情点产生审美交流,进而增加对审美对象的认识。音画构建审美场,艺术冲击力以建构视觉印象、刺激受众记忆为出发点,以加强用户情感交流、提升作品生态审美价值为落脚点。效果的产生有赖于受传双方的交流過程,强大的视觉冲力是优化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29]也是优化绿色传播认知效果、态度效果以及行为效果的关键,因此信息源的吸引力、呈现的可信度会持续、直观作用于受众的认知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冲击力对绿色传播劝说效能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绿色传播劝说效能的提升,必须根据技术变革带来的沉浸式用户体验进行策略安排,这在H5绿色传播产品的设计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特定主体应从小切口出发,通过技术加持优化用户体验,并通过视觉表现强化艺术冲击力,扮演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现实角色。
  参考文献:
  [1] 王全权,张卫.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意义、挑战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5):149-153.
  [2] 曹青云,张刘刚.我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的动因、困境及路径[J].戏剧之家,2019(08):207-208.
  [3] 陈芳芳.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艺术科技,2019,32(06):293-294.
  [4] 蔡雅雯.环保认同与社会责任:绿色广告话语的形成逻辑分析[J].新闻知识,2019(10):78-81.
  [5]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扩大绿色传播效果的新媒体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9):222-223.
  [6] 吴静怡.近40年来我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谱系与学术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05):11-22.
  [7] 代淇.绿色广告的管理困局及其化解[J].大众文艺,2019(09):179-180.
  [8] 吴启越,刘雯.新媒体视域下绿色传播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9(08):77-79.
  [9]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0] 陈丹丹,马晨晨.环境公共事件中大众建构话语权的政治机会结构分析——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事件”为例[J].新闻知识,2018(08):31-34.
  [11] 卫欣,刘露.县级电视台传播生态位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中州学刊,2017(12):164-169.
  [12]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环保微信公众号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9(09):59-62.
  [13] 刘露.生态纪录片中美学意蕴的现实意义——基于《蓝色星球2》的研究[J].今传媒,2018,26(06):125-127.
  [14] 黄闽倩.“最美人物”现象的受众审美心理分析[J].戏剧之家,2019(31):229+231.
  [15] 赵雅君.快餐文化下“慢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研究[J].今传媒,2018,26(12):91-93.
  [16] 曹青云.绿色广告生成的经济社会逻辑分析[J].戏剧之家,2019(24):215-216.
  [17] 刘千萌.试论我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历程、贡献及路径[J].戏剧之家,2019(20):200-201.
  [18] 黄晨.乡村健康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J].新闻知识,2019(05):71-73.
  [19] 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139-140.
  [20] 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08):94-99.
  [21]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扩大绿色传播效果的新媒体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9):222-223.
  [22] 蔡雅雯.情感消费主义下的绿色广告情感消费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8):41+83.
  [23] 王娜颖.新兴绿色产业的实践困境及其化解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J].戏剧之家,2019(25):232+234.
  [24] 黄慧敏.情感传播视角下电影创作的魔幻呈现策略浅析——以《七号房的礼物》为例[J].今传媒,2018,26(06):109-110.
  [25] 陈雨萌.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空壳化的成因与规制[J].艺术科技,2019,32(05):158+190.
  [26] 李娜.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志古籍别名自动抽取模型构建[J].中文信息学报,2018,32(11):41-48+61.
  [27] 庄众显,潘承亚.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思想及现代意义[J].汉字文化,2018(11):94-95.
  [28] 朱霜.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J].今传媒,2018,26(03):74-76.
  [29] 张晓蕊,蔡雅雯.微信公众号植入广告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检验研究[J].今传媒,2018,26(08):68-69.
  作者简介:王卫池(1996—),男,河南安阳人,本科,研究方向:绿色传播。
  指导老师:陈相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0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