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怀利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抓好学生的体育运动,对初中生拥有健康体魄产生重要意义。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方式方法,根据学生身体状况,组织积极有效的体育活动,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多种多样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同时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运动中,好的教学课堂能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 实践 思考
  传统的体育教学着重教授学生体育技巧,是一个带领学生长时间去努力掌握技巧的过程,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忽略了教学中的不足,长此以往,体育教学变的一成不变,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也不能积极投身运动中,也就无法在体育运动中真正获益。为了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加入拓展训练,将学生的被动心态变为主动心态,为体育课程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拓展训练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从整体方面而言,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共同参与其中的过程中,通过课堂上的愉悦氛围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爱好程度,从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拓展训练中,丰富的训练内容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如认知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等。总体来说,拓展训练及体育教学的目的基本一致。然后,从最初教授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巧方面从情感、态度上进行升华,对学生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过程,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学会从拓展训练下手,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方式方法牢牢掌握,进而下一步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在教学方面仍然做不到尽善尽美。在这个大背景下,拓展训练加入了体育教学中,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体育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交流能力,在课程中加入丰富的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竞争。
  二、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训练学生合作传球,加强合作能力
  当前的体育教学,一改往日传统教学模式,加入拓展训练,教师训练及引导学生合体传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可先将班级学生四人一组的分開,在各组间展开激烈竞争,传球最多的小组会赢得竞赛。在竞赛开始之前,体育教师要将竞赛的规则和竞赛要领讲解清楚,让学生在规则清晰的前提下展开合理的公平竞争。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每个人之间的交流,还让他们学会了合作,在配合中去战胜对手,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而且还让他们学会了守规则,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懂得公平公正的原则,促使学生的行为得到约束,在合作传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2.组织学生开展户外体能训练
  相比于室内的文化课学习教程,体育课在室外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空间,需要获取体育要领与体育技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拓展训练来获取有用的经验。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丰富多彩的训练计划,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将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或是女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训练,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还要适当的增添运动量。在学生们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积极去发现问题,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还要教会学生要懂得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尽量不去磕碰到别人,懂得控制运动节奏,切不可为了急于求成而采取错误的运动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很快在拓展训练中掌握要领,这比只是简单的听一听获取的更加实在,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跑道上设置障碍物,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
  在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事先教会学生掌控呼吸节奏与正确跑姿,展示动作要领及需要注意的运动事项,然后带领学生在跑道上进行拓展训练,利用竞赛模式,让学生们展开跨越障碍物训练。在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的竞赛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得以较快速度的增长,这会让学生的信心增长,同时还会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逐渐增强学生运动的动力。运动带来的正能量,还可以消除学生遇到困难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找到正确解决困难的路径,帮助他们在运动中表现的更加出色。在学生进步明显的状况下,教师也要经常鼓励与肯定学生的表现,激励他们做到更好,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与人生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体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拓展训练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加强了和教师的交流,同时也让教师对教学的创新产生更多想法,为学生身心更全面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希望体育事业能在拓展训练的开展下走的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朱四征.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尝试与教学指导研究[J].才智,2019,(16):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6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