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乐“小偷”乔小刀:善变的务实主义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发财 莺 飞 欧阳洁

  刚来北京的时候,他是个焊工,不懂电脑,10年后却担任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视效节目的创意监制;他不识乐谱、唱歌跑调,却带着自己的侄女玩起了音乐,出了专辑;他是个读书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农民,却在全国高校巡回办讲座;他还是个诗人,出版了自己的杂志;他是2010快乐男声长沙赛区的评委,“微薄之盐”的掌门人……他是乔小刀。
  这一切听起来充满了偶然性,变幻多端的社会身份会让人误解他一直在瞎折腾,但是他硬是用最低的成本折腾得让专业人士也大吃一惊。
  
  北漂拾荒:在善变中坚持积累
  来北京之前,小刀是个地地道道的外省青年。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那时候他还不叫小刀,叫乔守民。和所有的野孩子一样,没规矩,逃作业,打电玩,初中没毕业,当了一名泥瓦匠,他们家的房子就是靠父子俩捡砖头垒起来的。这段年少的时光,如果和他日后的事业联系起来,可以说这种粗糙的、原生态的生活使他观察敏锐,锻炼了极强的手工能力。当然,不安分的他也会仰望天空,幻想外面的世界。
  1998年,他怀揣着东拼西凑借来的400元钱只身来到北京,甚至连行李都没有。一开始,他睡过公园,后来当焊工,住的地方四处漏风,冬天没享受过暖气。每次户外干活时,透过玻璃窗看着在屋子里工作的人,他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坐在里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开始“偷学”技术。他和玻璃窗里的老板说要做设计,不要工资,条件是在公司学电脑,晚上留宿在里面。他做到了,虽然睡觉用的是书当枕头,被子是486电脑的桌布。这段最艰难的经历,小刀不愿意多讲,他说:“我不喜欢悲苦励志,要说吃苦,谁没吃过苦呢?”
  这种农民勤勉质朴的本色、谦卑的心态,为他赢得机遇也帮助他建立了良好的人缘。1999年在网络公司,他开始拿3000元的月薪,2002年网络公司倒闭,老板用低廉的价格把所有的设备都给了他。靠着这些设备,他开始租写字楼,接活挣钱。为了稳定后方,他把家人以及父母离异无人照顾的侄女乔木楠一起接到了北京照顾。然而,本以为已经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的小刀,还没开始好好享受成功的快感,2003年便突然遭遇破产。现在回忆起这些,他没有遗憾:“人只有在跌入低谷时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
  既然一无所有,只能重新开始。他成了乔西,在北京城四处溜达,去垃圾场或废品回收站捡垃圾。为什么要捡垃圾?乔西说:“很简单,就是因为没钱,所以做什么都不能花钱,而且一定要快,因为奔三了,真的来不及了。”他用那双机敏雪亮的眼睛四处寻觅,把这些捡来的杂物堆在租的地下室里,称之为素材,巧妙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做道具,可以绘画,摆两个灯就可以搞摄影,他还成功地制造出制版机、烘箱、网印机等各种器材设备。这个集设计、生产、制造、聚会、展示多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工作室开始初具规模,“乔西的店”就这样诞生了,乔西由此变成了设计师乔小刀。聊起这些垃圾,小刀掩饰不住地炫耀起自己的一件作品:“你看这个就是将捡来的一个破打字机和一个电熨斗焊在一起,周身给它涂上黄颜色,锈迹全不见了,张牙舞爪的。我初期搞艺术的灵感都来源于这些捡来的宝贝。”
  通过不断积累素材,积累想法,2005年小刀开始写诗歌,做杂志。他给杂志命名为《月经》――记录每个月经历的事情,简单直白。他的诗集《指甲里的泥哇哇》刚开始并不受欢迎。他便寻思着改变,改变大小,改变表现方式,“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想法,关键是付诸实践;当然,钱还是不够的。”为了节约成本,他颠覆传统纸质印刷,改为用帆布做载体的丝网印刷。小刀侃侃道来:“形式的载体很重要,好的素材要放在有质地的载体上,我的杂志有原始的质感,很多人喜欢它,就是奔着形式来的。”
  别具一格的形式让《月经》从昏暗的地下室里浮出地表,里面有他不安的童年,有他钟爱的玩具,也有他成长的挣扎,依稀的梦想……揣摩他的作品,似乎能感觉到小刀全身的艺术细胞都在蠢蠢欲动,让人以为他是搞行为艺术的理想主义者。小刀神秘地笑了,“我一定是最务实的。”他办杂志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作秀,而是把自己的兴趣与市场结合:“我一直在思考《月经》的商业性,当然也是自己的兴趣,但是不可能完全是随性而为,所以,我一直坚持,每个月都在做,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2年,肯定会有人找上门来。”就这样,《月经》没有投入任何广告费用,仅仅依靠网络发帖、熟人的传播,用很粗糙的帆布打印自己的诗,杂志成了纯手工的艺术品。后来这本杂志,竟被邀请去欧洲参加了先锋展。小刀回忆:“在设计生涯中,这个杂志最成功。但没有一件事情不是靠着之前的积累。”
  
  音乐的突破:
  野路子上也花香满径
  这个大龄青年并没有就此止步,毕竟做杂志只是几千人在关注。为了用最快的方法让大家认识自己,不懂乐谱的他居然也学人家开始搞音乐。他用相机和录音笔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开始记谱,记录下200多条音乐碎片,灵感来时,马上重新置换改写成新鲜的东西再加以保存,“我后来的专辑就是从这些录音、哼哼唧唧的碎片中整理出来的”。为了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成本,他找来8岁的侄女乔木楠,和她组建乐队,叔侄俩配合得很有默契。他要拍MV,一个三脚架、一个相机,自己摆pose,再请朋友剪辑就可以完工;他要出专辑,唯一花钱的是光盘,再动员家人用缝纫机来装订麻布封套;他要做宣传,将海报缩小到A4的纸张,500元可以印好几千张,到北京各大校园到处张贴。他说:“这样节约又环保,谁让咱是农民出身呢!那就得用最省钱的办法去处理。”轻描淡写之间,却是蕴含着小刀智慧的营销策略。他说:“人在每个阶段要充分认清自己,当人脉与技能都达不到的时候就不要妄想。唱歌虽然不是我的强项,但是要看方法,认清自己,找准参照物,我的歌就是唱给不懂音乐的人听的。”小刀给组合起了个很文艺的名字――“大乔小乔”。
  大乔小乔刚出道的时候,给“二手玫瑰”做暖场,别人很摇滚,他们却很素,一把破吉他,叔侄两孤零零地站在台上。但谁也没想到,小乔的童声天籁竟然与大乔的沧桑低吟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下子就火了!2007年7月12日晚,唱片《消失的光年》首发式会场居然涌进了1000多人:“我们是自成风格自成派系,虽然走的是野路子,但前提是认清自己,找适合自己的路走,而且我们走的全是捷径。”
  虽说是捷径,其实从2004年小刀还住在地下室时,就从旧货市场廉价淘来二手的吉他,开始向身边的朋友“偷学”调弦、古筝,甚至还弹断过指甲。所谓的“偷”,乔西开心地说:“就是不交学费,像小偷一样去偷学别人的知识是最快乐的,因为小偷永远是0成本去干大事情。”
  
  品牌的提升:
  以“微薄之盐”尽微薄之力
  随着音乐上的成功,小刀在圈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7年开始,乔小刀开始重操旧业,做设计,策划,搭建平台,拓展,“微薄之盐”这个品牌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所谓“微薄之盐”,小刀解释道:“盐,是力量。‘微薄之盐’就是微薄之力”。很明显,他是要将这个牌子打造成包容无限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同时,他又通过商业合作创办了“微薄之盐”酒吧,既能赢利,也能为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无偿提供展示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低成本快速实现梦想。小刀帮人不是纯粹江湖义气,他有自己的标准:“我不帮图名图利的人,不帮有合约的人,不帮陌生人,只帮坚持音乐在10年以上,认识4年以上的老朋友。”
  对于媒体扣上的社会企业家的角色,他依旧谦卑地轻描淡写:“我充其量是个农民。鼓励别人,等于鼓励自己,有舍才有得。”
  “微博之盐”要发展,如何提升品牌?小刀的理论是建立人脉――“在中国做事就要靠朋友,靠不断累积人脉,这是大方向的指导方针,具体到操作上就是跨到各种行业,用朋友带朋友的方式,结成一张大网。”人缘极好的小刀小声地说:“我从不挣朋友的钱,朋友来了都会在我这里吃饭,但我挣的是朋友的朋友的钱”。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为“微薄之盐”的宣传,一年200多场巡回演出,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到各大高校作讲座,与年轻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这就是小刀的另一个理论:做什么先做数量,数量积累了,口碑自然也就出来了。他告诉在校的学生,从大一起就要开始偷学技术,开始积累素材:“要学会没有方向的积累,有方向的筛选。素材将是你应对突发事件时不慌的底限”;“要学会在变化中坚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我,在时代进步里怀旧,在先锋思想里沉重,不断尝试挑战自我,你会发现你有无限的潜能。”
  有朋友质疑,有了独立品牌的小刀与原来那个北漂的草根不一样了,也有人说他干一样丢一样。其实,现在的他依然和以前在地下室里一样,做着同一件事――积累素材,以前积累的素材是垃圾,现在要积累的是“人脉”,唯一的不同只不过是他将以前埋下的种子全部串了起来,统一在了798“微薄之盐”的旗下。小刀说:“如果人生是一件艺术品,那么素材是永远都不够的,和钱一样,欲望会越来越大,‘微薄之盐’要拓展业务,品牌需要延伸,更需要整合素材。”
  2010年开始,务实的小刀已经走得更远了,他说:“成功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是也要追求变化,你永远要注意倾听大众的声音。”
  坐在798“微薄之盐”简约古朴的沙发里,秋日的阳光从通透的窗户射进来,深谙经营之道的小刀快乐地描绘着他的下一件作品――善变的他又要开始折腾当演员了……
  编辑/任 涓woshirenjuan@126.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