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振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124-01
  【摘要】
  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既要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园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合理 安排 一日活动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发展经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园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1 集体活动策略
   《纲要》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个有效形式,如何让幼儿在这一活动时间段主动活动、充分活动,使幼儿得到有效的发展。
  1.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准备。如果教师不精心做好这个准备,必将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师的教具、幼儿的学具,都应充分的考虑如何合理摆放,便于教师取放和幼儿的收放。
  1.2 挖掘幼儿真实兴趣。
  幼儿主动的活动是受需要兴趣驱使的。幼儿有求知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经常看到教师在活动导入环节设置“虚构兴趣”导致拐弯抹角现象,如“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猜猜里面放着什么”“玩具”“不对”“糖果”“不对”……教师在导入阶段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必要的。但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兴趣”是虚构的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内容的。只有挖掘幼儿真实贴切的兴趣才能将学习活动步步深入,取得活动的最大效益。
  1.3 提炼浓缩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启发性的语言,问题情景的创设都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活动的亮点。提问应紧扣主题,减少不必要的废话,多问一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开放性的问题。尽可能减少“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不需要幼儿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语言时也要简洁少说废话,把握内容的主线,使幼儿得到有效的学习。
  2 生活活动策略
  幼儿一日中的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餐、午睡……都被零星的散落在各个时间里。其实却占据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大半时间,而事实上这些时间教师都没有合理、有效的安排或利用。
  2.1 教师观念要先行。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我们常常说家长有怕麻烦的心理是事事包办代替,而教师中虽然有了培养幼儿 自我服务的意识,但也是“怕麻烦”的心理常常使这一思想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教这孩子穿裤子教这么久还不会,算了还是帮他穿得了”“他怎么这么慢,我都准备清场了,还是我过去帮他吧”,教师这种重教而轻实践的思想扼杀了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殊不知今天时间的浪费能提高今后生活活动的效率。
  2.2 有效的强化。
  生活活动中很多常规技能技巧的掌握能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效率,而这些常规和技能技巧掌握需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刺激和强化,使幼儿在充分的学习和尝试中得到发展。如:小班入园不久,由于个别幼儿无法认自己的名字,经常拿错茶杯,搬错椅子,这也使其他幼儿无法拿到自己的茶杯或椅子,教室里一片混乱,时间在寻找茶杯或椅子中慢慢流逝。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这几个孩子认名字的强化改变这一混乱局面。当然可以用其他方法如:贴标贴、找特殊的位置来变通。但这些也需要一定的强化。而认名字强化不失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强化可以通过游戏、竞争、区角活动(如:制作纽扣衣饰框,系鞋袋盒、名字卡片等)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融于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融于幼儿的学习中,融于教师日常的言谈举止态度情感中得到强化。
  2.3 适时诱导有效调整。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灵活的安排、适时的调整和有效策略的运用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如:今天下午的点心是蛋糕,可以允许先起床的幼儿进区角活动,延迟吃点心的时间。又如:倒牛奶时提醒幼儿把自己这张桌子的茶杯放在一起,倒的时候减少教师茶壶的移动范围。中大班幼儿吃牛奶、豆浆等点心时就可以要求幼儿拿茶杯排队来倒,减少椅子搬来搬去时间的隐性浪费,。当然这些活动灵活的安排、适时的调整和有效策略的运用都需要教师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3 过渡环节策略
  如何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一日活动中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过渡,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效益。
  3.1 重视组织好过渡环节的意义。
  当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过渡时,教师总是以乎略的态度生硬的组织,大多数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是消极的、是被动的。这种只重小块的局部的利益的做法,忽略了各项活动的有机联系,使一日活动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发挥。生硬、呆板的过渡环节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日生活情绪,使孩子经常处于高控制状态,难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 ,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下一活动的兴趣和下一活动的质量。
  3.2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幼儿园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因此,教师应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活动的组织策略变化教学形式,教师虽然是时间的安排者,但千万不能单向地、盲目地跟随原定计划成为时间的奴隶,一日活动的安排要有一定的“弹性”结构可以宽松些,不必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统一行动。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目标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在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作灵活的调整,使之既不影响孩子形成秩序,又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3.3 引导幼儿在过渡环节自发组织游戏。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自发的组织各种小游戏,使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如:点心吃得快先吃好的,可以找个朋友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在等待教师分午餐时大家来玩一玩“我的飞机开始飞”,把幼儿排队等待的时间变为游戏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独立自主、心情愉快。让自由活动和小游戏把幼儿从教师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从单一的等待中解放出来,是幼儿在充实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下一环节。
   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一日活动安排,充分利用各环节之间的“时间差”打破以往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使一日活动安排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66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