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普高历史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光明

  [摘要] 思维与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城郊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要准确把握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阔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问题情境 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是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首要研究者,他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思维与问题情境,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
  1 城郊学生特点及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窄少,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相应的历史学科素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渴望学生凭借而不依赖课本地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学生却茫然无语,即便有个别学生勇于回答,也常常离题甚远。我曾经在讲授必修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时,我问“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怕死?”一位学生回答“他年龄大了”,令人哭笑不得。起先我以为可能是问题设计得不够明确,后来观摩了福州一中陈玉钗老师在重点校讲授同课题的公开课后,突然悟到,上述情况出现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事先没有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弱。如何让这样的学生正确分析理解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和意义,教师应该补充和解读一些有关当时雅典民主司法制度、苏格拉底智慧和人格的背景材料,通过教师的语言、文献、表格、图片、声像资料,生动、典型地展示出历史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中把握历史人物苏格拉底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动机,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理性,自己最终却死于人类的非理性,更好地感悟苏格拉底非死不可,苏格拉底死得其所的真谛,从中获得求真的乐趣、智慧和情感价值的体验。
  2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学习者自己的心智,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教材中的现成思考题虽然不错,但有些不一定适应学生的认知层次,如果图省事直接采用,往往会影响有效“情境”的建构。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多种,针对我们学生具体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过以下三种方法:
  2.1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事先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教学内容,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疑难点,提出问题。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历史材料,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一定会发现一些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勇气十足地将问题提出来,但是学生缺乏自信,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偏弱,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学生自然生成的任何问题,保护学生喜思好问的天性。虽然有些问题问的未必是本课的重难点的问题,有时候甚至问得很幼稚可笑,却都是大脑思考运转着的发动机,它对教学而言本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充分肯定鼓励,不能不屑一顾,更不可以训斥、嘲笑。对于那些偏误太多的提问,我们不要一口否定,也不要直接回答,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揣摩其真实意图,并帮助修正问题,从侧面提供一些解答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参加课堂研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自己置疑、释疑。
  2.2 充分借用课外相关的历史素材
  充分借用丰富生动有趣的相关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课外材料,对问题进行思考、议论、析疑,教师相机诱导,顺势点拨,启迪引导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展与创新,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创新的欲望。
  如在讲授高中必修三《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时,通过有关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述的生动的历史材料,结合有趣的《隐士和熊》寓言故事的寓意以及“无知者无畏”、“好心办坏事”谚语的理解,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①什么是智者?如何理解分析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②“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③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含义?④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什么?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观点有哪些异同?以上问题已经充分渗透了本课的重点、难点。课堂实践的结果未让我失望,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围绕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甚至激烈争论的情形可知,这节课已经“活”起来了,教师只要适时地进行点拨、启发、总结,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假使这节课只按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讲授,那么问题情境、探究氛围、学生的主体参与都可能弱化或缺席,课堂效果将大打折扣。
  2.3 化难为易地创设问题情境
  将大的疑难问题简化为针对性和启发性较强的若干小问题,抓住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学生层层剖析,逐步解疑。
  如我在讲授高中必修一《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在处理联邦政体确立这一环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制宪会议上斗争的复杂性及宪法的重要作用,我选取了厦大易中天教授文章《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的片段:“美国宪法是吵出来的……制宪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许多人最初的意见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宪法只不过是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结果。”我利用“宪法只不过是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结果”这句话做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讨价还价”的双方是谁?②“讨价还价”的内容是什么?③“讨价还价”的结果如何?因为问题问得很具体、很明确,学生结合阅读课文后,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就很快得出结论了,明确矛盾的双方是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矛盾的内容是权力、利益,最后的结果是相互妥协、矛盾调和: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留了一些独立性(调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人口比例分配(解决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将南方的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其作用:宪法调和了美国国内矛盾,建立比较和谐的社会,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处理教材难点的办法对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是很适合的。
  2.4 鼓励学生争辩,激发兴趣和思考
  除以上常规办法外,我还经常抛出一些带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间积极争辩,各抒己见,甚至还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和参考书提出疑问。此外,我有时还会选取一些时政性强的新闻作为材料,让学生一起探究分析背后隐藏的历史问题,在社会性与实用性上凸显历史教育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通过中日钓鱼岛问题,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非法侵占,让学生认识到,钓鱼岛问题实质是国家领土主权归属及其相关经济、政治和军事权益等原则问题。这样,既激发学生读史兴趣,还增强了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心国家命运。
  总之,我们面对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应立足新课标,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创设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新课改中开阔视野,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知识整合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 梁励. 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5): 55-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