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问题情境,打造小学英语浸入式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营造自然真实的浸入式语言情境。在浸入式小学英语课堂上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深度阅读,同时调动各种思维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情境;故事教学;浸入式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用语言来做事”,从而达到内化语言、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浸入式学习环境就是使学生“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浸入式课堂应为学生创设语言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借鉴这一理念,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模拟出浸入式英语学习课堂,尽可能地将语言教学与课程内容整合,将学生“浸泡”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在情境中切实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问题情境就是创设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浸泡”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运用各项思维技能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有了主动运用语言的动机,能够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归纳、运用和创作,这就是真实的语言交流。这与课标“用语言做事”的理念高度契合。
  本文以《What’s for dinner》这一绘本故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通过问题情境打造浸入式课堂。故事讲述的是一只长颈鹿饿了,但是它厌倦了吃树叶,于是它决定尝试去吃其他动物的食物,如,飞虫、鱼、草、蚂蚁、蜂蜜、种子,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发现,最好吃的食物的还是树叶。
  一、初问激趣,营造浸入式情境课堂
  问与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设问,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表达,能有效创设浸入式问题情境。进入故事前,教师就“dinner”为主题与学生分享他们晚餐喜欢吃的食物,同时提问:“What do animals like to eat? Why do they eat that food? ”通过设问,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进入故事阅读奠定基础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故事情境产生强烈的兴趣。接着进入故事书的封面讨论:学生根据书本的封面,故事的题目等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并为学生设置预测型问题,如:“Guess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What does the Giraffe eat for dinner?”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观察到的信息和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判断和答案。学生在阐述自己的预测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而并非语言的形式。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教师还需要通过提问适当地进行点拨。这种师生间的对话互动就是真实的语言交际的过程,学生在問题的引领下,“浸泡”在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的环境的环境中,有助于语言的习得,提升语言能力。
  二、巧妙设问,深化浸入式情境课堂
  在以问题情境构建的浸入式课堂上,为使浸入式的学习不流于表面和形式,需要通过各种巧妙的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学习和思维,从而使浸入式课堂更高效。
  1.设置比较型问题,在浸入式环境中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比较型问题就是指在故事情境中就两个具有相似特点的情节进行设问,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度阅读,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类比、分析。比如,学生在初步阅读完整个故事后,教师可以提出:“What is the same about how Giraffe tried to eat bugs and how he tried to eat ants? And what is different? ”问题的创设需要指向故事的关键点,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回答,又要有启发性和挑战性。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提供和这个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创设出足够信息量的浸入式情境。如,故事前长颈鹿看着树叶的图片和最后长颈鹿看吃树叶的对比图片及配套的英语信息(图1)。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再次有意识地对相关故事内容在浸入式的语言环境中、从故事文本中去提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浸泡”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从而领悟作者的意图,故事的寓意。
  图1
  2.设置推理型问题,在浸入式环境中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学生读完前面的几个片段:tried eating grass just like a deer, tried eating ants just like an otter, tried eating honey just like a bear, tried eating fish just like an otter, tried eating bugs just like a frog, tried eating seeds just like a bird,之后,学生掌握了故事的脉络以及语言结构。此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did Giraffe try to eat next?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前面故事的信息来推断故事后续的发展,讨论结束后,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语言结构:“Giraffe tries to eat…, just like….But…”来进行表达。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大量的输入作为基础。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途径,但仅有语言的输入对于语言能力的提升远远不够。语言的习得是一种输出和输入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在验证对输入的理解,输出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对“Giraffe tried eating …just like …But …”这一语言形式足够理解熟悉的情形下,教师以推理性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3.设置分析型问题,在浸入式环境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记忆性、理解性的问题属于浅层次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分析型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解释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深层次思考,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观察、对比、分析、解释等相对深层次的思维能力需要更丰富的信息作为支撑,而这些信息的呈现也更有利于浸入式语言环境的构建。如:“Why does Giraffe think the leaves are so good to eat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这些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同时学习接纳他人的不同观点,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树立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这些问题并求解时,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思维被有效激活;在小组讨论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角度,他们相互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评价型问题,如,“How do you think of Giraffe? ”创造型问题。如,“What should Giraffe do if he wants to eat other food? ”等等,以这些问题为基础设计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故事角色进行评价、对故事内容进行再创作。这些过程都是学生在浸入式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更深度的利用浸入式课堂的有效措施,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显著效果。
  三、问题驱动,延展浸入式情境课堂
  好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相关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得以拓展、使浸入式课堂上的语言训练和运用得以延伸。课堂的绘本故事学习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do animals eat?And why do some animals eat certain food? Now you are a member of the School Animal Research Club. You try to find it out? 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页,如:https://what-do-animals-eat.com/(图2),以及绘本故事, 如What Do Animals Eat? How and What Animals Eat?(图3)等。以这些问题设置的情境困惑作为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延展学习。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破解,学生对于动物吃什么这一话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教师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地抛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将学生设定为学校动物研究俱乐部成员的角色去完成调查工作,解决问题。这一问题情境有效的拓宽了浸入式情境课堂,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用英语进行交流思考,课后同样会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英语学习活动。
  图2 图3
  英语故事教学在浸入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有非常便利的优势。故事本身就一个语言环境,而一个好的故事都具有强烈的冲突和矛盾,在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就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浸入式问题情境。基于绘本故事的问题情境都具有开放、真实、有意义、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交流的特点。在这些开放性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被深度沉浸于探究知识、交流思想、寻找答案的情境中,小组讨论激烈,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发言,同伴间不同的想法激发出更多新的思考,思维的参与,更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通过问题引导创设的浸入式情境中,教师需要营造讓学生感觉安全的氛围,让学生能真正地自由交流,敢于根据问题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于一些听起来比较奇特或者与老师或其他同学意见相左的见解,真正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中,实现浸入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陆蕾.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浸入式英语教学环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14): 163-166.
  [3]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