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立新

  古人讲:“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意思就是:懂得知恩和报恩,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说明,在古代人们就把知恩图报作为价值取向,作为精神追求。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也不论国家的不同,制度的差异,古往今来,它始终都是世人普遍崇尚的美德。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组织的培养,领导的提携,朋友的支持,配偶的关爱,社会的给予,大自然的恩赐等等,一生当中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也许你很努力,也许你很成功,也许你一生顺风顺水,但应当知道,这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你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份收获,中间多少都有他人的因素,别人的付出,人家的功劳。“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更何况是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因此,我们都应当在心底拥有一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最原始的感恩之心。
  知恩是一种良知,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而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汉朝有个“一饭千金”的典故,讲的是开国功臣韩信,自小父母双亡,只能靠乞讨为生,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淮水边有个人称“漂母”帮人洗纱织布的老奶奶,见韩信可怜,每天将自己仅有的一碗饭分一半给他吃,韩信才没有饿死。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派人四处寻找“漂母”,然后亲自登门跪拜,并以千金相赠,传为知恩图报的千古佳话。
  一位哲人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会对他人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成功时会感激别人,在失败时会看到差距,在不幸时会得到慰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但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值得反省,有的人过于自私,只想收获,不想付出,虽有感恩之心,但没有感恩的行动;有的人精神麻木、心理失衡,不仅不懂得感恩,反而总觉得别人欠他的,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更有甚者,为达个人目的,玩弄权谋,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就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虽有显著的历史功绩,但行为和做法不足以让后人效法。
  其实,感恩也是精神上的宝藏。感恩图报的人,让人信任,受人尊重,也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给予别人同时,也丰富了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无形中就积淀了深厚的人生资源。北京有个公司的董事长,每年将公司近一半的赢利用来扶贫帮困,但公司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受影响,反而内外关系更加和谐,生意越做越大,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了一段既让人感动,又引人深思的话:“我赚的钱就是用来感恩的,因为它来自于社会。做好事的同时,我也在享受被别人感恩的快乐,到处被人鞠躬感谢,心里舒服极了,你突然会觉得周围的人那么亲切、那么可爱,自己的身心也因此而变得健康和愉快起来。”
  贵在知恩于心,重在感恩于行。感恩就要感在当下,把眼前的事做好,不要把现在应该做的事寄予未来。因为很多事情是等不得的,像感恩父母,父母一天天老去,与我们相处的时间一天天减少,就是要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多挤一点时间,多给一份安慰,多尽一份孝心,才能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感恩就要感在其时,像感恩社会,就是要在社会最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感恩朋友,就是要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你温暖的手,帮他们度过难关。感恩还要感得长久,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天好人也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事做好人。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反思,学会坚持,真正在内心深处保留那份美好的情感,真心实意地把感恩的心化作一个个充满爱意的行动,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感恩更要感在大我,不仅要感恩有恩于我的人,更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胸怀。像感恩国家,感恩组织,感恩老师,并不是一定要为某个人做某件事,而是要用国家给你的岗位,用组织赋予你的权力,用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去帮助他人,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平静,才能安然,我们的人格才能升华,才能崇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4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