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唯物史观的当代走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桂泉

  [摘要]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唯物史观就被不断地付诸社会实践,20世纪它被更加广泛的付诸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形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带来的变革面前,理论界掀起了唯物史观的研究热潮,并使唯物史观的研究主题、发展路径、理论视阈等方面呈现出新趋势。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实践:当代形态;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2-0014-03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所面对的问题,与当代人类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可同日而语。人类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的发展危机后开始反思: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底为了什么?芽是为了“物”还是“人”?芽发展的目的性问题也是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其实,唯物史观早在100多年前就对这个问题开始了自觉反思和回答。进入21世纪的人类世界,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而发展具有更强的迫切性,这使唯物史观的研究主题、发展路径、理论视阈、实践指向等方面呈现出新走向。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主题更加明确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社会存在,阐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则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所涉及到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将成为当代唯物史观研究的主题。
  第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或第一个前提。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为什么要从事这样那样的实践活动呢?马克思恩格斯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又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2]这就是说,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是为了获得自身物质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是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是为了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独立和发展,是为了将生产关系改造得更加适合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实践构成人类社会历史本身。人的活动,即人的社会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身。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在人类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4]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生产实践中。同时,实践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这就是说,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正因为实践的这种重要性,所以人的本质可以从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去理解,人的主体性原则也可从人的社会实践性原则去理解。
  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本质力量、主观能动性和主体目的性。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有所不同。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实现的,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但是,社会规律作为规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实践活动既要求我们讲以人为本、价值论取向、人文精神,又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科学精神。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目的性与规律性都只能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这就在实际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既要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要有“科学”的规定。
  第二,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在唯物史观中,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整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6]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其中各种因素是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彼此形成一种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它不是形成于物种规定的本能活动中,而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形成于人们的交往活动中。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与动物本能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使用工具和创造性的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生产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各种交往关系。而个人之间的交往又必须借助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交往的秩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了社会制度体系。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精神交往及其规范化,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制度。这是一个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正是由于这种总体协调,社会才成为一种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任何一种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变换。为此,就要不间断地进行物质生产。除此之外,社会还必须进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创造系统化、理论化、实物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社会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还必须进行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最初的物质生产就是由人自身生产的需要引起的,正是人自身再生产的要求构成了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的内在动力。人自身的生产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不断再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
  人类社会是个不断运动、发展的有机体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唯物史观的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人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分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通过生产劳动所建立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不断形成更大规模、更多层次的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性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8]人在改变自然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的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这就可能产生对人不利的负面效应。
  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过程中对土地的滥用和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他说:“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简直不起作用。”[9]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10]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的问题,即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11]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代际影响:“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但是唯物史观不是把自然唯物主义推广或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相反,是用社会实践的框架来理解人类世界中的自然界,把自然同生产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3]这就实际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唯物史观的发展路径更加多样
  
  唯物史观的发展是一个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不断生成过程。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逐渐摒弃教条化、庸俗化、工具化的研究取向,强化了文本研究和现实关照,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唯物史观当代发展的问题,并由此构成了唯物史观发展的多种路径。
  第一,实践路径。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时代和生活的各种实践问题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在于立足社会实践来考察社会问题,并以实践的观点和实践的思维方式来说明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对唯物史观的重新思考和探索,应当立足于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从全球化的现实出发,关注时代,关注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提炼和回答生活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为重大特征的时代。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唯物主义都将改变自己的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深入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同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问题,如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社会功能、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克隆技术)的社会功能问题等,都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深入思考并作出回答。
  唯物史观还要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生活引发的公共性问题,如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公共机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全球性政府改革、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社会公平与公正、公共生活的建设等等。公共性问题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许多重大的、深层次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方法路径。从方法论角度思考发展唯物史观,不仅要搞清楚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而且还要思考发展和创新唯物史观的问题。首先,返本与开新的关系问题。发展唯物史观首先是要弄清楚何为唯物史观,回顾唯物史观的发展历史,我们在对唯物史观本质的理解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轻视对唯物史观的文本研究。一方面,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唯物史观一直视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这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以及基本精神是相背离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发展中存在的关于人及其价值性的缺失,也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再就是在今天被人们认为是构成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马克思的一些主要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人类学笔记》等,由于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而没有及时得到公开问世,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文本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所有这些客观历史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凸显了在当代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返本”研究的重要性。可见,所谓“返本”,就是要超越对于唯物史观的各种误解、歧见和肤浅的解释,返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去,去重新学习、理解、解读马克思,并以此去体味、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义。但是,这种“返本”的研究绝对不是简单回归到马克思的原典,更与“本本主义”有天壤之别。所以,“返本”与“开新”是统一的。“开新”必须“返本”,“返本”重在“开新”,离开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精神的把握,就会使“开新”失去应有的前提;反过来,“返本”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返本”的最终目的是要从理论思维的哲学高度,回答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离开了“开新”,“返本”就失去了任何价值,就会使唯物史观失去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开新”是比“马克思文本”更深层的“马克思精神”。其次,批判与建构的关系问题。批判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必然会被运用于解决唯物史观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任何哲学的特有的精神实质就是其批判的革命的精神。马克思说:“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4]既然要发展唯物史观,也就必然要对发展的前提进行反思性批判。这种批判可以通过激活人们的想象使人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发展唯物史观。因此,应该说批判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批判不是目的,从它的价值指向上看,它指向发现新世界,建构新理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反而是它的一个新起点。拿出新东西来,建构一种反映时代要求的唯物史观的崭新形态,这才是我们发展唯物史观的目标指向之所在。总之,人们正是在对唯物史观的批判性反思中去寻找建构的深层原因的,在此基础上去寻求发展的突破口,以此来进行唯物史观当代形态的建构。因此,从本质上说反思与建构是统一的,唯物史观的发展应该在反思传统的过程中进行建构。
  第三,反思路径。哲学是一种反思的学问,它是以“思想”为对象的再思想、再认识的特殊维度的思想活动。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重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反思,这既表现在对唯物史观总体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也反映在对唯物史观具体原理的认识和探索。从总体特质来看,对传统唯物史观的反思,重要的是克服教科书对其的“狭义解读”的局限性,并以此为起点,重读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文本,同时吸取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有关成果,从基本构架和基本原理两个方面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从具体的理论内容来看,对传统的唯物史观的反思,就是要在学科的性质、精神实质、理论主题、理论原则等多方面恢复其被遮蔽的本质,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理论思想的真谛。另外,还要通过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来寻求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发展不能将自己置身于实践之外,唯物史观的新的生长点在于社会实践。因此,唯物史观发展的途径只能是面对现实。对于中国来说,唯物史观的发展不能不考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最大的现实。例如,通过对分配范畴的哲学反思,进一步考察分配制度与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的合理性问题,论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看,唯物史观研究和发展正在走向立体化、多样化。无论是重读文本,还是多种发展路径的确立,都着[于消除以往对唯物史观教条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理解,以恢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当代实践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重新建构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
  
  参考文献:
  [1][2][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31-32.43.
  [3][4][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344.585.7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9.
  [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112.
  责任编辑 姚黎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