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秋月

  摘要: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音乐的陶冶,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效率提升 策略
  音乐的世界是浩瀚无边的,但是目前小学音乐的课时又非常有限,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教给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大途径。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多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里去学习,通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灵魂。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爱玩,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症下药”,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在课堂开始,教师就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进入教学状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故事导入法。在教学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刘三姐的故事来设计课堂导入。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传说中的壮族姑娘刘三姐被壮族人民尊称为歌仙、歌神,是壮族人民心目中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想的化身,所以壮族同胞们也自发地在每年三月三日聚集到一起,以歌墟的方式来寄托对这位“歌仙”的思念。通过这样的传说人物或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把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习俗导入到课堂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游戏导入法。对于爱玩的孩子来说,通过游戏来导入课堂,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三个和尚》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然后再请学生现场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再教学这首歌曲,之后再边唱着歌曲边做着游戏。这样不仅能使整个课堂都处于非常活跃的氛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再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可以一段美丽的孔雀舞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优化教学语言,达到准确简练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优美准确的语言能够传达有效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的阶段。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重视自身修养,规范语法,理清逻辑关系,用词准确,精确掌握知识,准确表达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信息。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有很多字义相似的术语,但是他们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如“节拍”与“节奏”,这两个词语在音乐教学中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这种时候,就要靠着教师准确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明确的分清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异同点。另外,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教学,讲在点子上,紧扣教学目的,抓点带面,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输送最有用的知识,增强知识传授的透明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接收到全面的知识。
  三、多媒体与乐器想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经济与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能够普及到教学应用中,全国大部分的学校也能够用得起一些简单的乐器。教师要合理应用这样的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与乐器相配合,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的声音、影像、图片和文字等,通过听觉与视觉等感官的全方面刺激,都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不能够喧宾夺主,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够使学生过度依赖多媒体,受制于多媒体,这样反而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适当使用乐器配合教学,比如说钢琴、手风琴、笛子、口琴、吉他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实时的了解一些乐器的特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对于《金孔雀轻轻跳》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入傣族文化的相关知识,并采用葫芦丝演奏,同时,向学生普及关于葫芦丝该种乐器的起源、声色特点以及演奏方法等等。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和特点,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都是学生很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特质和优缺点,能够自主的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学习。教师要避免传统式的“生产线”培养,以培养出各种类型的新型人才。
  比如,在教授一首歌曲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哼唱,有的学生可能只喜欢唱谱,有的学生只喜欢唱歌词,这都只是学生对自己喜好的一种表现方式。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这种表现,对于喜欢谱学生,引导他去学习更多关于谱曲的知识,而对于喜欢歌词的学生,可以引导他去感受歌词中的美,并鼓励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去尝试填词。更有一些学生喜欢用舞蹈去诠释自己喜欢的歌曲,教师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跟着节拍跳舞。至于怎么跳,那是学生自主的想象空间,教师要以欣赏鼓励为主,只要在主要的关键点给予指导就行了。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要敢于创新,敢于将新的教学方法实践到教学活动中,并善于自我总结,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对艺术的喜爱,培养他们能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宗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6).
  [2]孟文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4).
  [3]贾荣.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2(11).
  (责编 张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364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