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州市对外道路交通运作分析及改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公路枢纽,对外道路交通系统发达,辐射范围较广。道路交通承担了广州70%的对外客运需求,是城市对外交通出行的主要载体。本文分析了广州市的对外道路交通运作水平,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背景下,从推进广佛道路交通一体化、加快大湾区东西两岸过江通道建设和构筑“三环+十九射”骨架公路网三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为广州市对外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外道路交通 交通运作分析 交通改善策略
  城市对外道路交通系统是促进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历次珠三角区域规划中,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公路枢纽,广州市域内的高快速路网密度与世界顶级城市相媲美,在促进珠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广佛、深港、珠澳三个核心增长极之间的互联互通。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廣州市对外道路交通运作情况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1.广州市对外道路交通基本概况
  截止2017年底,广州市公路通车里程共93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2公里(含匝道);粤港澳大湾区公路通车总里程66166公里,其中高速公里4115公里。广州共有公路客运站28个、公路货运站36个,2017年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为2.54亿人次、7.7亿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公路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加强。
  根据手机信令数据、腾讯迁徙数据、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卡口检测数据综合测算,广州市对外出行需求360万人次/日,其中与省内城市交换量占比86.7%,与大湾区城市交换量占比75%。各城市中,广佛交换量最大,占全广州对外交换量的35%,其次为与东莞市和深圳市交换,分别达到了13%和10%。广州市对外交通中,77.6%客流由道路交通承担,是城市对外交通出行的主要载体。
  2.广州市对外道路交通运作分析
  2018年,广州与周边城市道路白天12小时交通流量达152.5万标准车,较上年增长11%。其中清远/韶关方向的交通量涨幅最大,达到24%;在方向分布上,佛山方向占对外交通量比例最大,达到51%;中山方向的车道负荷最高,约11400标准车/白天12小时/车道。从道路流量的方向不均衡系数来看,佛山方向最大,达到0.56,体现了佛山与广州的通勤交通联系特征,其余各向方向不均衡系数相对较低,特别是中山方向,两个方向高峰流量基本持平,没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经统计分析发现,各进出口道路车流时间分布呈平缓单峰态势,白天呈现平稳状态,早高峰特征不显著,晚高峰出现在17:30至18:30。白天平峰小时交通流量占比保持在8%上下,晚高峰小时流量占12小时总量的比例保持在9%-9.5%。
  2.1 广佛之间客流交换基数大、增长快
  广州与佛山两市衔接的道路交通流量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10.4%,2018年白天12小时交通量高达77万标准车,车道负荷7200pcu/12h。根据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得出,居住在佛山、工作在广州的通勤人口约18万人,居住在广州、工作在佛山的通勤人口约12万,而从广州到佛山、佛山到广州的日均交通出行次数分别为81万、82万人次/日,表明两市之间的同城化为双向交互同城化模式,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单向模式。随着广佛同城化向深层次发展,仅靠道路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出行需求。
  广佛两市的衔接道路充足,整体饱和度约0.5,但由于交通需求在路网上分配不均衡,部分道路饱和度较高,交通压力较大,如广佛高速、龙溪大道、芳村大道和浔峰山东路等道路饱和度在0.8以上,服务水平为E级或接近E级。
  2.2 与东莞方向的过江通道数不足
  在东莞方向,整体饱和度0.59,能够满足出行需求。道路交通流量分布不均衡,高快速路承担了大量的交通流量,例如广园快速路、广深高速、虎门大桥等道路饱和度较高,饱和度在0.8以上,交通运作压力较大,特别是广深高速和虎门大桥。
  根据互联网大数据测算,虎门大桥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节假日期间拥堵延时指数高达3.6,平均速度低于28km/h,排名长期居广州市首位。虽然南沙大桥(原称虎门二桥)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但为了保持湾区两岸道路服务水平均衡,需要进一步增加番禺与东莞的过江通道。
  3.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3.1 强化广佛道路交通一体化
  自2009年正式启动广佛同城化发展以来,广佛两市衔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互联互通程度较高。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指出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广佛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广佛两市应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层次多样的城市交通布局。
  以广佛两市中心区之间30分钟内互达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批重要的快速道路通道,例如广佛肇高速和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等。在佛山市南海区和广州市荔湾区接壤地段,加快推进大坦沙大桥工程、沉香沙大桥,缓解金沙洲大桥拥堵状况。在佛山市顺德区与广州市番禺区接壤地段,加快推进海华大桥、番海大桥,促进广佛两市共享广州南站铁路枢纽。
  3.2 增加粤港澳大湾区过江通道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跨伶仃洋的过江桥仅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对标旧金山、纽约和东京三大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过江通道数明显不足,缺乏直连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应加快推进莲花山通道、深中通道等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3.3 构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三环+十九射”骨架公路网络
  2004年,广州开创国内先河,统筹市域的城市道路网和公路网,提出了以广州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四环十八射”环型放射状的市域高等级网络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新要求下,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和深化合作,进一步夯实广州在华南地区公路网的中心地位,应加快构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三环+十九射”骨架公路网,提高广佛、深港、珠澳三个核心增长极之间的通达性。
  4.结语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对外道路交通运作水平,发现广佛之间的道路交通需求最大,与东莞方向的过江通道数不足。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强化广佛道路交通一体化、增加粤港澳大湾区过江通道数、构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三环+十九射”骨架公路网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广州对外道路交通建设出谋划策。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交通空间重构技术研究”(2017A030310581)、2019年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专项“高速地铁对广州城市空间的作用研究”(SXK20190601028)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交通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邓兴栋,景国胜等.广州交通发展年度报告[R].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1997-2017.
  [3]刘佳辉,甘勇华,周志华,江雪峰.广州城市交通与山水空间格局协同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8(02): 7-10.
  [4]周志华,景国胜.面向2035年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问题思考[J].城市交通,2019,17(01):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25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