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产教融合背景, 分析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下存在问题,从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策略,以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但我国会计人才的供应仍存在大量缺口。
  一、会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做账,还需要懂得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解决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与会计行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培养出更多适合产业发展的会计人才,需要将会计人才培养各环节与产业进行相融合。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化发展,中职学校已经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性实践探索,但仍存在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开展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缺乏创新多元育人模式等问题。
  (一)企业参与驱动力不够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产教融合没有积极性,参与驱动力不够,相当多的校企合作关系单纯依靠个人情感来维系。有的企业功利性较强,把中职学校作为免费员工培训基地,获取资源和信息,欠缺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部分中职学校虽然建立了合作办学基地、职教集团等,但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在组织办学和育人模式方面需要进一步整合。
  (二)行业指导专业能力不强
  会计行业规范和会计职业标准是中职会计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我国会计行业权限设置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没有具备制定会计行业规范和会计职业标准、主持会计资格考试、颁发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等权力,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政府各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会计行业的引导,通过合作办学、实习培训等方式,大力促进行业组织深入开展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共同育人。
  (三)学校自身经验不足
  当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自身经验不足,会计专业设置与会计行业发展缺乏主动联系,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务操作相对脱节;中职学校生源总体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学术文化的高度比较薄弱,专业水平和技术技能经验积累不足,技术技能服务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会计专业教学和会计人才需求相脱节,不能向合作企业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
  三、深化产教融合策略探讨
  深化产教融合,探讨育人模式,是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所面临的热点和难点。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育人模式,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产教融合,共享共赢
  产教融合,共享共赢。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中,学校可以与会计学会、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了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改革会计专业育人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双师型” 会计专业师资培养,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校会计专业的办学质量。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借助于政府政策扶持和学校优质资源进行会计人才培养,认真挑选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加入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支持,起到宣传企业的效应,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深化产教融合要建立在校企双方共享共赢的利益之上,才能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助力改进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加强会计专业师生和员工职业素养培训
  深化产教融合,探讨育人模式,中职学校与会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结构,通过兼职、交叉任职等方式,相互为教师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实训、员工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在培养过程中要把职业素养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技能目标,根据学生需求实行分类培养,重视学生思想品格教育,培养会计人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设立导师制,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优化育人模式课程体系
  优化育人模式课程体系,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以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要求为实现目标,以技术性和应用型为路径指向,反向设计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资源配置与条件建设等,从而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目标相一致。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加会计专业育人模式论证会,结合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围绕中职学校会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素养培训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会计实务实践操作课程模块、会计职业素养课程模块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把会计职业技术课程系统地融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育人模式中,不仅注重基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还注重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根据社会和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情况,定期组织开展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会计专业学生在企业得到实践指导,学校通过探访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情况对企业进行考察,双方共同推动对学生教育的融合,改进育人模式。中职学校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时注意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五)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依托企业实训基地,对专业基础课模块进行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比重,增设实践案例课堂和企业文化课堂,建立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融合的课程实施方案,对会计专业实践课重新进行设计,打造课堂模块实训、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基地实战训练的联合实践平台。坚持课堂教学实践化,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在全面发挥课堂教学认知功能的同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建立起合乎应用型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实践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会计实务操作为准绳,将会计实务教学的各个环节组合成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
  (六)建立监督机制,保障培养效果
  除重视学生培养过程外,为保障培养效果,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建立管理机制、师资团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质量监控等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深化产教融合为导向,进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全过程管理,优化育人模式质量监控。结合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积极开展评比工作,构建督导机制,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质量监控体系。
  四、结束语
  深化产教融合是手段和路径,创新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复合型职教人才是最终的目的,也是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为本,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育人资源,支持会计行业企业参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让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艰辛繁重,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改进,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东莞市教育科研2018年度规划课题《东莞中职学校财经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GH661,主持人:尹万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卫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J].郑州财经学院,经济师,2018,(12).
  [2]安慧心,安慧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J].黑龙江财经学院,山西青年,2018,(13).
  [3]谭素娴.校企合作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作者简介:覃伟霞(1978-),女,2001年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2016年取得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任东莞理工学校财经高级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0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