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附328例报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国军 戴超伦 熊勇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资料和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201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8例,男158例,女170例,年龄23-77岁。平均43.4岁,病程1月-30年。单一腰疼87例,腰疼伴坐骨神经痛24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5例,腰腿疼反复发作173例。采用GESynergy Plus螺旋CT机平行于椎间隙轴位扫描,扫描节段包括腰2~3、腰3~4、腰4~5、腰~骶1,层厚3~5 mm,层距为3~5mm。观察分析扫描结果。结果:本组328例中单节段突出的227例,双节段突出的101例,双节段以上突出0例,腰2~3椎间盘突出7例,腰3~4椎间盘突出的21例,第4~5腰椎间盘突出121例,第5~骶1椎椎间盘突出179例,腰3~4、第5~骶1椎间盘同时突出12例,腰3~4、第4~5椎间盘同时突出33例,腰4~5、第5~骶1椎间盘同时突出55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症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9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中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和检出率成逐年增高趋势。正确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年-201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8例,男158例,女170例,年龄23-77岁。平均43.4岁,腰腿疼病程1月-30年。单一腰疼87例,腰疼伴坐骨神经痛24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5例,腰腿疼反复发作173例。采用GESynergy Plus螺旋CT机平行于椎间隙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头先进为主,双下肢屈曲,扫描节段包括腰2~3、腰3~4、腰4~5、腰~骶1,层厚3~5 mm,层距为3~5mm,Kv120,mAs195~260,扫描野250mm,重建野140mm,窗位35 HU,窗宽为200~250 HU,矩阵512×512。
  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类型:本组328例中单节段突出的227例(69.2%),双节段突出的101例(30.8%),双节段以上突出0例,腰2~3椎间盘突出7例(2.1%),腰3~4椎间盘突出的21例(6.4%),第4~5腰椎间盘突出121例(36.9%),第5~骶1椎椎间盘突出179例(54.6%),腰3~4、第5~骶1椎间盘同时突出13例(4.0%),腰3~4、第4~5椎间盘同时突出33例(10.1%),腰4~5、第5~骶1椎间盘同时突出55例(16.8%),膨出合并突出189例(57.6%)。中央型后正中突出149例(45.4%),外侧型突出125例(38.1%),远外侧型突出24例(7.3%),游离脱出30例(9.1%)。
  2 方法
  分析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如下:
  向后突出之块影:腰椎间盘的后缘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密度块影,超过椎体的后缘, CT值低于骨质,高于硬膜囊。突出物表现为三角形、弧形。这是椎间盘突出的最基本征象,本组出现率100%。
  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消失,硬膜囊受压变形、内凹:以中央型和外侧型多见,部分突出物较大的远外侧型亦可见硬膜囊受压征象。
  神经根受压移位、淹没、增粗:多见于外侧型和远外侧型,突出物较大的中央型亦可见,且往往双侧受压。
  突出之椎间盘钙化:由于CT对钙化的较高分辨率,很容易判断,表现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内斑点状、斑片状、弧形高密度致密影像。有时突出物钙化与后纵韧带钙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较难区分。本组突出物钙化57例(17.3%)。
  侧隐窝狭窄:多见于膨出合并突出、外侧型突出和远外侧型突出。
  髓核脱出:髓核未形成碎片游离,可沿椎管向上下滑移,严重者可触及上、下节神经根。本组未见髓核脱出形成碎片脱出游离于椎管,也许MRI检出率会更高。
  许莫氏结节:髓核突入椎体上下终版,形成压迫性骨质吸收,表现为圆弧形低密度灶伴环形硬化,可以理解为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常与椎间盘突出合并存在。本组97例(29.6%)。
  椎体后缘骨赘:椎体后缘的“许莫氏结节”,常用椎间盘突出合并存在,且提示突出时间较长,可导致椎管骨性狭窄。本组59例(18.0%)。
  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椎体骨质增生可发生于椎体前体的前缘、侧缘及后缘,与年龄关系密切。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导致椎管骨性狭窄,可与椎间盘突出伴发。
  黄韧带肥厚:表现为黄韧带厚度超过5mm,多两侧同时发生。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
  真空征:椎间盘退变后含气,气体可溢入椎管。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CT扫描快速、仪器配置广泛,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为95.4%[1],已成为椎间盘突出最广泛的检查方法,熟练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CT征象,对提高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组数据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单节段突出多见,双节段以上突出极少见;突出节段以第5~骶1和腰4~5多见;突出类型以中央型和远外侧型多见。
  腰椎间盘突出,退变是基础,外伤是诱因。任何加戴在腰椎间盘上的压应力,旋转和弯曲的剪应力都能促进纤维环的进一步破损,从而引起椎间盘突出[2]。纤维环内环破裂,外环完整,髓核移位,CT所见突出物为髓核、纤维环及移位的后纵韧带的复合体,常表现为椎体边缘的浅弧形突出影像。纤维环外环破裂,髓核移动到纤维环外后纵韧带下方,CT所见的突出物主要为髓核及后纵韧带,常表现为椎体边缘半弧形突出影像。纤维环外环破裂,后纵韧带破裂,髓核脱出越过后纵韧带,CT所见的突出物主要为髓核,常表现为三角形。熟练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CT表现,通过CT征象推测、判断椎间盘突出物的构成及突出类型,分析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必要时行MRI及其他检查进一步证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德昌,王志纯,阮国辉.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l7(4):259-261
  [2] 程相文,李日光,吴晓华,等.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思考[J].海南医学,2005,16(1):139-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