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期终评图(2)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 刚 费 菁

  摘要:继续本刊第九期的内容,但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在大栅栏这样的敏感地区尝试数字建筑,目的仍然相同;观念重于手段。
  关键词:建筑教育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 大栅栏
  AbStract:A transcription of studio fina|review on New DaShila,Beijing.This is the sixth installment of the series of articles documenting theprocess of the on-going projectKeywords:architectural education,architectural dessian, urban design,Dashila
  中图分类号:TU2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6)11―0110―08
  傅刚:开始的时候我忘了一句,我们两个在最初想到跟这两组同学合作的时候,排列组合了很多种可能性。大家这两天看世界杯足球,不少人佩服巴西队的作风和打法,踢快乐足球!所以,我们希望这两组同学非常快乐地做设计。刚才远道请来的清华同学很欢快地展开了前半场,接下来由美院同学把他们的快乐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好,我们继续。
  王文涛(第4设计组项目经理):我们有四个星期的时间来做这个课题,它的副标题叫做数字建筑。第一个星期,我们先调研,调研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电脑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第二周我们讨论数字建筑的概念,以及和数宇建筑有关的话题。在第二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正式进入设计和制作过程。首先,我也想先说一些有关这个课题的几个比较大的讨论。第一个,和清华同学一样,我们也涉及到分地的问题,刚开始我们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也不想平面地去分,然后也想确定一些游戏的规则。但最后我们没有那样去做,大家可能有很多考虑,后来我们默认了自己领回一块地,然后自己折腾。我们在心底藏着这样的想法:自己不去控制,凭个人的感觉去做,看看最后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拼贴效果。
  
  我自己的方案,我觉得是比较中性的考虑过程。主要有三点:首先,大栅栏里面有一些胡同和街道,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很狭窄的胡同,有时候你会发现几个老头在那聊天或几个人在那侃一侃平时的新闻。再就是商业街,商业街我觉得分3个等级;第一种是小本生意;第二种就是既比较传统,又有一些改进,我认为是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商业的运作;最后一个是琉璃厂,有好的传统,算是比较成熟的商业运作。第二步考虑,利用一些应用软件模拟。我的地段在中央位置,旁边挨着一条特别小的道路。我想通过我现在的任务,反映大栅栏地区商业运作场所的特点。和傅老师讨论我的方案时,应用了一种大多数投资商都在用的技巧,一块完整的地能卖一万块钱,如果把它一分为二,每一块卖五千五或者更高,大家还会愿意买。就是这一分为二的过程,地价增长了。我将它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直分到最低极限,就像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小尺寸的商店一样。这样保证产生大的商业价值。其次是立面,我的基地和两侧相接,只有两个沿街立面呈现给大家,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建筑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就是刚才所说的大栅栏地区特有的极度的商业化,极度追求金钱的欲望的气质。我不希望这种气质过多地折磨在这里生活的人,因此加了一段和这街道很像的可以供人们在建筑内部沟通和交流的地方。最初没有涉及功能,只是从欲望的角度或是从看到这建筑的第一印象八手。一层是商业,上面是标准住宅,住宅根据个人需要可以向外搭接一点,可是控制不超过3m。
  张凯:我的这个建筑跟北京的建筑在形式上大同小异,主要是从形式出发。比如说商业大厦,大多是方方正正的。我打算从形式方面去做设计,打破一下这种让人麻木的感觉。我的设计是从花瓣形状得来的,像将要开放的花朵。主要用于商业办公。3D学的不是很好,大体形状就是这样。
  陈思:我的基地处于整个的交汇处,地价会很贵,很多人会拿来做商业。所有人都在赚钱,但是我想,赚钱的目的不是继续赚钱,工作不是为了去做另外一份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这样高密度的地方,在这样一个人们都很紧张的地区,在这样一个人人想着把别人的钱都捞到自己钱包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冲突集中点,实际上需要的是一个爆破点,我想给人很放松的感觉。我喜欢有个大坡道,让人走在一个平缓的空间,寻求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我没有去做具体的建筑,要的是一个自由的状态。做着做着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东西,后来经过简单地修改,出现这样一个形,每一层的地面都不是平的,希望人在里面多走一走。业主由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说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样的建筑,这是以后的事情,我只是给大家一个自由的框架。
  曲宁:大多数人对大栅栏的理解就是保护,保护原来古都的风貌。提到保护,我想到其他地方的古建筑保护。全国各旅游景点以古貌为出发点,它们在历史上要么因为交通闭塞,要么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实在没有钱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出于不得已才保留下来那些破房子,今天却成为了旅游资源。我想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想找到最安全的地方,那就到最危险的地方。”我们要保护大栅栏,那么我们让它看上去彻底危险。所以我放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在那里。我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其实代表着对资本的吸引,把有钱人吸引进来,带动大栅栏地区的发展。大栅栏地区的人也不愿意在那种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面,但是他们没办法。所有人都有欲望,希望自己有钱,有钱以后也会追求一种很好的生活,他们也想住进这栋大厦里面。大栅栏地区的破坏不是来自于外部的破坏,而是他们自己本身的破坏,他们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一点于是这装修一点那找补一点,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这一下做得狠一点,彻底摆脱那种环境,也许这也是挽救大栅栏的一种方法。我根据数字建筑这样一个副标题,借助了电脑,在电脑里面输入了脚本命令,输入一段程序,程序会自动拾取数据,这是两千多个体块,每一次输入脚本它在剖面上的变化都是不一样的,输一次变化一次,我们也没办法去决定到底哪个好看,所以我们也就随机拾取,随便选一个,就生成了建筑的样式。大栅栏这个地方,我感觉比较复杂,你把它的一层或者二层出租出去,它还会变得比较杂乱,所以索性也不要去管它.就让大栅栏地区的人们各自有各自生活的招儿,就让他们自己在里面去划分。
  杨剑雷:我的题目是空中城市。空中城市不是新鲜的概念,我只不过是把这个概念套用在大栅栏这个具体的地区,形成我自己的一个解释。这里的空中城市,是为了将大栅栏地区在平面上呈现出的面貌,展现于高层建筑上。这样的构思是想恢复大栅栏地区往日的繁荣景象,解决日益拥挤的生存空间问题,并且使这里的老住户可以继续地留在此地正常的生活,使这一地区良性地发展。我前期的一个设计概念,里面有个核心筒,

起到交通的作用,也是主要的结构,一层层楼板组成了公共空间,大大小小的泡状物,小的可以作为住宅,大的可以作为文化设施或者是娱乐设施。这个概念模型,放在大栅栏这个地区可能觉得密度不太够,后来继续改进,它像个无所不包的大袋子,把所有的功能包在一起立体地呈现给人们,就像有钱的老太太上街,好东西买,便宜杂货也买,全都放在这里面。博物馆放在最上面,因为这是上层建筑,这是我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的精神寄托,从这个角度我希望在前面没有更高的建筑的情况下,应给能看到天安门。内部的景观楼板,可以是弯曲的,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运动,可以搞商业,可以交流,可以想干嘛就干嘛。这就是一种商业的状态。
  杨萌萌:我的方案题目是“栖”。栖的原意,就是指休息、居住。这个题目可以给大家一种放松的感觉。作品以大树的形象为前提,给人祥和稳定的感觉,营造一种人为的生态环境,让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体会到大自然提供的静谧与安逸的感觉,同时提出了新的居住概念。大栅栏地区居住的人比较混杂,有比较有钱的,也有比较穷困潦倒的,所以我做的每个单体的面积不太一样,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去选择比较适合的空间。
  刘乃成:我的方案叫做“扭曲的下水管”。下水管在城市的新陈代谢中是一种排泄系统,在通常的情况下不被人所注意,我们平时不会关注它。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把它抛弃了,这是在北京旧城改造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最初,设计是由一根管子不断扭曲而形成,由此重新得出的一些联想,它的外面是网架结构,玻璃悬挂在这个网架上。
  刘伟:我的是最靠东北角的一块地,一开始的想法是在这块地上给人以可以自由选择的形式,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住的空间,因为这个地方并不大,我觉得需要建一个大家可以在里面嵌入一些东西的平台,所以我做了这样的一个网架,在这个网架里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
  刘尧:我的设计概念,最初源于该地区的高密度排列,一个大虫在其中穿梭,形成一片闲暇的空间。这个设计是一个想象建筑,实际上不属于任何地点或环境,它其实是在城市中不停地游走,在寻觅着。我的3D软件主要源自电脑,曲线确定了复杂的空间,这些空间在集合处纠结交错,空间与局部的不寻常组合会赋予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新意。建筑的结构是一系列的薄膜,试图通过一些风格较简单而重复的单位而实现不同的解决方案。该设计的仿生结构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可以创造非传统的建筑,对非常规、多样化及具有弹性的建造进行实践。将建筑视为一层薄膜,框架内外、组织进行转变,对时空的感知是一个过程。这样的设计方案脱离了现实,却试着为社会及都市提供新的关系与情境。
  阳威:在数字建筑这门课中我看了一些东西,然后又想了一些东西,最后我做了这样一些东西。我学建筑也三年了,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建筑都是通过一些管道,比如交通的管道、电路的管道、水管,还有网络等这些有形或无形的管道统一起来的。我做这个建筑时找到一张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分布图。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的神经系统共同来形成人对外界的感应。我的建筑概念就源于此。我提取的结构模型之一好像是德国的一个教授做成的,我借用过来。这个结构模型是通过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纸板或拉手组成的一个稳定结构。在想建筑构成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剑桥大学的书中讲胚胎发育,我又借用了一些。人的胚胎是由一个大的受精卵慢慢分化,分裂成很多细胞,这些细胞通过DNA的控制不断修改形成不同的器官,然后就形成不同的空间。我的建筑就是根据这个来的,通过慢慢得来的这个大的结构,在CAD中建模,然后导到3D里面去,再做了一些变形、拉伸或由一个梯形慢慢向上面发展。在研究建筑表皮的时候,想到人的衣服,建筑的表皮可以理解为保护建筑的衣服,建筑表皮可能用一些柔软的、自由的、智能的材料,通过空气用光线发电,直接为建筑提供能源。建筑的表皮为什么扭曲7因为它并不是在常温下的建筑表皮,像衣服一样随着时间段的推移而发生偏移,风一吹整个建筑都会动起来。每天晚上建筑里面有的人在有的人不在,有的家开灯有的没开灯,通过这些信息反映出建筑与周围的一些关系,通过建筑的表皮使它亮起来或产生一些影像,或者通过电脑的控制产生一些变化。整个建筑在大栅栏地区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而是每天都不断在变化,每天不断在生长。
  袁野:很抱歉此时我没有傅老师说的那样快乐,很痛苦,因为昨天看球快乐以至于现在无精打采。前面同学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理论以及衍生的方法,我想换一种方式跟大家讨论一下我的建筑,从零到最后状态的想法的过程。对大栅栏的印象是那种老北京的回忆,从古至今大栅栏的人们一直在忙碌着,悠闲着。脑海中即是对老北京印象的思索――四合院、皇家园林、京剧、假山石、老人手中玩弄的石球。石头,这是我的一个概念,错落的湖石、堆砌的假山是中国特色的建筑雕塑……再到砚台这样打磨得很精致的石头,像现代雕塑。于是我有了初步形态:一块巨石下栖息着一块磐石,两者分离形成了缝隙,人们通过缝隙走到这块小石块的背后,把小石块当作商业体使用增加它的经过感,增加了沿街立面长度,增加它的商业价值。居住部分就是这个大的体块,我给它一个指向人群,就是青年的社会精英阶层,随之而来的是楼形态的前卫和时尚。再回过头看形体,概念很快来了,就是香水瓶,它代表着时尚、性感、工业内涵等多种含义。于是我使用了女性臀与肩的曲线来切割这香水瓶。从地形上看,建筑的南北立面都很重要。南立面体现商业是热闹的,而北立面是住宅,把它设计成私人化的,安静一点。北立面由右上角和左下角成对角切割,正三角形沿直角轴向建筑内侧偏移,与倒三角形成开窗形式。立面包含了绝大多数小型soho住宅,每户的玻璃立面都由透明显示板做成,这些板与住户的电脑相连,年轻的用户的大玻璃窗就成了他们面向大众的巨型博客,面向社会说出他们想说的。
  张成轲:我的设计叫做DNA展览馆,在这样一个古老地区做这样的数字建筑,要处理一些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的问题。我选择“基因”作为这种典型的形象,把它进行抽象,作为建筑的外观。基因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螺旋结构,我把这种螺旋作为电脑处理的一种手段,把它处理成力的形式,在中间的地方形成一个结。整个建筑的功能像一个现代的展览馆,但又有内部不同文化的碰撞。处理的重点发生在中间这个结的地方,这原来是电脑自动生成的,实际是一体的。我理解的历史和现代的关系,就是历史和现代在某些部分是相通的,而且有些时候历史可以推动现在的技术向前发展。建筑材料采用镜面的金属材料,这样有两种好处。第一,它可以强调我原始的出发点,原始的扭动的感觉,形成雕塑的力度感。第二,它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天空产生反射,它自身在环境中变得比较虚,是一种隐退,在狭窄的街道空间中更容易为人接受。在侧面入口,我选择了最狭窄的路作为建筑的入口,这样会形成一系列的空间序列,

也就是说进门的地方是最狭小的,然后一步步释放,在内部做一些变化,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受。在内部,选择网架支撑,会给人不同空间序列的感觉。如果强调序列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要强调纵深上的顺序感。我选三号地段有一个弊端,它两边都是高层建筑,大家做的都是地标建筑,我的建筑不够高,所以就选择了退让的方式,把建筑的两边做出两条街道,这样南来北往穿梭的人流会不自觉地进入建筑,对建筑的营业效果有好处。
  吕志伟:先看一张最后的效果图,然后看一下最后成果的生成过程。先有竖向的支撑.八根5m×60m的钢筋混凝土柱子为承重结构。水平向由一些圆环组成的,圆环在平面上是圆形的,在剖面上立面上是有起伏变化的,中间一个螺旋体解决交通的功能。核心筒解决了三部观光电梯,低层商业,中部是适合大多数老百姓的100m2左右的住宅,上部是高档住宅,再上面有高级酒店,还有一个观光平台。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些场地,在这些场地中可以存在不同性格的建筑单体,在这些单体中建筑师可以体会到更多建筑的乐趣,可以有更新的建筑体验。水平状的圆环结构模仿山体的形态,竖向的支撑结构是以自由的状态垂直向生长,水平向与垂直向的结构互相穿插形成若干可以见到的场地,这些空隙供单体的加入。由于水平向的圆环结构坡度是比较随机的,所以每处场地经过竖向的构件的分割以后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交通体系主要是这个螺旋上升的旋转楼梯,它联系圆环结构的每个层面,联系整个结构体,联系每个单体,使单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个意义上,我的设计可以称为一个立体的村庄。我们平时见到的村庄,基本上交通是在平面上的,我把它转化成立体的,垂直向的。坡道在村庄中起到主干道的作用,圆环可以作为各家的花园,也可以作为村庄中的小巷。这是建筑的趣味,因为不同性格的场地的存在.所以单体的加入是非常自由的。整个建筑体系镂空,阳光空气从建筑物中自由穿过。它没有一个标准层,所以只能这么画。
  李申:我的出发点是冲突与融合,目的是想通过这栋建筑体现两种生活概念在一栋建筑里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人习惯了出门上班下班回家的过程,认为工作室和家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场所,绝不能混为一谈。而另一种人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更喜欢居家办公一体,认为足不出户就能工作的方式更能增加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乐趣,设计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建筑被横穿基地的道路分隔成两部分,一个是以居家为主的A楼,一个是以办公为主的B楼,界线在一定的时机就消失了,这两个部分在基地上自然生长出来,按照自己的性格不断的发展,当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的时候,二者就开始结合,直到另一种观念完全成为主导的时候,二者就融为一体了。建筑地上部分35层,其中一层是商业和服务设施,最顶层是5层的了望塔,了望天安门。通过地上的一层到三十几层地上各层的平面形状,大家可以看到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最后这块表明这楼并不是确定的,大家看到我这个形状是一个软性的形状,是想表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可能最后建成这栋楼并不是这样,这只代表一种可能性。我用黄色和蓝色代表居住和办公这两种不同的状态,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颜色也会随着变化,最后都变成绿色可能就全成为一体了。
  傅刚:请第三设计组项目经理梁其伟同学和第四设计组项目经理王文涛同学到前面来。刚才清华和美院两组同学各自汇报了他们所做的设计,现在我们想集中这段时间请各位来访的指导教师给我们同学提问指导。如果两位项目经理同学知道怎么回答就直接回答,你们应该知道,作为总建筑师,无论图是不是你画的,对所有的工作过程必须完全掌握。只有在你们无法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我们再请老师所针对的那位同学回答。
  何东:我觉得从同学们的想法就能看出来两个学校风格大不一样,美院同学的想法非常活跃。有些造型可能还需要推敲,但总的想法我比较肯定。跟实际结合,我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我感到没有同学提到过绿化的问题,不管造型怎样有特色,环境最感人的还是绿化,是最打动人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考虑;再一个就是应该有结构概念,对建筑的经济指标好像也没有同学介绍。
  梁其伟:我觉得这位老师提的问题可能并不是针对我们某一个组的同学;我的回答会让人有帮美院同学一起回答的感觉。关于绿化的问题,我觉得在这样密集的黄金地段,绿化不应该是一个在街道上占用过多的空间去做的事情。同学们并不是没有考虑绿化,而是他们觉得绿化应该根据立体的分布,在具体的局部进行设计,而不是比如像个度假村那样在绿地里堆房间。我觉得思路角度可能不太一样。关于具体的项目,假如把它当作一个具体项目来操作的话,至少从我们清华同学这个角度讲,还是考虑到实施的可能性,我们秉承一贯的不管是优良还是被鄙视的传统,就是无论做什么我们都有一套非常详细而齐备的平立剖。并且我们做的平立剖图,傅、费两位老师还嫌画得不够细,所以最后出的这套图还是比较完备而有说服力的。所以说清华这个小组的设计,实施起来要克服的问题应该不会太多,保证不会有原则性的根本问题,小问题应该不少,但是不影响总体。
  王文涛:刚才清华同学他说的前半部分我代表我们组的人表示比较认同,至于后面涉及到一个我们不太懂的方面。我还是回答老师的问题,绿化我们考虑过,经济技术指标我们懂得不多。
  魏科:我想问清华同学一个问题,你那个第三街的想法非常好,是谁先想出来的?是其他同学给你腾出这个空间呢,还是你先霸占的这个空间?
  梁其伟:是我先霸占的。
  魏科:行。再一个我想问美院同学.清华同学的方案,最后还有一个汇总,它是一条船或是一个航母。我想问美院的同学,你作为项目组长,怎样把大家的方案串联起来7有没有整体的思考?
  王文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清华同学一样,有类似的整体控制,但后来我们默认了一个结果,就是希望得到一个不管最后的结果我们接不接受,每个人认真去做。要是一种拼贴,有可能最后拼贴出来的效果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者说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梁其伟:我和同学交流的结果,感觉是美院同学每个人都想成为地标,并不是没有统一性或者说不好,说不定这样也会成为某一种整体。比如说球队的话,可能美院同学比较像皇马,我们会像巴萨或者切尔西。我并不是说巴萨今年夺冠了,就给自己揽个巴萨的名气,历史上皇马的战绩要更好。我只是说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也是思考的另一个角度。
  傅刚:回答得很策略,至少我觉得如此。如果两组同学对他们两位的回答不满意,希望能够踊跃的上来。
  马红杰:非常高兴今天有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说实在的,搞这么多年的规划,很多时候有一种很失望的情绪。今天看了这个作业以后觉得,我们城市以后有可能是这个样子,感到振奋。我觉得两个学校的风格非常地不一样。从我个人来看清华更像路易斯・康,比较理性,但可能有一些浪漫的元素在

里面:美院同学更多地像海德格尔,是诗意的栖居,每栋建筑都非常鲜明,有特色。我提一个小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一个问题想问清华的同学,整个设计有一个前提,一个大的概念,你们觉得留住了这么多的人,比如我们在商业方面或者是在功能方面有其他的考虑之后,这个地区就可以更新了吗?我是说通过这样一种处理的方式,你们可以给一个基本的预测。第二我想问美院同学,我完全同意刚才那位项目经理说的不同的单体建筑有可能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你们在看完整个大家所有单体方案之后,再回头怎样评判你们自己的方案?还有就是和环境的关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梁其伟:我先回答一下针对清华设计组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这个组少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如果现在还在的话,应该是回答您问题的最好的同学。
  傅刚:这话说得不艺术,会让老师误会这位同学已经去世了。
  梁其伟:是中途离开跑到别的组去了。原来我们有整体的经济方面计算,包括人流、产业合理的分布的结构以及交通和文化怎样搭配都有考虑。关于大栅栏地区之所以有特点,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混杂的地方,在旧社会.从下层的穷苦劳动人民、穷酸秀才、名妓、孔乙己到高官王爷这样的人都在里面,它其实是一个小社会,能够自我满足,并且按照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起来的一个很完善的生态系统。它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像生物一样自我成长。这其中的产业配比、人、还有跟外界的联系,我们这个设计里面都是有根据的。根据现状的计算,根据很多成功的范例,基于这些总的学习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而且规划的同学很多情况还没有说明,我们对于每层的居住商业还有娱乐的比例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说一层居住面积为零,商业面积100%,二层居住面积50%,商业面积50%,越到上面居住越多,每层都有一个严格的配比。我觉得这样是从比较科学的角度去控制这个地区。
  王文涛:我先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所有的图还没有拼到一块去,所以还看不出来。我发表个人的见解,我喜欢其中几个。我回答老师的第二个问题,建筑跟周围环境的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可能跟所处的立场有关。有人倾向于横插一个完美的、逻辑的思考,我们更从视觉形象给人带来的感受的角度来思考设计问题。
  傅刚:在跟两组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没有跟大家详细介绍的一点是我和费老师希望和同学一道,对如何用“数字建筑”的概念和技术手段来探讨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上的当代城市和建筑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加以探索。当然我们每次都把目标锁定在北京,而且永远选一个现实的地段。我们清楚知道,这些地段在很多同行看来未必是合适的,在城市的核心地段,而且已经被列为保护区的地段或与它紧邻的地区做这种大胆的手脚。但我觉得.从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时间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还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希望新一代的同学大胆畅想,实际上技术手段只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想象力反而落后于它的节奏的一种东西。
  费菁:虽然我没有教过数字建筑这个班,但是我在美院带过两届同学,今天的结果还挺让我意外,就是说很好。有一点我不意外,他们能够勇敢做出自己也认为不是很确定的形象出来。一般来说,我们建筑师包括规划师有一个目标,设定一定的路径,然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肯定将会达到那个目标。这是传统的训练方式,包括我本人受的也是这种训练。今天,几位同学很明白的说出,我这个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最后的形象可能不是这样,但它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实际上我们的城市也是这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北京,有多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设想,但是我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但是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心,就是无论做成什么样,我们都在为北京努力创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新环境,无论做出什么东西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生活应该变得更加美好。以上文字为“都市欲望(2):新大栅栏”期终评图实录片段(北京2006/03/09),傅刚+费菁/课题创意指导教师;李申/李思思/刘乃成/刘伟/刘尧/吕志伟/曲宁/王文涛/阳威/杨萌萌/袁野/杨剑雷/张成轲/张凯/课题第4组成员;卢薇薇/文字整理。作者:费菁,傅刚,清华大学毕业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摄影:费菁,傅刚,清华大学毕业、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06年10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1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