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类十三律:靶向创业,逆向并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供求关系的发现和成长,除了需要资本环境和竞争环境,还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知识产权制度和授权经营制度。
  本文立足于品类十三律对“群体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分析中国经济社会中“存在成本”过高、“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前瞻性地提示“靶向创业,逆向并购”以及“县域经济”和“縣长联席会议”的现实可能性。
  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
  自古以来,人类的需求没有多大改变。在“吃喝拉撒睡”之外,再加上“秩序、关系、归属”等几个词,就几乎涵盖了。
  但是,需求的解决方案,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出不穷,每一个新的需求解决方案又派生出这个方案的许多需求(比如有了车,就要有卖车的、修车的、改装车的、赛车的,还要有修路的、搭桥的、建停车场的、维持交通的……),这些需求又催生了许许多多新的需求解决方案。这些数不胜数的需求解决方案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互相替代,就构成了我们今天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
  貌似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那些似乎理所应当、不足挂齿的小小需求的满足,就是在这台涵盖了全人类的庞大经济机器的转动中实现的。每个人,通过一个个很具体的需求和满足,去跟这台经济机器连接和互动。数以亿计的这样具体而微的供需关系,不仅搭建起了这台机器,而且每时每刻驱动这台机器滚滚向前。
  既然是转动,就一定会有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咬合,也就一定会有咬合的精确度、效率和流畅程度问题,也就必然产生了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
  存在成本和有效需求
  为什么要研究“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今天,几乎每个人、每个行业、每个国家,都试图向这台机器提供更多的供需关系。这样的贡献,会反过来使之分享机器中更多的资源、占据机器中更具主动性的位置,具体表现为更具资本价值和资本扩张能力。这种“试图”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事实上,有时候效率很低。
  假如,社会的努力、行业的变革、国家的调控,不能持续提供众多令人满意的供需关系,他将因为不能分享到足够的资源或者主动权而感到被动。更令人郁闷的是,这些“试图”造就的伪供需关系仍在吞噬大量的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巨大的“存在成本”,而这一成本又将成为下一次经济进步的包袱。
  例如,供给侧根据自己所理解的需求,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和时间,打造出的解决方案,却与需求方内心所真正呼吁的需求,有着很大差距。而此时供给方已经存在,不得不继续追加大量投入,来弥补这个差距。这种弥补或以产品调整完成,或用大量传播干预群体消费者的认知完成,或两者均用。但无论哪条途径,其投入的巨大程度,都往往远超供给方的预计,甚至会超出所有前期投入的总和。这使供给方在推出解决方案的同时立刻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这种挑战一般以严重的资金短缺形式表现出来。但事实上,如果他知道弥补差距所需的资金总量,就会发现巨额资金带来的金融成本的风险,已经使这条供需关系崩裂,而所有抱有幻想或不明所以地再进入这个解决方案的资本,又成为这项“存在成本”所滚出来的“雪球”。
  从宏观上看,全人类的经济机器由数以亿计的供需关系组成。每个人群、行业、国家都通过提供其中少而纵深的一部分,从而分享其中大而广泛的另一部分。
  而从微观上看,每一个供需关系又是那么宝贵——它可以带来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家庭稳定、下一代教育、健康保障。它是在上百次“无理性社会组织实验”中出现正向现金流的那一次,它是超边际分析中难得的一个角点解。每一个供需关系,都可能改变世界——我们习惯称之为“有效需求”。
  “试图”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效率上。可以通过提高全社会“供需关系匹配效率”,从而提升“试图”的效率,大幅消化“存在成本”,以使同样的努力,提供更多的供需关系——有效需求。
  靶向创业,逆向并购
  那么,如何提高“供需关系匹配效率”?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双创”大潮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难得的有效需求——角点解——供需关系,但是这些供需关系的哺育和成长,需要的资源还远远不够。
  品类十三律对人类某一种供需关系的出现、培育、成长、发展,以至优化、升级、延伸、细分、迭代方面的研究显示,一个供需关系出现,需要资本环境、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促进,才能以最健康也是最快的方式,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品类十三律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引导“靶向创业”,支持“逆向并购”。“有效需求”不足,“存在成本”过高,在中国的三类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
  (一)创业企业需要方向
  对于规模较小的创业型和早期企业,“存在成本”主要是由于项目方向的选择不够精确甚至选择错误,以致创业者意气风发打磨出来的解决方案,带着天使投资人的巨大期望,一出生就立即投入到生死存亡的血战当中去,企业化培育严重不足。其中最终验证供需关系不成立的项目,以及其背后的资本,是“无理性社会组织实验”的必然成本,也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供需关系的必经之路。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供需关系其实能够成立(有效需求),但由于培育不足而在刚出生的血战中埋没的项目,是更为巨大的浪费。
  例如,摩拜最初推出共享单车(或称“分时租赁自行车”)时,其研发的自行车并不是普通的家用自行车,这说明创业者最初对这一仍有待探索的供需关系,有过深入的思考:作为共享单车,其车体材料、结构、附加功能甚至传动原理,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以适应常年户外放置、无产权的人为耗损、点对点搬运等最基础的新品类需求。当然,这一切最终还需要用组织实验来测算盈利能力,以确定是否成立为一个供需关系。假如供需关系成立,那基于此,一家中国企业就可以打造出共享单车的品类原型,以中国的人口、城市交通、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特点,将会迅速推进共享单车的深入研发,在中国之前储备的巨大的自行车产能的掩护下,中国很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共享单车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从理论上讲,北美、欧洲或澳洲不太可能出现第二个这样的中心,因为不划算。相反,他们在工业设计、材料科学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就业,还将得益于中国的全球化共享单车产业。当然,中国更是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从这个产业中获益。   (二)中型企业需要竞争对手
  规模中等的企业,都是建立在已经验证成立的供需关系上,奔走在消费者与日俱增而解决方案亟需优化、升级或延伸的有效需求激发过程中。这一阶段的企业,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竞争对手,而其“存在成本”也就主要出现在没有足够良性的竞争环境中。
  举个例子,假如Uber(特指其中国业务)、快的现在还在与滴滴竞争,滴滴的局面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那么三方之間至少其中两方之间,会花巨资研究对方的漏洞。一旦发现,自身就做产品优化,并由此发起商战;而应战一方不得不放下突飞猛进的姿态,反过来弥补自身缺陷,进而也花巨资研究对方的漏洞,以期反击,摆脱被动局面,保持品牌位置。这样拳来脚往,很多漏洞就这样被用钱来弥补了,品类得以在优化中成长、在成长中优化,整体品类的消费者和消费频次增加,所有品类中的品牌都获益。进而,品类出现延伸,或租车、或旅游、或共享、或物流,而前段供应的迂回生产链也向纵深发展,一个越来越具备全球优势的产业就呼之欲出了。反之,则品类优化速度缓慢,甚至是停顿。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良好健康的竞争互动环境,每一次推动滴滴这样的所谓“独角兽”品牌代表其品类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代价都实在太巨大和不可逆了。
  (三)大型企业需要被并购
  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是在现行的供需关系上做出过很大贡献。随着供需关系优化难度逐渐加大,品类逐渐成熟,消费人群日趋饱和,群体认知疲倦、行为惯性,导致大型企业在维持现有稳定供需关系的同时,很难对替代供需关系解决方案(迭代有效需求)进行颠覆式再造,同时产生的巨大“存在成本”,使其在新解决方案崛起之时无力转身,失去其独立的经济价值,而不得不分拆而沽。但即便如此,分拆之后的局部优势,能够在另一供需关系中充当优质解决方案的几率也微乎其微。因此,大多只能退化成无数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低值流回主流的经济大潮中。
  这个过程值得关注的是时间点。品类十三律的研究角度,提示绝大部分大型企业在替代解决方案(迭代有效需求)刚刚兴起时,还具有很大的资本价值,甚至可以为新供需关系提供很大的推动和帮助,而非阻碍。假如在这个时间点,大型企业或其中一部分,被掌握新供需关系的中型企业并购,一方面可以缩短新供需关系建立的时间,大幅减少品类教育及扩张成本,另一方面避开大企业在旧供需关系崩塌时的急速资本贬值期,使大企业的资产最大程度返回经济轨道中,减少全社会浪费,避免出现再就业成本和社会负面情绪。
  举个例子,百度在维持多年的中国电脑端搜索引擎“独角兽”的同时,忽然丧失了移动端搜索引擎——手机操作系统——那块被苹果和安卓窥伺已久并瞬间抢夺完毕的阵地。剩下来的百度,还不知道会不会在地图和无人驾驶系统上重蹈覆辙。
  当摩托罗拉、爱立信、黑莓等在品类弯道中轰然倒塌的时候,该想到IBM为什么早早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
  假如有一家数字化运输公司并购了京东物流,把物流无人驾驶车、物流无人机和物流大数据匹配发挥到极致,它会比京东本身有价值得多。因为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等新电商入口的崛起,已经吹响了京东、淘宝必然向产业链上游移动的号角。淘宝的上游价值在哪里?理论上,一家更专业的大数据公司并购淘宝的供应商大数据系统,甚至向下一级电商提供人工智能作业系统,或许是最华丽的转身。
  综上所述,要大幅削减经济中的“存在成本”,激发“有效需求”,创业企业需要方向、中型企业需要竞争对手、大型企业需要被并购,贯穿其中的一条线索、一种可能性是:让大企业成为小企业的目标。
  “靶向创业”,就是让大企业成为小企业的创业目标。
  鼓励创业项目明确目标、明确对目标企业进行优化的领域、明确对目标企业优化后的解决方案。其结果有三种可能:一是迫使目标企业将其收购,进而优化自身解决方案;二是迅速长大,成为目标企业的竞争对手,迫使其不断开展自我优化;三是能力更全面,获得资本支持并购目标企业,从而使自己成为更多创业项目的目标。
  “逆向并购”,就是让大企业成为小企业的并购目标。
  上文已经分析了“逆向并购”在“靶向创业”中的作用,同时,它对于中型企业在最佳时机并购大型企业(或其一部分),提供了导向性和信心上的支持。
  回到初衷,品类十三律的研究提示,是在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中,提高“供需关系匹配效率”最切实的办法。它是通过“靶向创业、逆向并购”,先保护、培育、发展好目前已经出现的极其珍贵的新供需关系——那些从改革开放、“双创”大潮中沉淀下来的、在多如牛毛的伪供需关系中坚持闪烁着真实光彩的、宝贵的“有效需求”。
  县域经济和县长联席会议
  新供求关系的发现和成长,除了需要资本环境和竞争环境(上述“靶向创业、逆向并购”旨在提供这样的环境),还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知识产权制度和授权经营制度。
  知识产权,是促进一小群人研究一项技术,然后带来一个产业的兴旺甚至带来一个新的产业的制度安排。对它最大的伤害就是剽窃和仿制。授权经营,是促进一小群人研究一门生意,然后教会数万人做好这个生意。对它最大的伤害是被授权方边学边仿,偷梁换柱,最终自立门户。可见,这两个领域是新供求关系以及“靶向创业,逆向并购”所需要的水和空气。
  中国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这两类技术进步提供了优质的用武之地。但同时,巨大的区域差异、两千年“外儒内法”的静态单向的法治认知,又给经济领域带来难以承受的大国制度成本。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颁布知识产权法。在这个法律的鼓励下,瓦特和他的投资人雇佣了一百多名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共同发明了蒸汽机,并延续研发到可量产的程度。这项技术不仅让他们受益终生,也给全世界带来了一个转折点。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关注到以特许加盟为特征的授权经营模式。人们发现一小群人的技术突破,竟然能够成为数十万、数百万人的就业机会,因此加大对该模式的研究力度,促进多州立法保护授权经营。这些法律规定,加盟者解除与授权者的经济关系后,15年内不许在该区域从事同类范围的经营活动。之后,美国的特许加盟店规模激增到每个品牌2000家以上。星巴克就是在那个阶段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方式,中国社会的经济单位中,基本单位是县。品类十三律的研究提示:(1)一个县出现了规模化的经济现象,求证之后,很大比例会被验证为至少可以覆盖大约全国一半范围的供需关系;(2)如果一个供需关系在一个县域得以成立,较大比例可以存活;(3)如果一个县把握好一个供求关系,可以起到县域经济的支柱作用,可以支持基础建设、科教文卫等其他领域的发展;(4)如果一个供需关系能够到达大部分县级地区,一般都能够成为全国性的大中型企业和大品牌,并且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
  因此,基于全国两千多个县,把县域经济作为新供需关系培育成长的腰部和支点,成立县长联席会议,有关知识产权和授权经营的内容,可以通过县长联席会议共同或部分签署。这样,让新技术、新授权经营项目,至少在签署县先得到保护,通过初期的培育和成长,必要的时候再申请更高制度权力的保护,使得制度成本得以分散。反过来,每个县也可以通过联席会议,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内生制度优势,让最适合自己县域的供需关系,在自己的区域得以发展,为县域经济做贡献。这样,可以用县级经济领域的“动态规章”,分散区域差异和历史沿革带来的居高不下的制度成本。
  两千多个县长的不甘落后,或许可以使我们除了展望5G全覆盖之外,还可以看到高铁到县、短途飞行,并继续向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提出品类优化大课题;看到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内陆地区,更高的交易条件和交易效率所带来的我们盼望已久的经济腾飞……
  (作者系品类咨询公司董事长、硅谷未名天使会成员、北大创业训练营导师,《品类》《品类十三律》第一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4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