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周期到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宏廷

   1月份的行情中走得最好的板块基本在本栏前几期提示的早周期行业中,煤炭、有色、券商等,包括50ETF的投资机会,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板块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从指数的走势看,已经有了两波拉升,我们拿上证指数为例,第一波从2132点涨到了2295点,然后回落到61.8%的黄金分割位,刚好在2196点,目前最高涨到2311点,如果按照等长度来计算的话,本波的最高点应该在2360点左右。
  当然,我们也看到,2300点上方还是有很多套牢盘,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和时间的配合才能够顺利通过。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既然1月份周期类股票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2月份是不是应该继续投资周期股呢?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过去一个月涨幅最好的板块,一般不会成为下一个月涨幅最好的板块,也就是说,如果2月份还有行情,我们就应该寻找别的操作品种了。
  本周公布了不少重要的经济数据,12 月工业增加值12.8%,较上月上涨0.4%,在连续2 月快速下滑后出现反弹,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提振了市场对经济的信心。对此,我们有两点看法。
  首先,按照传统盈利周期路径,“价格――需求(经济)――市场”,我们得到结论需求(经济)在价格开始下降3~4 个月之后见底,PPI 自9 月开始快速下滑,这所对应的本轮的需求低点就应该出现在11~12 月,市场见底。
  其次是我们强调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有效性,经济缓慢调整是政府换届期两届政府博弈的最佳选择,且利于通胀、房价调整的充分,工业增加值在连续2 个月快速下滑后反弹,暗示定向宽松的政策调整的有效性,降低了我们提示的政策无效的风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定向宽松调控是维持经济缓慢调整重要手段,且在潜在增长率下降过程中,缓慢调整时间会被延长,在经济缓慢调整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的是实体经济的下行与政策调控的护航交替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直至三季度经济见底前,经济会在小周期衰退与弱势复苏间徘徊。我们将M1同比与CPI进行均值标准差变换之后的走势进行对比,并与上证指数历史走势对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M1和CPI同时处于低位状态时,市场才是比较好的机会,从目前的CPI高位状态来看,与这一经验规则不符,而若CPI进入下行阶段的话,那么通缩初期阶段市场往往要经过一段艰苦奋斗期。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对本轮反弹行情的高度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市场在反弹过后,还将有所反复,尤其是在周期类个股涨幅过大以后,谁来接过领涨的大旗,尤其重要。
  最近市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小盘股转移到了以50指数为主的大盘股上了,银行、保险等受到资金的追捧,煤炭、有色更是游资主攻的对象,但是,小盘成长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
  我们觉得,不能简单的就判断接下来的行情中,小盘成长股就没有表现的机会了。从目前的估值情况看,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下降到25 和33 倍(最高点分别是55 和85 倍),其与沪深300 指数市盈率的比值分别为2.4 和3.2 倍(最高值分别为3.05 和4.79 倍),整体估值高企的状态大为改善。2012 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分之一以上个股PE 小于20 倍,9 成以上个股PEG 小于1。考虑到研究员对2012 年的预测建立在之前过于乐观的基础之上,市场需要重新修正盈利预测。但是即使对盈利预测进行修正之后也不能否认确实有部分高成长股估值已经基本合理,开始具有吸引力,战略介入中小板、创业板中部分新兴产业高成长公司股票的时机悄然来临。
  不过,由于中国经济进入下降通道之中,股票市场的整体转强可能仍然有待时日。理性地看,经过前期大幅调整,小市值股票的高估值的风险逐步释放,不少个股估值水平逐步接近或者正在进入合理区域,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尽管目前市场弱势,但我们相信,优质成长股战略介入机会已经来临。建议逐步介入高成长股,如快速成长的生产性服务业、消费类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文化传媒、生物医药、新兴高端制造业等高成长潜力板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1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