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策略
  摘 要: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创新产物,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成熟与普及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的优势发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8-0051-02
  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及云平台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基于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做好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嵌入式学科服务与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满足等,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导方向。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才能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
  1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征
  当前,各行各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虽然趋于成熟,但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和探讨还在持续深入,对大数据也没有公认及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大数据是具有强大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信息资源处理技术。大数据既是应用技术,又是应用能力(海量数据中意义关联的寻找,海量事物中隐藏变化规律的发现等能力)。大数据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数据量大。大數据的数据规模非常庞大,已经从TB级别跃升到PB、EB乃至ZB级别。数据量大不仅涉及数据存储,也体现在数据获取和数据应用等方面。二是种类多。大数据类型多样,网络日志、音视频资料、图文资料、微信微博信息等都属于大数据的范畴。三是时效性强。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挖掘最大的不同是其时效性强。大数据超强超快的数据处理能力备受青睐。四是价值密度低。信息时代,信息量庞大且呈激增态势,而多数信息的价值密度很低,实用价值不高,需要相关机构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同样具备普通大数据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价值密度低和时效性强等四大显著特征,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2 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大数据最大的应用价值是海量信息的高效高质处理,大数据技术也被认为是稳定可靠的数据处理技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建设高效的信息处理网络,做好信息的挖掘与整合。图书馆员要了解读者的阅读诉求和喜好,辅助图书馆提供精准性的阅读服务。大数据也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提供了优化的服务体验和多元的服务选择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大数据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
  2.1 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应用将带动其服务理念的创新优化。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较为被动,坐等读者上门,对读者的吸引力不足。而被动的服务也使信息传播较为滞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明显,读者只能到馆才能获得图书馆服务,读者信息获取的渠道单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读者服务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媒介的支持和数据的有效获取使读者信息获取的方式更为多元,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检索、查阅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大数据驱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实现了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2.2 推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
  大数据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是面向所有读者的,读者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海量的信息不经筛选就面向高校读者发布,影响了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读者信息的收集,也能基于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做好读者阅读喜好的分析,如根据读者借阅信息、检索信息、下载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为读者提供专业性更强的服务,为读者的精细化服务运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实现了读者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满足。
  2.3 拓展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服务对象较为集中和单一,多为高校师生,服务内容也多集中于学科服务。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依托,读者群体明显扩大,不再是单一的高校师生,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使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延伸到社会读者群体。基于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读者不再受身份的限制,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畅享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便利,也带动图书馆的馆际交流与互动,实现优质信息资源的融合补充,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局限
  3.1 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单一
  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忽略了读者个性化及多元化的需求。例如:图书馆面向高校师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只是简单地进行现有馆藏资源的推广,没有从读者色度出发思考哪些资源才是读者真正需要的,阅读推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推广效率不高,阅读推广逐渐流于形式,这在本质上也是读者服务模式单一的一种体现。
  3.2 数据存储使用方面的困境
  大数据技术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其价值宣导也不够深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很多行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大数据应用实践的反馈是其数据存储与使用难度大。高校图书馆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其数据存储与使用方面的局限,面对海量的信息不知道如何着手,海量数据的移动运算也需要图书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带有抵触心理,限制了大数据优势的发挥。
  3.3 图书馆员缺乏大数据素养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员缺乏大数据素养,而数据素养是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其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效。但是,受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多数图书馆员缺乏数据素养、现代化服务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和数据服务理念,忽略了信息数据的作用,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4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4.1 转变服务方式,开展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伴相生,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也意味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种类更为丰富,读者信息获取渠道更为多元,读者个性化服务诉求更为迫切,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树立大数据应用意识,实现图书馆服务重心从资源建设到服务能力建设的转变,关注读者的个性化服务诉求,力求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个性化服务是综合性的概念,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要创新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在传统阅读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知识服务等。着眼于未来,高校图书馆员必须转变理念,凸显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合信息技術与互联网技术,致力于读者多元诉求的满足,而个性化服务水平也将成为检验图书馆服务实际效果的重要指标。
  4.2 创新信息技术,构建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应用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必须先解决其数据存储及使用的既有困境。为解决数据存储难题,高校图书馆需要建设大容量的数据存储中心,构建数据管理平台,构建数据服务平台。部分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建设共享数据中心,实现馆际信息交流与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将当前流行的云服务存储技术运用到联盟服务平台建设中,促进异地信息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也必须关注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中,了解读者需求,倾听读者心声,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4.3 注重教育培训,提升馆员的数据素养
  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和操作水平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影响大数据应用优势的发挥。大数据作为新兴技术,涉及多种信息技术,包括信息链接技术、智能推送技术、数据仓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馆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素养,充分融合和应用这些技术,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才能具备交互、智能、个性化的优势。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教育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大数据分析专家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强化图书馆员的大数据服务意识;组织图书馆员到大数据服务机构进行学习培训,提升其大数据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从事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与企业联合,从馆员中挑选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做好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工作。
  5 结语
  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高校图书馆必须基于大数据技术对自身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基于当前读者服务中的既存问题,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
  参考文献:
  [1]王培凤.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8(34):297-299.
  [2]杨曼.大数据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5):146-149.
  [3]刘思妤,郭金子,崔海兰.高校图书馆未来服务模式创新探析:基于大数据时代Web5.0技术的应用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52-3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02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