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运山

  【中图分类号】R54.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07-01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至2011年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5岁。吞服量最多300ml,最少10ml,13例吞服量不详。服药后就诊时间最长20h,最短为20min。
  2 诊断标准
   (1)有准确的口服农药史。(2)患者口腔有农药味。(3)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征:瞳孔缩小,肌肉震颤或痉挛、流涎、多汗、口吐白沫、暂时高血压、急性肺水肿。按卫生部颁布诊断标准分级。
  2.1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N及M样症状。
  2.2治疗结果:39例抢救后痊愈,一例因服药时间长20多小时,入院时症状重,经各项治疗无效死亡。
  3 抢救方法
  患者入院后马上给予综合治疗,除了注重用清水洗胃清除毒物,用阿托品、654-2、碘解磷定等解毒外,同时注意给氧、纠酸、脱水、激素等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
  4 治疗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由于接触的毒品种类、毒品量及中毒时间不同,中毒程度有轻、中、重度差别,轻者经一般抢救即可脱离危险,但中、重度中毒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抢救否则会引起生命危险。我们在抢救工作中体会到对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一定要抓好下列四个方面:一早;二关键;三预防;四注意。
  4.1 一早: 指抢救时机要早 特别是经口服有机磷中毒者,中毒症状出现得迅猛、凶险,抢救时机应越快越早越好。我院一例死亡,因20多小时来院病情危重,这说明病死率与时间成正相关。我们的经验也提示抢救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
  4.2 二关键: 指抢救中要特别注意抓"清除毒物"及"解除毒物"这两个是关系抢救成败的关键措施。
  4.2.1 洗胃: 洗胃是抢救成功关键,长期以来认为4-6h后全部胃内毒物可排空,故服毒超过6h就不强调洗胃。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洗胃不受时间、病情轻重的限制,以早洗、充分洗、彻底洗为原则,做到洗出胃液必须是无色无味的标准,不受液量的限制,灌液温度在32℃-38℃为宜,灌注量每次500ml-700ml,最多不超过1000ml,因为液量过少达不到全面冲洗胃粘膜毒物的目的,液量过多又易造成急性胃扩张,而且过量的灌洗液也易于行于肠腔,将毒物带至肠道,使洗胃达不到目的,对于胃管无法插入者,可行气管切开,切开洗胃方法。
  4.2.2 有机磷吸收后会与体内胆碱脂酶(CHE)结合形成稳定的磷酸化CHE,使CHE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后者在体内大量积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而阿托品类药物是乙酰胆碱有效的拮抗剂。阿托品类药物合理应用是抢救中关键一步。在抢救中一定要设法迅速达到阿托品化,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甚至于在抢救中人手不够时可先投以阿托品,然后再进行洗胃。
  早期、反复、足量、持续、快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1)早期:诊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刻给予阿托品。(2)反复:阿托品注射后1h开始消失,一般仅维持2-3h,故应反复给药。(3)足量:阿托品剂量迅速实现阿托品化而达到治疗作用。(4)维持:有机磷农药中毒,有2个高峰,中毒24h内每一高峰,中毒2-7d为第二高峰,故应持续用药2-7d以上。(5)快速阿托品化:中重度患者均应在1h以内阿托品化,然后静脉搏维持,调整剂量。(6)早期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
  4.2.3促进毒物排泄 (1)利尿排毒:50%葡萄糖40-60ml加维生素CO.5g静注及利尿剂速尿20~60mg静注。(2)导泻:洗胃后灌入25%硫酸镁50-100ml,昏迷患者可用肥皂水灌肠,促进毒物排泄。
  5 三预防
  指抢救中要预防心、肺、脑衰竭并发症,抢救后预防症状复发,恢复期预防神经中毒综合征。
  5.1 在严重有机磷中毒时有脑水肿,严重心肌损害及并发ARDS,所以在抢救中应早期、大量、短程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40-60mg/d)预防之一。一般使用3d左右即可。对有肺水肿者绝对不能使用吗啡。
  5.2 在有机磷中毒抢救脱险后,少数患者会出现反跳现象。
  5.3 四注意 一是消除毒物要彻底;二是解毒药用量要足量;三是纠酸补碱不能与复能剂合用;四是心跳呼吸停止时CPOR不能轻易放弃。
  5.4 解毒药的应用一定要合理。阿托品使用原则注意遵循早期、反复、足量。阿托品总用量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因各个体所接触毒品种类、中毒时间、中毒量及中毒程度不同,再加上个体对阿托品耐受性也有差异,所以各人用量也有很大差别,从几毫克至几万毫克不等,但大多数患者用量从几毫克至300毫克左右即可,不要盲目地应用大剂量,否则会造成过量中毒死亡。在用法上还要注意单次剂量先大后小,用药间隔时间先短后长,需加量要快,撤药则宜慢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振宇,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5月7日
  [2]戴自英,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2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8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