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中医治疗),每组均分为79例,观察及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结果 治疗组应用中医种类为126种,且应用药物次数为1 269次。其中应用次数占比最多为黄芪、其次为麦冬、黄连、山茱萸等中药;治疗组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效果分类以及占比情况由高到低分别为清热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例(97.4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例(82.27%),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 9,P<0.05)。结论 应用中医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3(b)-0053-02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特征的代谢疾病,且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发病最高。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主要为多饮、多食、多排泄为主要表现,由于病情在不断发生、发展,促使患者逐渐身形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最终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仍未有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案。据有关研究证实,采取中医治疗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高的疗效[1]。为此,该文选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在该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均采取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临床疗效进行深入探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研究中的对象和家属均知晓同意参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9例(西药治疗)及治疗组79例(中医治疗),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40.12±1.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1.23±2.5)年;治疗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43.16±1.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1.21±2.3)年;以上研究对象均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脏器损伤等其他异常疾病。78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式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西药治疗①采取格列美脲和双胍类药物,≥3年的患者配合胰岛素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遵医嘱给予对应的药物用量。②建议低盐、低糖、低脂饮食。③加强锻炼,避免劳累[2]。
  1.2.2  治疗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中医治疗①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实际严重程度来适当增减中药成分、中药种类以及中药的剂型。中药处方:黄芪20 g、麦冬15 g、黄连15 g、山茱萸10 g、茯苓20 g、丹参10 g、熟地15 g、葛根20 g、五味子15 g、白术25 g、枸杞15 g、知母20 g、当归15 g、丹皮10 g、黄芩10 g、黄精10 g、白芍15 g、玉竹10 g、太子参15 g、泽泻10 g。口服,1次/d。②合理饮食,应控制对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糖分食物的摄入,平时应加强运动,以良好的状态去面对治疗,以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预后康复。③按时来院复查[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标准:经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或恢复,血糖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内,则判断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则判定为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好转或加重,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则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檢验,(x±s)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患者应用药物的占比情况
  治疗组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种类为126种,且应用药物次数为1 269次。其中应用次数占比最多为黄芪、其次为麦冬、黄连、山茱萸等中药。见表1。
  2.2  治疗组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效果分类以及占比情况
  由高到低分别为清热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等,见表2。
  2.3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的临术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9,P<0.05)。见表3。
  3  讨论
  据有关临床实践证实,采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疾病,具有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我国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引起该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以肺躁、肾虚、胃热等因素所致。赵晓晴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脺为脾至副脏,脺即为胰”[4]。由此论证出关于胰岛的分泌是与肝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且脾虚或胰岛素无法产生分泌,促使造成血糖升高[5]。为此,对于糖尿病选择用药时,应需着重对脾脏给予治疗,从中提高人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通常临床中选择糖尿病用药多采取苦寒、干寒类药物,如对益气养阴以及清热等功效,可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情况。   该次实验研究阐明:治疗组应用中医种类为126种,且应用药物次数为1 269次。其中应用次数占比最多为黄芪、其次为麦冬、黄连、山茱萸、茯苓、丹参、熟地、葛根、五味子、白术等中药;治疗组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效果分类以及占比情况由高到低分别为清热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补血药等。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6%,其中包括有效75例、好转2例,共治愈7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7%,包括有效58例、好转7例,共治愈65例,这与刘春梅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采取黄芪、麦冬、黄连[6]等中药治疗为主,其中黄芪具有较高的用药价值,联合麦冬等所有药物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利于发挥出较高的滋阴功效。则善于具有滋补、健胃、利尿等功效;茯苓具有利湿祛热、健脾胃、心宁等功效;在以上应用共统计为126种药物中,发挥出更好的药效。与采取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安全上相比较,填补了运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极易引起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的漏洞。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通过对中药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进行探析,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渊.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16,45(6):72-73.
  [2]  张安富,况斌.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4-5,13.
  [3]  史艳丽.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5):73-74.
  [4]  蔡国宏.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170.
  [5]  赵晓晴.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4):65-66.
  [6]  刘春梅. 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84-86.
  (收稿日期:2018-12-13)
  [作者簡介] 柴涛(1982-),男,山东德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神经内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48259.htm